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浏览的是香港网站,香港证监会BJA907号,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
维亚生物(01873.HK)近期交流纪要
uSMART盈立智投 09-02 14:03

维亚生物(01873.HK)近期交流纪要

总结:

1.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10.26亿元(+419.5%),净利润0.96亿,去年同期亏损5.3亿。毛利率由去年同期50.7%下滑至30.8%,主要由于并表的朗华业务毛利率较低,为27.2%。公司整体业绩略低于此前预期,主要在于朗华收入不及预期。

2.药物发现板块增长稳健,在手订单增长强劲。上半年CRO业务收入3.21亿元(+62.5%)。公司客户累计936家,较20年底新增393家,累计交付蛋白结构26425例,较20年底新增5168例。公司客户留存率达93.4%,CRO业务发展质量极高。目前公司药物发现业务在手订单金额为8.48亿元(+72%),在手订单丰富,全年预计将保持强劲增长。

3.朗华制药成功并表,公司努力打造一体化平台,至21年底公司产能将扩大至900立方,CDMO业务比例将进一步上升,同时在上海、四川、台州、杭州多地建设研发及生产中心,今年底将有1万平米CMC研发中心及3千平米GMP制剂车间投入使用,有望与公司CRO业务形成协同效应。

 

Q&A:

Q:2021年实验室产能的计划?

成都6万4000平米实验室,周浦的也将完成,一年以内问题不大。杭州嘉兴也会扩增,会从时间上算好开销进展和即时接单能力。

Q:增加2亿公允价值的金融自查你,是否会用来孵化新的公司?

两个亿中,1个亿为理财产品,5000万为投资增值。

Q:CRO业务增速上半年较高,同行CRO增速更低,是否有进行什么改变?

药物发现再整个产业链中增加最快的一部分,平均30%的话这一块超过30%前几年我们就是50%的增速,这一块一直都很高可以保持60%-70%,另外国内Biotech近几年的景气也促进了增速。

Q:国内Biotech争议较大,国内客户再我们的药物研发增速也比较快,是否看到一些变化?

我们不做me-too,discovery针对的是FIC的药,争议我也看到过确实也是有道理的部分,如果做mee-too可能做出me-worse,有些利益冲突对病人市场都不是好消息,维亚提供的是药物研发的最前端,设计到FIC的各类技术,我们也看到很多是客户主动找到我们。今后哦我们也会去扩张国内市场,因为国内对FIC的需求非常明显。

Q:CRO这一块看到与AI的合作尤其是早期如核酸结构这一块有进展。在湿试验公司跟AI还有冷冻电镜等协同的计划?

AI如Alphafold从本质上将是一个data mining的过程,需要数据,我们主营的就是结构的数据。目前对我们来说是相辅相成。里面的预测虽然精确度越来越高,但要用在实际使用还有一段距离。我们通过EFS的model进行布局,同时还孵化了6家公司进行不同的AI技术,最后哪一家会突破还不能确定,但方向是很好的。这一块的历史比大家的长的多,2-30年钱已经或多或少有一部分计算了。我们公司有计算化学的团队帮助客户做分析。Alphfold大家的关注是预测越来越准是否会取代实验室数据,但现在还没有到那一步,另外Alphafold是开放平台大家都可以使用,各家公司也都在布局AI和算法。冷冻电镜也是实验数据,我们也看到了大量需求,我们在SBDD冷冻电镜主攻的方向是一个品牌公司,者方面但凡有发展我们的希望是最大的。

Q:CDMO团队建设方面有哪些布局和竞争,还有跟实验室化学的协同?过去我们管科学家经验更丰富,从实验室化学到CDMO我们的团队竞争包括项目导流的竞争?

CMC进行了大量的投入,团队建设很关键,需要一段时间,单核我们前端研发为千丝万缕的联系,团队构成需要很强的研发基础。这方面人才储备不是最难,国内已经有了很多年基础。我们在周浦已经建立了一万平米的投入,有序建设中。倒流我们公布了几十项,但还在起步阶段,会成为我们的布局。

Q:今年上半年看到维亚的投的一些进展很棒,EFS这一块大概从什么时间段,从投资这一块投入和产出的现金流会相对平衡?

EFS是为了应对Biotech爆发性发展的战略考虑,会继续推进,每年20-30家公司加入这一部分。投资回报的问题在于现在没有很好的估值模型,像CRO就是净利润增速和莫利率,但不适用与Biotech,我们也在思索怎么把他正确估值,和资本市场和投资界共同努力,还在探索具体怎么估值。EFS是维亚特殊的环境,针对,现在75家被投公司,但还相对比较年轻,处于波动状态,希望看到portfolio的创新型前沿性和协同作用的布局,还是属于我们两点的部分。

Q:朗华上半年增速下降怎么看待?

浪花2021年结算的币种主要是美金,汇兑对销售影响人民币5000万+,占7%收入左右。未来随着产能的释放,把收入这一段做大的提升。行业前五40%增速,浪花去年增速90%非常幸运,去年增速非常快,今年受到产能限制而下滑我们看还是比较正常的。

Q:在new modality方面的布局,如细胞疗法?

小分子平台简称后由于环保压力也是有稀缺性和壁垒的,在大分子领域我们会谨慎介入,但这方面肯定会进去,EFS中我们布局了10多家细胞基因疗法,MA我们也会考虑,会从比较强的技术模式介入,避免资本泡沫。未来如何作为长治久安的业务模式我们还在探索,未来会披露新的进展。

Q:国内药品降价趋势非常严峻,是否会影响医药发展热情?

上半年CDE的政策,亿剂某些红海领域带来的药品降价,在我们前端来说,反而是增加了客户做真正创新的研发热情。Biotech和Biopharma在维亚做FIC的需求增加。我们也不会在非常白热化的赛道如肿瘤布局,反而我们会在自免等领域做孵化。国内的集采和压价,还有限制同质化的me-too趋势对维亚恰恰是利好,我们最前端研发和服务的对象都是做FIC创新药的,我们目前看到了大家的热情和需求,维亚恰恰能衔接得很好,也看到我们国内这一块增速很快,75家维亚孵化的企业也都是做FIC的企业,和政策是同一个方向,从长远来看是利好而不是受到限制。CRO这一块主要是受国际上的波动而波动,CDMO产品主要围绕创新药,这一块还是有壁垒在的。

Q:CRO一体化整合的效果,尤其是信实的贡献?药物发现到CMC、CMO的整合神,什么时候可以看到明显成效?

上半年信实3600万收入贡献,剔除信实原有CRO增长也超过50%。

Q:CDMO虽然负增长的业绩,产能方面的影响,下半年排产的情况产能释放的情况?

从研发端到生产端还是持续的进展,团队整合较为顺利,包括信实、朗华团队。产能上半年第十车间主要用于CDMO在升级,86立方数,占总12%。T02车间今年11、12月将交付使用,按规划年底会有900立方数。

Q:SBDD之外的技术,如做Protac发现的服务?

对SBDD对Protac的支持还是很大的,按照目前掌握的信息,SBDD支持的CRO公司里有很多做Protac的企业,我们自己孵化的企业中也有专门做Protac的。维亚有很多做筛选、结构生物学包括药化的团队。SBDD第一个环节为筛选高效的过程,Protac相当于把一个分子黏到靶标方面,首先药找到一个黏的东西,需要结构分析。此外我们不光是服务方面合作,从IP方面也有参与Protac项目。

关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踪我们,查看更多实时财经市场信息。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发现投资的乐趣?加入 uSMART投资群 并分享您的独特观点!立刻扫描下载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责声明
盈立证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写这篇文章时是基于盈立的内部研究和公开第三方信息来源。尽管盈立在准备这篇文章时已经尽力确保内容为准确,但盈立不保证文章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或完整性,并对本文中的任何观点不承担责任。观点、预测和估计反映了盈立在文章发布日期的评估,并可能发生变化。盈立无义务通知您或任何人有关任何此类变化。您必须对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项做出独立分析及判断。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级人员、雇员或代理人将不对任何人因依赖本文中的任何陈述或文章内容中的任何遗漏而遭受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文章内容只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证券、虚拟资产、金融产品或工具的要约、招揽、建议、意见或保证。监管机构可能会限制与虚拟资产相关的交易所买卖基金仅限符合特定资格要求的投资者进行交易。文章内容当中任何计算部分/图片仅作举例说明用途。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的价值和收益可能会上升或下降。往绩数字并非预测未来表现的指标。请审慎考虑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请咨询独立专业意见。
uSMART
轻松入门 投资财富增值
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