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browsing the Hong Kong website, Regulated by Hong Kong SFC (CE number: BJA907). Investment is risky and you must be cautious when entering the market.
王健林不下牌桌

臨近年底,萬達的新聞頻出。先是萬達電影被徹底轉手,後又有傳言,珠海萬達商管要轉讓一二線城市的萬達廣場。

幾年前曾經“甩賣”萬達文旅和萬達酒店、壯士斷腕的萬達,如今又要“自斷一臂”,只是這次要面對的局勢,相比以前更加兇險。

不過,這個最早面對房地產行業暴風驟雨的房企龍頭,雖然歷經多年艱難斡旋,一次次斷臂求生,但它依然還在牌桌上。

雖説不幸,但也萬幸。

因為相比其他幾家已相繼被雨打風吹去的巨頭同行,它無疑是體面得多。

01

萬達的大限只剩二十多天。

根據對賭協議,珠海萬達商管如果無法在年內完成上市,就要支付現金及年底到期利息共380億元,來回購投資人手中的股份。

而今年已是珠海萬達商管衝擊港股IPO的第三年,今年6月珠海萬達商管也已經第四次遞交招股書。

如今,距離年底只剩二十多天,想要上市可能性十分渺茫。

傳説中,上市延期的方案也已經遭到拒絕,剩下的,或許只有賠付380億這一條路。

除了眾所周知的上市危機,珠海萬達商管還有不小的業績壓力。

此前,珠海萬達商管曾向騰訊、螞蟻、中信資本等多家投資方立下了業績承諾。承諾在2021年至2023年期間,實際淨利潤將分別不低於51.9億元、74.3億元及94.6億元。

如果業績沒有達成目標,大連萬達商業及珠海萬達商管的股東珠海萬贏就將以零對價轉讓有關數量的股份或向投資者支付現金,以補償投資者。

然而,珠海萬達商管在2021年的淨利潤是35.12億元,沒有完成目標。2022年的淨利潤為75.34億元,也只是剛剛達到目標。

那麼即將過去的2023年,淨利潤94.6億元的目標能達到嗎?還很難説。

畢竟,萬達現在連6億美元都拿不出來了。

11月底,萬達商管在港交所公吿,計劃將2024年1月到期的一筆6億美元的債券展期。

不過好在方案很快獲得了債券持有人通過,僅僅用了不到兩週,並且參與投票的投資者支持比率達到了99.3%。

這個方案能這麼快順利通過,一部分是因為相對其他房企來説,萬達的展期方案顯得比較“良心”。展期時間只有一年,不算太長,年內就分四次還清。債權人提前同意的話,1.24%的總同意費也高於其他房企普遍的1%。

另外一部分原因,就是萬達的業務經營還算良好,特別是萬達廣場。2023年上半年,萬達廣場新開業12個,累計開業484個,總租金收入263.2億元,同比增長4.5%,淨租金130.1億元,同比增長7.2%。同時,萬達廣場的出租率98.2%,租金收繳率100%。

就算靠着萬達廣場的租金,這6億美元還上也只是早晚的問題。但問題就是,萬達廣場,現在也成為了萬達擺上牌桌的籌碼之一。

最近有消息流出,萬達商管在和投資人溝通的過程中透露,目前集團有出售位於一、二線城市的萬達廣場來換取流動資金的意願,現在還在和險資機構洽談。

更進一步的具體傳聞是,某大保險即將收購上海金山萬達廣場,資方已經實地考察過,而且已經過了談判期。另一個上海馬橋萬達廣場也在轉讓貨架中,資方還在挑。

圖源:圖蟲創意

儘管還未塵埃落定,但是今年以來萬達已經接連賣了5個萬達廣場,因此傳聞確是相當有可信度。

握有不少優質資產的萬達,現在正在將牌一張張打出,以求在年底到來之前順利過關,萬達廣場只是其中之一。畢竟就在萬達廣場傳聞出現的前一天,王健林剛剛將萬達電影徹底轉手。

最近一年內,王健林已經三次轉讓萬達電影的股權,儘管賣的價格一次比一次低,但萬達電影還一直被王健林牢牢掌握在手中。

直到這次,王健林將北京萬達投資51%股權,以22.62億元的價格轉讓給上海儒意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萬達電影也徹底脱手。

少有人知的是,上海儒意實際上也和地產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

上海儒意背後是中國儒意,前身是恒騰網絡。而恒騰網絡最開始由騰訊和恒大投資,後來騰訊撤資。但恒大陷入債務危機後,將股權陸續出售,騰訊成為了恒騰網絡的最大股東,後來恒騰網絡更名為中國儒意。

萬達遭遇危機之後,儒意卻在騰訊的支持下成為了吞掉萬達電影這頭大象的蛇,實在讓人唏噓。

在電影行業,萬達電影是名副其實的“大象”。今年前三季度,萬達電影業績實現了逆勢翻盤,營業收入達到113.5億元,同比增長47%,淨利潤也扭虧為盈,盈利11.04億元。

圖源:圖蟲創意

可以説,萬達電影是萬達旗下名副其實的優質資產之一。而對於一直要將萬達電影打造為“中國好萊塢”的王健林來説,這次出售實屬無奈。

曾經,王健林可以頂得住99%投資人的質疑,一意孤行投入電影行業,以“中國第一”和“世界第一”的目標瘋狂收購好萊塢製作公司搶佔市場,並一度做到全球影院市佔率第一。

但是現在,卻再也抵不住現實的壓力,王健林毅然斷去一臂,將電影業務徹底砍去。

王健林,究還是對低下了頭。

02

從蟬聯中國首富,變成中國首“負”,再到三年籌集6000億成功瘦身度過危機,再次成為地產首富,再到現在,不得不再次四處奔走籌錢,王健林在這不到十年內,嚐到了許多人一輩子都不會體會到的起起落落。

2015年至2016年,王健林連續兩年蟬聯胡潤富豪榜中國首富,身家接近2200億元。

然而這樣龐大的資產,建立在常年的貸款和債務之上,彷彿泡沫一樣,一戳就破。2017年,王健林和萬達的負債率累計已經達到了70%,根據披露出來的資料,王健林當時已經向銀行貸款了4000多億。

而此時,市場也逐漸降温,再加上海外投資失利,萬達元氣大傷,王健林的債務一度飆升到6000億元,一下子成為了中國首“負”。

為了還上這6000億元的債務,王健林開始了瘋狂的出售。

序章就是傳聞一度談到“摔杯子”、資產總額超過630億元的“世紀大併購”。

2017年,萬達將旗下被寄予厚望的13個文旅項目以438.44億元的價格賣給了融創中國,還將旗下77家酒店以199.06億賣給了富力。

左:李思廉 右:王健林  圖源網絡

儘管從價格上來説,這場交易可以説是甩賣,但是成功幫助當時的萬達降了槓桿,減輕了負債,得到了現金流,從借貸危機中暫時緩了過來。

隨後,王健林變賣資產的腳步也從未停下。先是把國內的九江、南昌、鹽城等地的萬達廣場賣給珠江人壽,後來更是公開表態,要把主要投資放在國內,逐步清倉了海外的地產項目。

萬達先是以2.72億歐元出售了2014年以2.65億歐元購入的西班牙大廈,考慮匯率變化虧了將近2億元。後來又以約5935萬英鎊的價格出售了曾被寄予厚望的萬達·倫敦ONE項目,緊接着澳大利亞黃金海岸、悉尼的兩個項目以及芝加哥物業項目都被一一出售。

2018年,王健林轉賣了萬達商業和萬達影業的股票。隨後,萬達投注了不少心血的全球最大連鎖院線AMC也被忍痛割愛,股權被萬達逐步拋售。

2021年5月,萬達全面退出了AMC的董事會,只保留了少數股權,累計回籠了14.76億美元的資金,萬達逐漸從“窘迫”中緩了過來。

然而,2022年,緩過來的萬達又迅速開始了大規模投資,在低迷的房地產市場中高歌猛進,高負債的陰影,再次襲來。

但是相比各大民營開發商要麼閉門不出徹底失蹤,要麼直接跑路溜之大吉,王健林還一直出現在大眾視野,為了萬達四處奔走,給了不少人信心。

今年以來,王健林已經多次拋售自家股票,回籠70億現金給萬達回血,讓幾筆到期債券兑付問題得到解決。

但是在最近一次公開亮相中,身形暴瘦的王健林讓人突然發覺,萬達不再是以前那個滿手王炸的萬達,而王健林,也不再是那個野心勃勃的“白衣騎士”。

來源:網絡

五年以前,萬達尚能出售萬達酒店、萬達文旅。但是現在,在出售完萬達電影之後,主打“輕資產”的萬達,似乎已經再沒有多少手牌可打。

快要瘦無可瘦的萬達集團,只剩下一個憂心忡忡的王健林。

03結語

回望過去,萬達曾經通過瘋狂併購完成多元化,達到頂峯,但是又一夕之間被多元化負累,開始瘦身,轉向輕資產模式。到如今,在一次次斷臂求生之後,已經越來越“輕”了。

正是應了當年他親筆寫下的“商戰經年財富雄,向來萬事皆成空。”

然而,只要不下牌桌,即使如今再面臨巨大危機,即使又要斷臂求生,那又何妨?

活着,比什麼都重要。

Follow us
Find us on Facebook, Twitter , Instagram, and YouTube or frequent updates on all things investing.Have a financial topic you would like to discuss? Head over to the uSMART Community to share your thoughts and insights about the market! Click the picture below to download and explore uSMART app!
Disclaimers
uSmart Securities Limited (“uSmart”) is based on its internal research and public third party information in preparation of this article. Although uSmart uses its best endeavours to ensure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accurate, uSmart does not guarantee the accuracy, timeliness or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of this article and is not responsible for any views/opinions/comments in this article. Opinions, forecasts and estimations reflect uSmart’s assessment as of the date of this article and are subject to change. uSmart has no obligation to notify you or anyone of any such changes. You must make independent analysis and judgment on any matters involved in this article. uSmart and any directors, officers, employees or agents of uSmart will not be liable for any loss or damage suffered by any person in reliance on any representation or omission in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s for reference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offer, solicitation, recommendation, opinion or guarantee of any securities, virtual assets, financial products or instruments. Regulatory authorities may restrict the trading of virtual asset-related ETFs to only investors who meet specified requirements. Any calculations or images in the article are for illustrative purposes only.
Investment involves risks and the value and income from securities may rise or fall. Past performance is not indicative of future performance. Please carefully consider your personal risk tolerance, and consult independent professional advice if necessary.
uSMART
Wealth Growth Made Easy
Open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