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浏览的是香港网站,香港证监会BJA907号,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
2021重點關注跌出來的結構性機會
格隆匯 12-14 20:22

作者:玄鐵

來源:證券市場紅週刊

一邊是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導致全球經濟深度衰退,一邊是各國競相印鈔催生股市樓市繁榮,2020年投資品非常態通脹,堪稱貨幣幻覺下的扭曲牛市。從中國宏觀調控前瞻性來看,擴張性調控政策最多催生兩年A股牛市,拐點是貨幣緊縮信號到來。2021年A股上升空間有限,更多是跌出來的結構性機會。

三大重拳之下,滬綜指難複製納指牛市

如無“黑天鵝”出現,納指今年將連漲12年,期間最大漲幅為9.96倍。截至9日收盤,今年再漲37.52%,頗有主升浪的巔峯風采。美股泡沫破滅的明斯基時刻遲遲不現,今年更因抗“疫”受益屬性,放大了科網股估值空間,納指35.4倍的平均市盈率並未讓市場恐懼。

A股中創業板指,去年上漲43.8%,截至10日收盤,今年狂飆51.2%,卻仍是超跌反彈行情,距2015年年中的峯值尚需48.53%的上漲空間。相比之下,滬綜指更為窘迫,要繼續上漲81.56%,才能觸及2007年10月的峯值。

滬綜指難以複製納指牛市,關鍵在於三點:一是深受宏觀調控左右的週期股佔比過大,網絡巨頭缺席,A股未能囊括新經濟牛股。二是產業調控擊穿週期股估值下限,金融讓利實體經濟1.5萬億讓銀行股受傷,“房住不炒”調控紅線(地價漲不停,現房不讓漲)讓地產股雌伏,兩大板塊年內跌幅分別為2.67%和7.33%。三是股市監管基調是遏制快牛、瘋牛行情出現。年末,仁東控股連跌12板和朗博科技連跌8個板,或在預示着高估值、高漲幅和配資莊股的泡沫破碎。

在三大重拳之下,股市極難連漲三年。從1990年掛牌以來,滬綜指僅在頭4年“嬰兒期”實現年K線四連陽,其餘年份皆是兩連陽之後必有回調。2021年能跨越牛短熊長的魔咒嗎?

主流預期或成反向指標

縱觀A股30年曆史,預測來年大盤漲幅的機構年度策略報告多數陷入集體謬誤之中。主流預期緣何多成反向指標?皆因其是中國式宏觀調控的主要對象,出其不意的相機抉擇必定要與市場主流意見相左,才能讓調控效用最大化。

不妨回顧滬綜指年K線,出現兩連陽和兩連陰的組合皆有四個,常為結伴出現,多是擴張性調控帶來牛市,緊縮性調控帶來熊市。因此,熊市抄底,牛市止盈,波段操或為A股最高法門。

樂觀估計,2019-2020年滬綜指將再現年K線兩連陽。慢牛論會否證偽,2021年走勢最關鍵。在兩市前十大權重行業中,僅有釀酒、醫藥和元器件行業今年再創歷史新高,三者年內漲幅分別為76.9%、35%和37%,跑贏滬綜指,但三者所佔兩市總市值權重比仍低,分別為6.3%、5.96%和4.71%。三者平均估值分別為50.3倍、48.6倍和55.4倍,均在歷史高水位,難以複製美股強者恆強的超強表現,繼續在來年領漲A股的難度極高。

順週期股上漲或是虛晃一槍

押注順週期補漲,是年末機構共識,投資邏輯有二:一是高位套現高估值暴漲股,二是低位抄底低估值滯漲股。目前,機構低配銀行和地產行業,二者佔兩市權重之比分別為9.62%和2.26%,最新估值分別為6.123倍和13.47倍。如果銀行地產股大象起舞,樂觀看是增量資金入場,全面牛市到來;謹慎看,存量博弈延續,前期大漲板塊大幅回落。

悲觀看,銀行地產股年末躁動可能是佯攻。本月11日起寧波加碼樓市調控,將第二套住房貸款首付比例提高至不低於六成。居民購房去槓桿升級,房地產板塊指數截至10日已連跌六天。銀行板塊指數更是連跌7天,或因新的潛在風險——息差縮窄隱現。正如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日前所預期,“超利率乃至負利率,很可能在未來成為新常態。果若如此,依靠息差存活的金融活動和金融機構將面臨生存挑戰”。

知名投資人羅傑斯表示,“美國政府承擔的債務以及美聯儲史無前例的印鈔數量,是2021年最大的風險。”拋開國內外債務危機的輸入性風險不談,A股本身亦要面對三大風險:一是擴張性政策年內退出概率大,區別只是在年初還是年中年末釋放明確信號。如是前者,滬綜指首季將見年內峯值。二是標普500估值為37倍,為歷史均值的一倍多,泡沫破滅風險增大。三是本輪行情的龍頭指數科創板和創業板的估值分別為61.3倍和92.8倍,能否抵抗註冊制發行帶來的大小非套現潮?

科創50最新點位較年內峯值已回落21%,已進入技術性熊市格局。近兩年來的龍頭板塊醫藥和軟件行業分別較高位回落18%和21%。謹慎來看,如果明年經濟超預期反彈,“經濟好+調控強+股市弱”格局將現,弱週期弱調控雙弱概念將再起風雲,這或是釀酒板塊今年逞強且年末看漲的主因。

关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踪我们,查看更多实时财经市场信息。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发现投资的乐趣?加入 uSMART投资群 并分享您的独特观点!立刻扫描下载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责声明
盈立证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写这篇文章时是基于盈立的内部研究和公开第三方信息来源。尽管盈立在准备这篇文章时已经尽力确保内容为准确,但盈立不保证文章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或完整性,并对本文中的任何观点不承担责任。观点、预测和估计反映了盈立在文章发布日期的评估,并可能发生变化。盈立无义务通知您或任何人有关任何此类变化。您必须对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项做出独立分析及判断。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级人员、雇员或代理人将不对任何人因依赖本文中的任何陈述或文章内容中的任何遗漏而遭受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文章内容只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证券、虚拟资产、金融产品或工具的要约、招揽、建议、意见或保证。监管机构可能会限制与虚拟资产相关的交易所买卖基金仅限符合特定资格要求的投资者进行交易。文章内容当中任何计算部分/图片仅作举例说明用途。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的价值和收益可能会上升或下降。往绩数字并非预测未来表现的指标。请审慎考虑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请咨询独立专业意见。
uSMART
轻松入门 投资财富增值
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