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概股昨晚上升,納斯達克金龍中國指數升近4%,報6448.99點,創年內新高。
外資在流入A股,今年以來北向資金情緒轉向積極,年內淨買入額已超2023年全年。數據顯示,今年2月北向資金淨買入合計達607.44億元。
截至3月12日,今年以來北向資金淨買入額已達到523.04億元,超過2023年全年的437.04億元。北向資金淨買入額總計也達到18435.59億元。
從資金流向來看,北向資金青睞包括能源、大消費、信息技術等領域,最近7個交易日,北向資金淨買入額居前的10只個股分別為寧德時代、貴州茅台、長江電力、五糧液、陽光電源、紫金礦業、恒瑞醫藥、比亞迪、格力電器和中國船舶。
其中,2月19日以來貴州茅台淨買入高達63億元,位列第一;寧德時代緊隨其後,淨買入額為43億元。
多家外資機構近期在唱多A股,他們認為當前A股市場格局也在發生積極變化,加之市場估值處於歷史低點,中國資產投資機遇凸顯。
彭博社發表文章《中國股市從低點上升20%,助長市場觸底》,唱多中國資產,邏輯基於市場情緒、外資流入、經濟回升和企業盈利預期。
文章提到:
1.恒生科技指數較1月低點上升逾20%,滬深300從低點以來上升13%,目前市場情緒與幾個月前相比有了大幅改善。
2.中國經濟正在好轉。
3.摩根士丹利的一項分析顯示,全球長期投資者已經暫停拋售中國股票,一些基金的看跌情緒有所減弱。資金正在淨流入內地市場。
4.儘管近期有反彈,但MSCI中國指數遠期市盈率低於9倍,而標準普爾500指數和MSCI印度基準指數遠期市盈率均超過20。
5.中國股市放在全球市場看起來很有吸引力,創紀錄的美股和印度股市面臨調整風險。
文章還提到,Lazard Asset Management首席市場策略師Ronald Temple上週在接受彭博電視採訪時表示:“我認為現在增加對中國的配置可能是有意義的,作為未來12到18個月的交易,中國可能是表現最好的股票市場之一。”
法國巴黎資產管理公司多資產量化解決方案投資組合經理李偉表示:中國是一個建設性的長期投資市場,估值很低,如果你正在尋找阿爾法,我強烈建議你在中國尋找。此外,彭博社在一檔節目中直言:中國多個行業的牛市已經開始,投資者看到了當前估值的上行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