您正在浏览的是香港网站,香港证监会BJA907号,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
最新战报出炉!“理小蔚”变“小理蔚”,小鹏汽车(9868.HK/XPEV.US)能否持续引领?
格隆汇 10-03 09:46

10月1日,正当国庆黄金周首日,伴随国内造车新势力三强的9月战报相继出炉,座次再度由“理小蔚”变成“小理蔚”。其中9月数据显示出(如下图),小鹏单月销量首破万辆,与蔚来不分伯仲,并力压理想。

实际上,今年三季度以来,小鹏汽车的后劲就在持续显现,自7月起与理想连续赶超蔚来,现已经悄悄爬上季度榜单第一。数据显示,小鹏汽车7-9月累计交付量达到25666台,且单季交付量已经接近其2020年全年的交付量,约为今年一季度的2倍。

造车新势力三强交付量对比

(来源:网络公开信息,格隆汇整理)

从目前三季度的整体表现及对后市表态来看,小鹏后劲十足。一方面,小鹏汽车本季交付量大幅超越此前预期(2.15-2.25万台);另一方面,在对四季度的交付预期上,小鹏的态度亦十分乐观。此前小鹏汽车曾表示,四季度有望实现单月1.5万台的销量。

而理想和蔚来三季度累计交付量分别达25116台、24449台,均是在此前预期下调基础上略有超过。其中蔚来并未调整对四季度和全年交付量的预期。这可能也意味着,下一阶段,蔚来的月交付量能否稳定保持在1万台以上,仍要打一个很大的问号。

从在售车型及未来推出节奏来看,小鹏大概率将继续引领新势力交付格局。

目前,蔚来在售量产车型为三款,均为SUV车型,主打30-50万左右的中高端市场,首款轿车ET7预计明年一季度才开始交付。而理想目前仅靠一款增程式SUV打天下,按照其规划,明年才会推出新车型,2023年才会相继推出两款纯电SUV。

理想汽车的车型及未来规划

(来源:网络公开信息,格隆汇整理)

小鹏目前已有P7、G3和P5三款主力车型,覆盖15-40万区间市场,且车型配置齐全。其中小鹏P7自去年批量交付以来,销量一路上涨,今年9月合共交付7512台,连续5个月创新高,且超越同期理想One交付量(7094台),后劲不减。

2019-2021年8月小鹏汽车主力车型交付量(台)

(来源:安信证券,格隆汇整理)

而刚于9月在国内上市的P5,并将于10月开始交付,其作为小鹏进军主流轿车市场的旗舰,获业内多数看好。对于小鹏来说,目前订单显然不是问题。据小鹏透露,小鹏P5 在24小时内订单量便突破6000。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搭载XPILOT 3.0/3.5的硬件车型占比超90%、激光雷达配置占比54%、智能空间选装占比56%,智能化的驾乘体验成为这款电动家轿的核心卖点,体现出小鹏产品差异化优势。

按照小鹏规划,2021-2022年,其将每年投放一款新车——P5和中大型SUV;从2023年起,小鹏将加快产品投放节奏,计划每年至少推出2-3款新车型,有望推动销量快速增长。

小鹏汽车车型及未来规划

(来源:平安证券,格隆汇整理)

此外,近年来小鹏还在持续加码扩产。去年3月,小鹏收购广东福迪汽车后获得生产资质,自建广州肇庆工厂,一期产能10万辆,2020年5月已经投产,二期产能10万辆将于2022年三季度投产。与此同时,公司还计划在广州和武汉自建工厂,规划年产能均可达到10万辆,预计分别在2022年12月和2023年达产。

小鹏汽车工厂和产能规划

(来源:安信证券,格隆汇整理)

尾声

造车新势力“座次重排”背后,是行业分化不断加剧的真实写照,上游供应链的干扰,正加速一趋势。对于新势力来说,在规模化生产下对于产品、销售及服务均提出了全面的要求。未来是脱颖而出?还是黯然离场?仍需持续关注和跟踪。而从远期战略布局及当前展现的势头来看,小鹏未来着实可期。

关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踪我们,查看更多实时财经市场信息。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发现投资的乐趣?加入 uSMART投资群 并分享您的独特观点!立刻扫描下载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责声明
盈立证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写这篇文章时是基于盈立的内部研究和公开第三方信息来源。尽管盈立在准备这篇文章时已经尽力确保内容为准确,但盈立不保证文章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或完整性,并对本文中的任何观点不承担责任。观点、预测和估计反映了盈立在文章发布日期的评估,并可能发生变化。盈立无义务通知您或任何人有关任何此类变化。您必须对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项做出独立分析及判断。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级人员、雇员或代理人将不对任何人因依赖本文中的任何陈述或文章内容中的任何遗漏而遭受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文章内容只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证券、虚拟资产、金融产品或工具的要约、招揽、建议、意见或保证。监管机构可能会限制与虚拟资产相关的交易所买卖基金仅限符合特定资格要求的投资者进行交易。文章内容当中任何计算部分/图片仅作举例说明用途。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的价值和收益可能会上升或下降。往绩数字并非预测未来表现的指标。请审慎考虑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请咨询独立专业意见。
uSMART
轻松入门 投资财富增值
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