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浏览的是香港网站,香港证监会BJA907号,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
京东集团半年度财报会议纪要及解读
uSMART盈立智投 08-24 17:05

京东集团半年度财报会议纪要及解读

交流要点

1.总体来看,上半年京东实现营收2538.0亿元,同比增长26.2%,高于彭博一致预期2.4%;运营利润为30.1亿元,同比减少40.4 %;经调整归属股东净利润为46.3亿元,同比减少21.7%,高于彭博一致预期31.0%,核心增长主要仍来自于自营电商的快速发展,依托京喜平台打开下沉市场为京东贡献新增量;

2.用户方面,二季度京东新增3200万用户,年度活跃用户达到5.3亿,基本追平美团的用户数量。新用户增量主要来自于京东旗下下沉电商京喜。在电商下半场,京东这种拥有完善基础设施的公司,在商品、履约以及最后一公里服务上具有明显优势;

3.未来展望方面,京东调整新业务策略,重视某些区域的资源配置效率,提升订单密度。在供应链侧,京东和当地政府合作,推动农产品市场发展,利用现有的零售供应链推广农产品。同时进一步提高京喜拼拼的渗透率;在京东零售方面,坚持全渠道策略,继续为用户带来更完善的体验。

业绩概述

京东二季度净收入人民币2538亿元,同比增长26.2%,环比增长24.9%,高于市场预期2.4%。分业务来看,自营电商收入为RMB2196.9亿元,同比增长23.3%,环比增长25.3%,占总体收入86.6%;服务及其他收入为RMB341.1亿元,同比增长49.2%,环比增长22.3%,占总体收入13.4%。归母净利润方面,二季度实现人民币7.943 亿元,去年同期为RMB 164 亿元。NON-GAAP归母净利润为 46 亿元人民币(7 亿美元),而去年同期为RMB 59 亿元。

费用方面,本季度运营费用率为13.5%,同比降低0.4pct,环比降低0.6pct,其中履约费用率(采购、仓储、配送、客户服务及支付费用)为5.8%,同比降低0.2 pct,环比降低1.0 pct;营销费用率为4.2%,同比提升0.8 pct,环比提升0.7 pct;研发及内容费用率为2.7%,同比降低0.3 pct,环比降低0.8 pct;管理费用率为1.0%,同比提升0.3pct,环比降低0.1pct;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基于股份的薪酬费用增加。‎

利润方面,运营利润为RMB30.1亿元,同比减少40.4%,环比增长81.2%;运营利润率为1.2%,同比降低1.3pct。环比降低2.0pct;经调整后归属股东利润为RMB46.3亿元,同比降低21.7%,环比增长16.6%;调整后归母净利率为1.8%。同比降低1.1pct,环比降低0.1pct。

分业务看,京东零售收入人民币2330亿,京东物流实现收入人民币261亿,物流处于高增长期,新业务收入70亿。

核心运营数据方面,核心活跃买家达到5.319亿,同比增长27.4%,环比净增3210万。京东物流截至2021年6月30日,下属仓储1200多个,仓储面积约2300万平方米。

业务进展

京东的业务逻辑是坚持品质购物和理性消费,通过给消费者带来更优越的购物体验和保障,带动品牌和商家的成长,促进了优秀企业的健康发展,从而创造稳定的更大规模的高质量就业,形成从商业价值到社会价值的良性循环,而不是通过过度价格补贴打压竞争对手,压榨品牌商利润,从而把行业带入急性发展的恶性循环。在新的监管环境下,相信京东业务模式可以取得更加健康的发展。

京东零售Q2继续高质量增长,收入高基数上同比健康增长,供应链效率提升带动利润率可比稳步提升。618有27.7%增长,带动上游产业复苏。消费者、供应商、品牌商对京东的认可提升。活跃用户高质量增长。4月1日过5亿,Q2净增3200万,刷新历史记录。留存率等指标说明增长质量提升。老用户ARPU增长,全生命周期价值提升。其次,全渠道战略继续推进,可以打开京东零售长期开放天花板。京东商业模式才能让全渠道真正落地。首先是建立在18年来构建的供应链能力,供应链+数字化能力满足线上线下的合作伙伴,满足消费者,解决不能被纯平台和B2C模式满足的需求。截止Q2,全渠道业务赋能覆盖了快消、电脑数码、通讯、家电等数百万商家,数百亿增量GMV。今年目标是打通通用化能力,打通更多形式的业态,实现突破。第三在生态赋能上,为商家减负提效,推出一系列运营工具,包括一体化供应链解决方案,以帮助商家降低门槛,提升效率。

这个季度实现三方面进展:第一是商家数量环比同比增长;第二是经营效率、续约率提升;第三是平台NPS提升,京东获得消费者认可,健康增长。品牌合作商例子:Q2吸引LVMH旗下宝格丽和首度合作,维多利亚的秘密、曼妮芬、鄂尔多斯等品牌回归京东。理解京东商业模式、商业价值观和业务监管都是满足市场大方向的。当前宏观环境中,京东在长期战略优势上,充满战略机遇。不辜负每一份热爱。

京东物流业务仍处于高循环增长阶段。第二季度京东物流收入同比增长46%,两年CAGR为45%,达到260亿元。值得强调的是,京东物流是京东致力于为社会利益创造长期价值和承担更多社会责任的一个很好的例子。这不仅包括创造高质量的就业机会,还包括为我们所有的就业人员提供充分的保护和社会及商业保险。我们的员工提供一流的服务,并与我们的客户建立个人联系。我们的努力也与政府和监管证据产生了共鸣,我们去年收到政府的社会保险削减福利和其他支持措施。在物流、基础设施和技术方面投资,以扩大其总体可调节市场,支持欠发达地区的共同发展。物流经营亏损收窄。京东物流目前拥有1200多个仓库,超过2300万平方米的面积。我们的新业务部门在第二季度营收达到70亿元,同比增长和两年CAGR约为60%,新业务的收入增长主要是由三位数的增长,部分是由于云计算和人工智能业务的拆分。新业务的运营损失为30亿元,而第一季度为23亿元,主要是由于虚拟市场基础设施和能力的投资。长期目标是改善农业供应和低端市场零售基础设施的效率,为价格敏感的消费者及当地经济创造价值。

Q&A

Q:关于新业务问题。Q2环比亏损扩大,新业务尤其是京喜最近的发展,用户和京东零售的重合情况,和对后续的判断?如果看其他电商,说是比其他人晚6个月的投资?

A:京喜发展的很好,长期目标是更好提供产品和服务。京喜拼拼订单和GMV环比增长三位数 QOQ,AAC更快。消费者体验是关键。我们转向供应链和物流能力,这比短期规模更重要。第一,我们聚焦部分领域的供应链,优先的,更好的用户体验和效率。我们持续驱动效率在选定的领域。我们提升当地供应链;第二,供应链我们和当地政府合作,利用零售供应链提高农产品效率。第三我们京喜和小程序都很快,我们还将进一步整合京喜在我们已有B2B业务当中的渗透,为店主创造更多的流量和价值。京喜是京东零售全渠道战略的一个很好的补充,可以为用户提供不同的产品和购物体验。当前环境如果每个人都在效率上竞争,而非补贴,那么我们将更有优势。在投资方面,对于这项新业务,我们将继续平衡增长和投资,为我们的长期可持续增长寻找动力,我们将继续关注新业务的客户体验和服务质量。投资指引将与我们之前与市场沟通的相对一致。

 

Q:近期宏观冲击对京东影响,展望下半年情况 ?

A:徐雷:展望下季度下半年的情况。7月份不错增长,得益于供应链和服务能力。同时我们关注到Q3依赖宏观环境有挑战,包括极端暴雨天气,新的疫情,近期国际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大宗商品高位波动,整体环境有挑战,各个行业企业都在努力。京东都是深入实体的业务模式,开创供应链服务能力。全球和国内不确定下给予消费者确定稳定的支持,保持相对乐观的态度。我们判断下半年外部变化给宏观不适应,居民收入和消费有整体回升和改善趋势。机遇是大红罐鼓励和支持消费,鼓励数字化改造提高效率,线上线下全面发展,内需支持进一步提升。但是同样消费行业例如出行、接触式恢复相对缓慢一些。

年初的时候我们希望retail保持2020年的增长。我们保持很多恢复的销售。我们认为这个期望不变。用户端有快速增长,用户的订单和频次都有提升。我们的品类拓展提升,电子增长快,健康类也增长快。

我们有信心未来京东零售的net margin ,margin比行业低,我们有持续的margin提高点。我们的技术有望提高效率。我们强调不管理短期的盈利,因为市场条件和各方面的影响。长期看,我们的交付和零售长期市场表现是很好的。

 

Q:毛利率情况,背后有几个因素,收入比例改变,新项目投入,有没有多一些的毛利率情况介绍?第二是税率问题,有互联网公司讲到以前优惠税率可能后续没了。未来税率的影响?

A:JD零售是同比增长了13个point;主要是技术和效率提升。我们不看毛利率变化,我们的业务例如全渠道战略、仓库和库存会影响变化。我们履约的margin会影响毛利率。毛利率意义不是很大。我们更看履约的费用变化。

Operating margin主要是去年补贴。去年的补贴影响COGS、物流的履约费率。物流有 投资,去年没有能力投资,我们今年在面向未来投资,会冲淡增长。我们依然在建立供应链能力,是为未来增长潜力投资的。我们的毛利率会有影响。

第二是税率。首先JD有相似的税率,我们有亏损积累,可以看披露,我们的亏损可以抵消一部分。25%比例的税率,我们的高科技企业有折扣,具体在年报里面有。税率变化我们还没收到通知,最近的消息里面主要是软件企业的影响,京东没有进入软件领域,京东主要是零售和物流,这部分可能不会被政策影响。

 

Q:监管各方面影响。最近出台政策,会不会影响员工、平台用户数据、用户体验各方面的影响?监管如果对友商有影响,我们会不会受益?对下半年GMV和商家数量有更多帮助?

A:监管问题,近期政府提出一系列政策,我们认为对行业长期利好,京东过往历史上受到了行业不正当行为,例如二选一、资本扩张过度补贴,严重干扰业务。我们认为监管加强对京东和行业是健康发展的。国家监管几个方面:资本无序扩张、垄断、数据隐私安全、技术算法滥用、封闭。我们根据要求在不断地复查,目前已经完成了复查和整改内容,内部建立了监测体系来避免违反规定,我们和监管部门沟通进度得到积极反馈,所以整体影响不大。重点提到用户隐私和数据的监管。用户隐私保护包括合规是一直奉行和遵守的,我们尊重隐私和安全。新监管政策对京东业务包括广告业务影响较小。我们预期用户隐私保护加强会持续,更加合规是行业和全球大势所趋,我们判断对以广告为主的平台影响会更大一些。

二选一合规问题:今年年初有新的品牌加入,过往二选一品牌回归京东,比如星巴克、雅诗兰黛,新品牌宝格丽、国内新兴品牌,我们和他们多种模式创新展开合作。我们对新加入品牌和回归的品牌进行不同层级的计划,包括KA成长路径规划等。所有新加入的品牌商家成长都需要一定时间,对新品牌运营、消费层面需要一段时间达到消费者心智。我们会去做更多配合。

618期间,整体POP业务高于自营9%,成为Q2业务驱动力。很多人认为京东是标品为主导、自营的、优势品类的平台,但实际手机和笔记本POP增速非常高,手机618 POP增速超过100%,京东未来是自营、POP、B2C、到家、到店是多种模式组合的零售平台。

关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踪我们,查看更多实时财经市场信息。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发现投资的乐趣?加入 uSMART投资群 并分享您的独特观点!立刻扫描下载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责声明
盈立证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写这篇文章时是基于盈立的内部研究和公开第三方信息来源。尽管盈立在准备这篇文章时已经尽力确保内容为准确,但盈立不保证文章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或完整性,并对本文中的任何观点不承担责任。观点、预测和估计反映了盈立在文章发布日期的评估,并可能发生变化。盈立无义务通知您或任何人有关任何此类变化。您必须对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项做出独立分析及判断。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级人员、雇员或代理人将不对任何人因依赖本文中的任何陈述或文章内容中的任何遗漏而遭受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文章内容只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证券、虚拟资产、金融产品或工具的要约、招揽、建议、意见或保证。监管机构可能会限制与虚拟资产相关的交易所买卖基金仅限符合特定资格要求的投资者进行交易。文章内容当中任何计算部分/图片仅作举例说明用途。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的价值和收益可能会上升或下降。往绩数字并非预测未来表现的指标。请审慎考虑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请咨询独立专业意见。
uSMART
轻松入门 投资财富增值
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