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創業板指數反彈。截止發稿,創業板指數前十大重倉股中,陽光電源升超13%,億緯鋰能10%升停,寧德時代升超5%。
ETF方面,截止2023年4月26日13:30,景順長城50ETF張超3%,華安創業板50ETF、華夏創業板成長ETF、西部利得創業大盤ETF、嘉實創業板增強ETF、創業板ETF平安、創業板ETF工銀、創業板ETF廣發等均升超2%。
消息面上,寧德時代4月18日公佈2022年年度分紅實施方案:以24.42億股股本為基數,向全體股東每10股轉增8股,派發現金紅利25.2元(含税,税後22.68元),合計派發現金紅利總額為61.55億元。本次權益分派股權登記日為2023年4月25日,除權除息日為2023年4月26日。
寧德時代2023年一季度報吿顯示,報吿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890.38億元,同比增長82.9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98.22億元,同比增長557.97%。公司實現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78.00億元,同比增長698.35%。天風證券研報表示,公司龍頭地位穩固,領銜多項新技術發展。
今日上午,寧德時代一度升超7%,帶領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和光伏賽道發起猛攻。其中,匯添富電池50ETF、招商電池ETF、富國鋰電池ETF、嘉實電池ETF基金等均升超6%。
中信建投在4月23日研報《反覆磨底,低估值的核心原因是資金搬家》一文中表示:新能源板塊相關龍頭公司發佈一季度業績報吿,整體表現較好,同比均有明顯增長,板塊估值持續創新低。基本面與市場估值背道而馳的核心原因是資金搬家,偏好成長股的資金出現了更多選擇,而市場部分投資者認為”新能源空間有限”的觀點我們判斷偏後驗。目前板塊雖有反覆,但底部已經基本探明,業績和可持續性是資金搬家之後驅動資金迴流的核心決定力量。
創業板指數發佈於2010年6月,是由創業板流動性最好、規模最大的100家上市公司組成,是創業板市場代表性指數之一。
今年以來,創業板指數持續下跌,4月25日,指數更是跌破2300點,市場一度十分恐慌。
創業板指數重倉行業包括電力設備及新能源和醫藥,佔據權重分別高達29.1%、22.4%。
而今年創業板指數疲弱不堪正是因為新能源和醫藥兩大板塊跌跌不休。
新能源方面,鋰礦價格持續下跌、下游車企價格戰內卷、滲透率提高、增速下滑等等諸多原因,導致產業鏈一眾上市企業股價遭受打壓。
醫藥方面,基本面並無過多變化,雖然股價持續下探,但基民們持續通過ETF抄底醫藥板塊。
截止4月23日,今年ETF份額增長TOP10中,有4只是醫藥相關的ETF。其中易方達醫藥ETF以133.82億份額增長穩居top 1的位置,華寶醫療ETF的份額增長也超百億份。
值得注意的是,華安創業板50ETF和易方達創業板ETF同樣獲得資金的抄底。截止至4月23日,兩隻ETF今年以來基金份額分別累計增長49.28億份、39.83億份。
截止至今年一季度末,創業板指數前十大重倉股包括寧德時代、東方財富、邁瑞醫療、匯川技術、温氏股份、温氏股份、陽光電源、愛爾眼科、億緯鋰能、智飛生物、沃森生物,其中市值超千億的上市企業共有9家。
目前市場上共有15只ETF跟蹤創業板指數,包括被動指數型和指數增強型,其中規模最大的是易方達創業板ETF,於2011年9月20日成立。
除了創業板指數外,市場上還有創業板50指數,跟蹤該指數的ETF僅有3只,分別是華安創業板50ETF、景順長城創業板50ETF、鵬華創業板50ETF。
天弘創業板ETF基金經理林心龍認為,創業板指當前配置價值較為突出。他分析,創業板指數憑藉着較高的研發投入、較好的盈利能力和成長能力,其較低的估值大概率可以通過盈利的逐步改善來進一步降低。據一致預期,創業板指2023年營收增速有望超過28%,歸母淨利潤有望超過49%,對應2023年估值有望低於27倍市盈率,處於PE-Band最下沿。同時,創業板指數的科技、新能源、醫藥三大賽道確定了它在未來投資主方向上的不可替代地位。
雖然認可創業板相關指數的長期投資價值,但公募投資人士從投資角度建議,投資者可通過定投方式分批進場,降低投資的擇時風險。
許之彥認為,因短期情緒和資金面因素帶來市場調整,但當前創業板50指數受益於政策紅利,且基本面向好,若普通投資者想參與創業板50ETF及聯接基金投資,可通過定投的方式,以紀律性投資克服人性的弱點。
成曦也稱,對於普通投資者而言,定投是參與創業板指數投資的較好方式。資金可以分批進場,平滑投資成本,降低擇時失誤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