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求了一輩子幸福,到老了,明白了,幸福是什麼?答,幸福就是遭罪。似乎,這句話非常應景於百億私募“重陽投資”。
重陽投資,作為國內知名的百億私募,最早期甚至都拿過“最佳私募基金”的榮譽以及曾經連續四年(2010-2013年)獲得由中國證券報頒發的“陽光私募基金管理公司金牛獎”。
但是,這三年多成為以來白馬股,成長股,而側重過度防守投資策略的重陽投資,重倉股的走勢非常普通。
根據資料顯示,裘國根管理的代表作重陽1期在今年錄得1.69%的負收益,在這兩年大行情市場的背景下,變現極為平庸。
而在昨日,重陽投資持有近8年時間的燕京啤酒,發出一則減持公告。公告稱,近日收到股東上海重陽戰略投資有限公司和重陽集團有限公司的《北京燕京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簡式權益變動報告書》,上海重陽戰略投資有限公司(代表作為基金管理人發行的私募投資基金)在2020年11月20日通過證券交易所的集中競價交易方式減持了公司股份2297.69萬股。
這是第二次大手筆減持,早在8月24日至11月4日,重陽投資也通過集中交易累計減持1.262%。
作為一直持有時間長達8年的個股,重陽投資在裏面也算是收貨頗豐。
1
8年時間長跑
重陽投資買入燕京啤酒,最早可以追溯到2012年,根據上市公司年報,重陽投資在當年買入0.9175億元,位列第九大流通股股東,佔其A股比例在0.735%。
隨後的2013年,重陽投資在上半年增持,下半年減持,同時除了重陽3期外,重陽的另一隻私募產品“重陽對衝1號”也在2013年末時衝進燕京啤酒的十大股東之列,持股2130萬股,佔比0.76%。
這個持有時間段一直維持在2015年,值得注意的是,在2015年之前儘管燕京啤酒有所漲幅,但是在2015年一波上漲60%的行情中,重陽投資卻已經減持,並沒有出現在十大流通股股東里面。
綜上,在2012年開始到2014年,重陽投資儘管沒有吃到最肥的行情,但燕京啤酒在重陽投資出現十大股東的時間裏上漲近40%。
到2017年,重陽投資再次進入燕京啤酒的十大流通股股東系列,根據資料顯示,重陽集團以及重陽戰略聚智基金合計持股約3472萬股,佔總股比1.23%。而且之後不斷出手增持,2018年之後一直在第三大流通股股東。截至到2020年第三季度,重陽基金旗下有三隻基金在燕京啤酒的十大流通股股東里面。
2
減持難掩重陽業績萎靡
此次減持燕京啤酒,更大的原因還是在於估值太高了,畢業,今年是消費大年,燕京啤酒在今年股價漲幅達到近40%,其他啤酒股也是如此。
在中國,啤酒行業有非常顯著的特點便是地域性很強。這也使得啤酒行業整合速度慢,產品增長難以在短時間大規模放量。並且啤酒的產量已經進入調整期,自2013年以來,我國啤酒產量達到5061.6萬千升的最高峯,2018年我國啤酒產量跌至3812.2萬千升,同比下滑13.39%。
在市場規模上面,2018年中國啤酒行業當前行業規模在1320億元左右。隨着行業消費升級和產品結構升級,噸酒價格提升成為行業擴容的重要推動力,若未來5年行業噸酒價格提升至4000元/千升,年均複合增速在5%左右,預計到2023年,我國啤酒行業市場規模將達1685億元。
燕京啤酒的三季報顯示,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98.65億元,同比下滑4.87%;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82億元,同比下滑24.68%。
值得一提的是,龍頭青島啤酒也被另一家大機構復星減持,在11月22日晚上,青島啤酒公告,復星國際通過旗下實體以集中競價方式,於2020年11月16-17日轉讓公司H股50.2萬股,導致復星國際有限公司旗下五家實體(合成“復星集團”)累積主動減持比例達到5%。
一直以來,重陽投資都是偏好二線藍籌股,而且持股時間都非常長,根據資料顯示,除開燕京啤酒之外,在今年第三季度,整個重陽系在A股持有在4只,分別是新和成、國電南瑞和川投能源、國投電力。
這些個股在這兩年的漲幅差強人意,反而結構性行情之下,科技、新能源和醫藥等行業出現眾多翻倍龍頭個股。選擇二三線藍籌,持股時間長,保守的投資風格,也是讓重陽投資近幾年的業績表現卻不盡如人意。
根據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重陽投資目前運行中的基金為130只,絕大部分基金的收益率今年均在個位數。其中重陽1期,2期,6期截止10月30日,收益率為-1.69%,管理人均為裘國根。據choice數據統計,從近三年、近兩年、近一年來看,“重陽1期”基金的收益排名跑輸同類產品平均水平。對比於其他基金爆款業績,重陽投資這幾年跑出來的業績難以令投資者滿意。
就如趙本山小品所言“腦袋大,脖子粗,不是大款就是伙伕”,重陽投資在整個投資風格上面,還是有些防守“過度”,導致業績表現較為“平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