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浏览的是香港网站,香港证监会BJA907号,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
国泰君安国际(1788.HK):财富管理转型成果显著,价值释放远未结束
格隆汇 08-27 14:02

当我们投资金融机构的时候,我们实际在投资什么?是软件吗?金融企业是IT企业吗?并不是,金融企业核心竞争力是稳健的品牌、产品和渠道,以及强大的风险管理能力。这样才能承担巨大的资金体量,为股东持续创造财富。

近日,国泰君安国际(1788.HK)发布中期业绩报吿,交出亮眼成绩单。2021H1,集团实现收入25.13亿港元,同比增长39.78%,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9.38亿港元,同比大增54.83%;营收和利润的成长性不仅大幅超出市场预期,还创下历史新高。此外,根据业绩报吿,每股基本盈利9.77港仙,拟派发中期股息每股0.05港元。

 除了成长性之外,其盈利能力亦可圈可点。2021年上半年,国泰君安国际的年化后股东权益回报率(ROE)达12.2%,同比提升2.8个百分点,亦再次突破历史新高。对比起2021上半年头部前十中资券商平均ROE9.3%的水平,国泰君安国际高出2.9个百分点。

 同时,国泰君安国际继续获国际信贷评级机构标普BBB+和穆迪Baa2的长期发行人评级,评级展望均为“稳定”,不仅于在港中资证券公司中处于领先,而且与国际一流投资银行位于同一梯队。

 

一、丰富的产品线+高度定制化的服务,财富管理成业绩新引擎

 

财富管理转型成效正在兑现。上半年,国泰君安国际财富管理分部实现收入9.94亿港元,同比上升49%;财富管理收入占整体营收的近四成,是集团业绩增长的主要动力。

 国泰君安国际是香港中资财富管理业务的先行者。自2017年开始,国泰君安国际已经从传统经纪业务模式战略转型到财富管理发展模式。2018年,国泰君安国际通过搭建债券融资平台,优化客户适合度和尽职调查等合规流程,不断丰富产品线与高度定制化专业服务。同年,公司财富管理中心正式营业。2020年,国泰君安国际进行战略整合升级,与经纪、融资融券、投资咨询部等业务合并,为客户提供更强大的平台服务,并提供更多结构性金融产品,包括深受市场肯定的牛熊证及其他OTC产品等。此外,在2021年上半年国泰君安国际组建了金融科技团队,赋能包括财富管理在内核心业务的高质量发展。经过多年发展,国泰君安国际深耕高净值及超高净值客群,在财富管理领域形成稳固的龙头地位。

图:国泰君安国际财富管理发展历程

资料来源:业绩报吿

国泰君安国际如何在激烈竞争中突围?

 在财富管理赛道上,国泰君安国际主要专注于高净值客户,满足目标客户群愈加多元化、复杂化的投资需求。具体来看,国泰君安国际主要以丰富的产品线高度定制化的服务两条路线共同做大优质基础客群。

 一方面,国泰君安国际打造多元化金融产品体系,客户可选择与固定收益、权益类证券挂钩的结构性产品,衍生产品,互惠基金及其他多种产品,产品线能够做到对不同资产及地区的全覆盖,既能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又能对冲资产风险和宏观风险。另一方面,国泰君安国际为客户提供高度定制化的专业服务,大力推进投资顾问队伍建设,完善服务体系,向客户提供最新资本市场动向,并助客户根据自身风险偏好调节投资组合的同时,高效、安全地执行投资策略。

 在全面的产品线+较强的综合服务能力基础上,国泰君安国际不断加强客户群体的优势累积,并树立起优质的品牌形象,并于近年大放异彩。比如收入本身的高速增长,更应该重视收入的实现形式,托管资产金额人均贡献收入(ARPU)和客户数量等增长应作为最重要的衡量指标。本报吿期内,财富管理付费客户的ARPU较以往传统经纪业务模式显着提升。公司客户托管资产总金额达到2,350亿港元,同比提升14%。其中来自800万港元以上账户之资产托管总量占比达93%。托管资产的增厚,未来将有机会逐步体现在业绩贡献之上。此外,财富管理业务部门还能够与公司其他部门之前相互协同,挖掘高净值客户价值,协同效应带来更多隐形增长。

 图:国泰君安国际资产托管规模(亿港元)

资料来源:业绩报吿

 根据高盛高华研报数据,预计2022年国泰君安国际的托管资产金额人均贡献收入(ARPU)将达4,370美元,远高于盈透证券(2,308美元)、富途证券(821美元)互联网券商在内的各大券商。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国泰君安国际是老牌券商,从品牌优势、盈利模式等角度来看,相较于互联网券商更具备稳定性。

图:各大证券公司的ARPU

资料来源:高盛高华研报

 国泰君安国际的财富管理业务的成长速度持续向上,已经到了即将爆发的时点。

 

二、多元化业务齐头并进,打造金融科技软实力

 

除了财富管理业务,国泰君安国际的其他多元化业务亦录得强劲增长,市场份额和影响力持续扩大。上半年,国泰君安国际的金融产品、做市及投资板块收入达11.24亿港元,同比上升53%。经纪业务收入4.63亿港元,同比上升68%;其中,来自证券交易的佣金收入同比大幅上升83%至4.22亿港元,主要来自香港与美国股票市场的交易,分别占该收入的46%与19%。资产管理业务收入达8,413万港元,同比大幅上升251%。企业融资业务收入同比上升52%至3.68亿港元。花旗在研报中称,国泰君安国际孖展贷款余额上升是亮点,因市场利率下降下取得孖展收入上升。

 国泰君安国际的多元化业务,并不是各个业务的简单相加,而是一个互相赋能的生态系统。例如,财富管理业务积累优质客户群体,将与经纪、投资银行及投资管理等业务实现协同,实现1+12;经纪业务能反哺港美股承销业务,并推动融资业务的发展。各板块间彼此互相促进构成正向循环,多业务发展态势显露锋芒,未来成长性还将持续释放。

 在软实力方面,国泰君安国际亦取得长足进步。在上半年,集团已设立金融科技业务发展部,提升集团整体的技术创新、数据治理与分析能力,赋能财富管理业务为目标。国泰君安国际不仅将借力金融科技推动综合金融服务的数字化、场景化、智能化发展,更将研究引入监管科技(Reg-tech)技术,使合规监管与风险管理工作获得有效支持。此外,集团不断优化现有数据平台,运用云端、人工智能、开源技术等促进集团范围内的数据共享。

 国泰君安国际在招股书中披露,将在下半年继续发力金融科技,将以金融科技强化核心竞争力,适时扩建金融科技与资讯科技团队,以提升客户交易体验与黏性。此外,集团将加强粤港澳大湾区与国际化布局,开发新的收入与盈利增长点,并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为发展契机,加速探索东南亚市场,通过新加坡和越南子公司进一步推进东南亚业务发展;加速发展绿色金融,协助客户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目标,同时为集团开发新业务领域和机会,并履行负责任企业的承诺;集团尤其将及深化与控股股东国泰君安证券的合作,在跨境金融市场上拓展新机遇。

 财富管理业务到达爆发前夕,多元业务协同共进,国泰君安国际成长性值得期待。根据BCG预测,未来5年新兴市场财富管理增速将快于发达国家,其中大部分财富来自于其中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中国和印度。BCG预计2025年亚太地区(除日本)将成为仅次于北美的第二大财富来源,财富占比将达到全球30%CAGR6.8%;金融资产占比达到22%CAGR7.9%。其中,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财富管理市场。香港是面向大陆,辐射亚太的国际金融中心,国泰君安国际作为领先的中资在港券商,有望迎来发展新阶段。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踪我们,查看更多实时财经市场信息。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发现投资的乐趣?加入 uSMART投资群 并分享您的独特观点!立刻扫描下载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责声明
盈立证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写这篇文章时是基于盈立的内部研究和公开第三方信息来源。尽管盈立在准备这篇文章时已经尽力确保内容为准确,但盈立不保证文章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或完整性,并对本文中的任何观点不承担责任。观点、预测和估计反映了盈立在文章发布日期的评估,并可能发生变化。盈立无义务通知您或任何人有关任何此类变化。您必须对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项做出独立分析及判断。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级人员、雇员或代理人将不对任何人因依赖本文中的任何陈述或文章内容中的任何遗漏而遭受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文章内容只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证券、虚拟资产、金融产品或工具的要约、招揽、建议、意见或保证。监管机构可能会限制与虚拟资产相关的交易所买卖基金仅限符合特定资格要求的投资者进行交易。文章内容当中任何计算部分/图片仅作举例说明用途。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的价值和收益可能会上升或下降。往绩数字并非预测未来表现的指标。请审慎考虑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请咨询独立专业意见。
uSMART
轻松入门 投资财富增值
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