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繼昨日午後最強風口“中特估”方向突遭跳水後,今日板塊延續跌勢,截至早盤,同花順中特估100指數跌超2%。
個股方面,中國銀河跌停,中鋼國際、中國科傳、中科曙光、中海油、中石化等跌超5%,中石油、中國化學、中船防務等紛紛大幅跟跌。
資金方面,多“中特估”沾邊板塊早盤淨流出居前,其中國企改革、央企國企改革、中字頭股票,分別淨流出173.17億元、102.21億元、75.70億元。
消息面看,對於利空昨日盤後各媒體都“挖呀挖”,但理由看來都有些“硬扣帽子”,逆風局裏説啥都沒用,甚至“中特估”增量資金也已在路上,硬要找理由的話,“短期升幅過大”或是回調主因。
同時,對於中特估主線,目前市場有個基本共識:中特估的時間跨度週期會很長,但內部將不斷分化。未來一段時間,可能和AI形成蹺蹺板格局。
5月以來,“中特估”表現一枝獨秀,行情持續發散。
而拉長維度來看,自年初以來,A股中特估指數年內升幅已達33.91%,跑贏了滬指25個百分點。
據Wind,中特估指數成分股中,一共有17只個股今年以來的升幅超過了50%。其中,受益於“中特估”及TMT大行情,中科曙光的累計升幅更超過100%。較為低估的基建股也同樣迎來大幅上升,中材國際、中國中鐵、中國鐵建等個股累計升幅超過50%。
對於大升過後的急調,中特估是暫時休整,還是行情“一日遊”呢?
有分析指出,中特估的重估並未結束。邊際上看,中國利率水平的下降與海外緊縮週期的結束中,A股仍將處於底部抬升,結構性做多中特估的行情。
從指數維度而言,昨日指數逼近前期3420點高位,在這位置有獲利盤兑現,出現升多修正也在情理之中。
一方面是“中特估”相關個股本就存在着大量的藍籌權重,在近期連續高角度拉昇後,本就存在技術性修正的需求。
另一方面,雖然近日受到藍籌權重的帶動,滬指創下年內新高,但站在盤面整體而言分化局面始終未能改善。賺錢效應也多數集中在“中特估”方向,並未向其他低位方向擴散,正是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投資者的風險偏好不升反降。
此外,對於中特估主線,目前市場有個基本共識:中特估的時間跨度週期會很長,但內部將不斷分化。未來一段時間,可能和AI形成蹺蹺板格局。
中郵證券最新研報表示,中特估包含七個方面的機會。一是壓制因素逐漸消除,更注重股東回報的券商板塊。其中,央國企券商估值處於低位,業績修復確定性強;二是三大運營商,不僅業績有望在中長期保持穩健增長,疊加央國企重估的大背景,國內運營商有望繼續實現估值重塑;三是軍工;四是新考核體系的要求下,盈利質量提升、估值重塑趨勢確定的建築央企;五是交運板塊;六是市場化改革潛力仍大的國資酒企;七是圍繞資源整合、價值重估、技術進步三方面的機會,可關注有色板塊。
大爆發的“中特估”板塊將迎來新的增量資金助陣,首批3只央企股東回報ETF下週一起正式開售。
昨日,廣發基金、匯添富基金、招商基金旗下中證國新央企股東回報ETF發佈了份額髮售公吿。據公吿,上述三隻產品都將在5 月15日至19日進行發售,其中網下認購期為5月15日至19日,網上認購期為5月17日19日,產品募集規模上限均為20億元,合計為60億元。
此外,上交所擬於5月11日舉辦“發現央企投資價值促進央企估值迴歸”業務交流會暨國新央企股東回報ETF宣介會。會議主旨為進一步探索建立中國特色估值體系,引導央企投資價值發現,推動央企估值迴歸合理水平。上交所、中國國新相關領導將出席會議。在行業人士看來,此次會議或為央企股東回報ETF發行預熱。
央企股東回報指數在編制上主要聚焦高分紅優質央企,綜合考慮了企業現金分紅和股份回購的規模和持續性,選取國務院國資委下屬現金分紅或回購總額佔總市值比率較高的50只央企上市公司證券作為成分股,以反映高分紅上市央企的整體表現。
有機構認為,中證國新央企股東回報ETF等產品的發行,一方面能夠引導社會資金投向國資央企實體經濟領域,支持央企利用資本市場做強做優做大,實現高質量發展;另一方面,這些產品的推出也將為投資者配置相關上市公司股票提供優質的投資工具,伴隨着國企改革措施的深入推進以及市場生態的逐步改善,相關板塊的投資也有望能給投資者帶來基於基本面和估值的雙重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