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浏览的是香港网站,香港证监会BJA907号,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
李小加:港交所(00388.HK)一直與監管機構密切溝通 冀儘早推出MSCI中國A股指數期貨
阿思達克 11-12 17:31
即將離任的港交所(00388.HK)行政總裁李小加在網誌以「播下美好的種子」為題撰文,指轉眼已經接近年末,2020實在是魔幻的一年,新冠疫情給全球經濟都帶來了巨大挑戰。儘管面臨各種不利因素的影響,但是香港金融市場今年仍然交出了一份成績不俗的答卷,港交所剛剛公布的第三季業績多項經營指標都創出了歷史新高。

他指出常常有人問他,究竟是什麼支撐著香港金融市場今年逆勢走強的韌性與活力,是全球寬鬆的貨幣環境還是緊張的中美關係?是連接內地資本市場的互聯互通機制還是我們與時俱進的上市制度?在他看來,這些因素應該統統都有關係,但一個最關鍵的因素可能還是因為前些年未雨綢繆播下了一些希望的種子,在當時也許並未被很多人理解,但是經過幾年的辛勤耕耘,今年在特定的天時和地利環境下恰好收穫了這些種子長成的果實。因此,要讓香港這個國際金融中心長期保持這樣的活力與競爭力,就必須繼續放眼長遠、提前為未來做好準備。

李小加透露港交所目前正在未雨綢繆的大事也不少,這幾件大事如果辦成,必將給香港金融市場的發展帶來長期深遠的影響,為香港金融業未來10年的繁榮奠定堅實的基礎。而第一件大事是籌劃已久的新股結算平台,亦這是香港新股市場20多年以來最大的基礎設施改革。目前香港的新股上市交易日距離定價日通常長達5天,即業界俗稱的「T+5」結算週期,而很多國際市場都可以做到「T+1」,如果遇到造成市場波動的國際大事發生,香港的結算週期肯定會令新股市場價格反應滯後,影響市場效率。因此,港交所計劃推出一個市場各方和監管機構都能獲取新股發行資訊並且無縫互動的電子平台,通過技術改革實現:程序簡化、完全無紙化、結算週期大大縮短以及減少新股申購預繳凍結資金。這項改革一旦完成,將會大幅提升香港新股市場的定價效率,尤其是大幅減少新股申購凍結資金,可以消除目前新股發行對於香港銀行間市場流動性帶來的不必要波動,並為將來新股發行制度的進一步改革創造條件,從而提升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長期競爭力。

而第二件大事就是關於上市制度的持續完善與擴容。上個月港交所剛剛公布了有關法團實體不同投票權(即企業版同股不同權)的諮詢總結,允許符合一定條件的法團不同投票權架構公司來香港進行第二上市,增加了上市制度的包容性。儘管不同投票權架構在其他市場已經通行多年,但對於香港市場來說仍是新事物,交易所是在經歷了多次廣泛市場諮詢後才在2018年修訂了上市規則,允許符合一定條件的不同投票權新經濟公司(僅限於個人同股不同權)來港上市。目前,採用不同投票權架構的新經濟公司越來越多,而且其中也有不少是法團不同投票權架構,市場對於拓寬上市規則允許這些公司來香港上市的呼聲不少,所以港交所在年初發起了這次諮詢,在這次的諮詢中,大部分回應者原則上支持容許法團受益人享有不同投票權,但對於具體如何執行有許多不同意見,未能達成共識,所以決定給市場和監管機構更多時間來了解和考察不同投票權架構的上市安排,暫不修改有關第一上市的制度安排,但是已找出了一個解決現實問題的變通辦法,可以讓符合條件的中概股來香港做第二上市,這些第二上市的公司必須證明自己在海外成熟證券市場已有良好的合規表現,能夠保障公眾投資者的利益,相信這些公司的第二上市會為香港市場提供有關法團不同投票權架構公司的上市經驗,為日後修訂不同投票權制度、不斷增加上市制度的包容性提供有益的參考。市場的需求不斷在變化,所以上市制度的安排也必須與時俱進,未來交易所還會在合適的時候發起有關諮詢,集思廣益,繼續完善上市規則。

他指出第三件大事就是拓寬滬深港通的投資範圍,尤其是將符合一定條件的第二上市的港股和未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納入港股通投資範圍。他認為上市改革已經初見成效,為香港市場迎來了眾多新經濟公司,滬深港通也取得了巨大成功,為兩地市場都帶來了更多流動性,滬深港通投資範圍擴容可以讓這兩大改革的成果相互成就、相互促進。在香港進行第二上市的許多都是代表未來經濟發展方向的新經濟公司,不少尚無營業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也因為潛力巨大而備受投資者關注,交易所一直在與內地合作夥伴及監管機構討論將它們納入港股通投資範圍,為兩地市場的投資者提供更多的投資機遇。滬深港通是內地與香港資本市場雙向開放的創新機制,投資範圍越廣就越有吸引力,越能給兩地資本市場帶來共贏,李小加堅信互聯互通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

他續指,由滬港通開啟的互聯互通機制雖然已經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不斷升級和完善的空間還很大。例如,互聯互通能不能從現在的二級市場延伸到一級市場,能不能從現貨市場延伸到期貨市場?這些都是非常值得探索的問題。如果要從現貨延伸到期貨市場,香港要走的第一步應是豐富自身的期貨產品。

他指出香港交易所一直與監管機構密切溝通,希望儘早推出MSCI中國A股指數期貨。在滬深港通機制推出後,近幾年來國際投資者不斷增加對A股的投資,他們對於風險管理的要求也越來越迫切,港交所在去年3月獲得了MSCI 的授權,希望推出MSCI中國A股指數期貨幫助國際投資者管理風險,讓他們更加放心地投資內地股票。這一計劃若能落實,一定有利於進一步推動內地股票市場的對外開放,同時也會豐富香港的風險管理產品,從而提升香港市場的核心競爭力。

他強調以上這些大事都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做成的易事,但卻對香港市場未來的長遠發展至關重要,所幸是交易所已經籌劃很久,有些已經接近收穫期,所以希望近期就能聽到一些好消息。他又指世事難預料,宏觀經濟是好是壞,中美關係到底去向何方……這些事情是永遠也無法預測更無法左右的,能夠做的唯有居安思危、提早準備,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做最好的自己。他相信,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只要堅持播種希望、精心耕耘,就一定可以持續收穫美好的未來。(el/) ~

关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踪我们,查看更多实时财经市场信息。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发现投资的乐趣?加入 uSMART投资群 并分享您的独特观点!立刻扫描下载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责声明
盈立证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写这篇文章时是基于盈立的内部研究和公开第三方信息来源。尽管盈立在准备这篇文章时已经尽力确保内容为准确,但盈立不保证文章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或完整性,并对本文中的任何观点不承担责任。观点、预测和估计反映了盈立在文章发布日期的评估,并可能发生变化。盈立无义务通知您或任何人有关任何此类变化。您必须对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项做出独立分析及判断。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级人员、雇员或代理人将不对任何人因依赖本文中的任何陈述或文章内容中的任何遗漏而遭受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文章内容只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证券、虚拟资产、金融产品或工具的要约、招揽、建议、意见或保证。监管机构可能会限制与虚拟资产相关的交易所买卖基金仅限符合特定资格要求的投资者进行交易。文章内容当中任何计算部分/图片仅作举例说明用途。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的价值和收益可能会上升或下降。往绩数字并非预测未来表现的指标。请审慎考虑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如有需要请咨询独立专业意见。
uSMART
轻松入门 投资财富增值
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