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大而美”法案落地,馬斯克的美國黨真要來了。
這也意味着,驢象兩黨輪流坐莊的政治格局或迎來新變數。
這對兩黨來說,都是不能接受的。
外界紛紛認爲,馬斯克豪賭踏上了一條不歸路;成與敗,真在此一舉了。
馬斯克要讓美國人“重獲自由”。
當地時間7月5日,世界首富馬斯克宣佈,“美國黨”於成立。
“今天,‘美國黨’的成立還給你們自由。”
早前,馬斯克在 X平臺上發佈了一項民意調查,詢問網民是否支持創建“美國黨”。
調查顯示,投票獲得超124萬網民參與,65.4%支持。
馬斯克稱,“支持和反對比例爲2:1,這表明你們想要一個新政黨,你們也會有個新政黨”。美國正“因浪費和貪污而破產”。
馬斯克還透露,將在2026年參加中期選舉中爭奪國會席位。
新政黨短期目標就是:把國會控制權從共和黨的手里,奪回來。
在2026年中期選舉中,將爭奪2-3個參議院席位、8-10個衆議院選區,以“關鍵少數”影響立法。
“鑑於立法優勢極其微弱,這足以對有爭議的法律起到決定性作用,確保它們符合人民的真正意願。”
其將利用社交媒體動員、精準鎖定搖擺州(如佐治亞、密歇根),並投入1億美元初期資金。
不過根據美國法律,一個有資格參與選舉的政黨成立,其資質確認需要經過複雜的認證程序。
首先必須召開黨團會議或代表大會,選舉臨時官員並指定政黨名稱。
目前,尚不清楚馬斯克的“美國黨”是否已啓動相關程序。
同時他也沒有透露該政黨的註冊地點。
“大而美”法案,逼的馬斯克“揭竿起義”。
作爲2024 年總統競選期間最大的捐款人,馬斯克整個週期捐款超過2.8 億美元。
而這其中,大部分都是捐給了特朗普。
但特朗普上任後,馬斯克叱吒風雲沒多久,曾經親密無間的“特馬CP”便心生嫌隙。
近來,兩人圍繞“大而美”法案更是直接撕破臉,決裂了。
期間,馬斯克與特朗普激烈“開麥”,相互謾罵、威脅……
但“大而美”法案還是通過了。
馬斯克與特朗普決裂,追根究底還是利益問題。
雖然特朗普法案劫貧濟富,對富裕階層受益最大,但馬斯克是“例外”。
因爲該法案幾乎完全取消了電動車稅收抵免的條款,這直接威脅到特斯拉每年12億美元的利潤。
這對現在岌岌可危的特斯拉來說,無疑雪上加霜。
馬斯克不曾想,自己一步步推上去的總統,現在反過來背刺的最狠。
這也是現在,他如此氣急敗壞的根因。
現在新政黨的成立,馬斯克勢要挑戰驢象兩黨輪流坐莊的政治格局。
如果馬斯克選擇參與2026年的國會競選,可能會對激烈的競爭產生重大影響。
不過目前,美國選舉制度偏向兩黨,新黨需在50州完成複雜註冊程序,還將面臨諸多訴訟風險。
加之,馬斯克生於南非,無法競選總統,削弱政黨頂層號召力。
另外,民主黨和共和黨也都反對,兩黨可能會聯合打壓。
此前,特朗普甚至還威脅審查SpaceX的220億美元政府合同。
從歷史上看,美國第三黨(如綠黨、自由黨)長期邊緣化,近30年無全國性突破。
只能說,馬斯克選的這條路,真是破釜沉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