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濟神州(06160.HK)公佈年度業績 產品收入大增約97.9% 研發費用達16億美元
格隆匯3月29日丨百濟神州(06160.HK)公吿,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入總額增加約20.4%至約14億美元。產品收入較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增加約97.9%至約12.55億美元。
產品收入增長主要得益於百悦澤在美國和中國的銷售額增加、百澤安(替雷利珠單抗)在中國的銷售額增加、安進的倍利妥(於2021年8月開始分銷)和安加維的授權許可銷售,以及百奧泰的普貝希的授權許可銷售。2022年,由於納入國家醫保目錄(NRDL),中國患者對百澤安(替雷利珠單抗)和百悦澤的需求增加,抵銷了因進入NRDL而帶來的降價影響。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百悦澤的全球銷售額總計5.647億美元,同比增長159.0%;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百悦澤在美國的銷售額總計3.897億美元,相比上一年1.157億美元,同比增長237.0%。受MCL、WM和MZL適應症推廣的影響,美國銷售額在此期間持續增長。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百悦澤在中國的銷售額總計1.503億美元,同比增長48.6%,這得益於包括CLL、SLL在內的所有獲批適應症的銷售顯著增長。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百澤安(替雷利珠單抗)在中國的銷售額總計4.229億美元,同比增長65.8%。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由於醫保報銷範圍擴大帶來的新增患者需求、進一步擴大的銷售團隊和藥品進院數量增加,持續推動了百澤安(替雷利珠單抗)市場滲透率的增加和市場份額的擴大。
毛利佔產品收入的百分比,從上一年度的74.0%增至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77.2%。這一增長主要是由於與毛利率較低的授權許可產品相比,百悦澤的全球銷售和百澤安的中國銷售佔比提高,且百悦澤和百澤安單位成本較低,但百悦澤和百澤安平均售價降低,一定程度抵銷了毛利增長的影響。
研發費用由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15億美元增加1.813億美元(或12.4%)至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16億美元。期間內部研發費用增加2.209億美元(或28.2%)至10億美元,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公司全球研發機構的擴張和臨牀及臨牀前候選藥物的增加,以及公司對內部研究與臨牀開發活動的持續投入。
公司致力於通過內部研發或與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攜手,推動同類最佳或同類首創的臨牀候選藥物研發,從而為全球患者提供具有影響力且可負擔的藥物。公司的自主臨牀開發能力深厚,包括擁有一支超過2,700名員工的全球臨牀開發和醫學事務團隊,該團隊正在為超過50款藥物和候選藥物執行80多項正在進行或已計劃的臨牀試驗。這些臨牀試驗包括針對公司現有產品組合所開展的超過30項關鍵性或潛在註冊可用臨牀試驗,產品組合中也涵蓋了3款自主研發並已獲批的藥物。公司的臨牀試驗入組了超過18,000名受試者,其中約半數是在中國以外入組。
公司以創立一家一體化的生物製藥公司為願景,致力於推動生物科技行業的變革,為全球更多患者提供具有影響力、可及且可負擔的藥物。在公司創立的12年中,公司以實現這一願景為目標,取得重大進展,並建立了五項戰略競爭優勢,幫助公司取得短期和長期成功:1.公司建立了全球規模最大、最具效率和成本優勢的腫瘤研究團隊之一,擁有超過950名科研人員;2.公司建立了一支大型全球臨牀開發團隊,該團隊由位於五大洲的2,300名同事組成,使公司能夠基本不依賴協力廠商合約研究機構(CRO)的情況下開展臨牀試驗;3.公司以百悦澤和百澤安兩款核心藥物為基礎,建立了強有力的商業化產品組合,這兩種藥物正在成為主要收入來源,並將支持公司開發未來管線及更多聯合療法;4.公司擁有一支獨一無二的國際商業化團隊,規模超過3,500人,以將藥品帶給全球患者;5.公司具備雄厚財務實力。在資本成本增長的背景下,公司的財務狀況具有優勢。
Follow us
Find us on
Facebook,
Twitter ,
Instagram, and
YouTube or frequent updates on all things investing.Have a financial topic you would like to discuss? Head over to the
uSMART Community to share your thoughts and insights about the market! Click the picture below to download and explore uSMART app!

Disclaimers
uSmart Securities Limited (“uSmart”) is based on its internal research and public third party information in preparation of this article. Although uSmart uses its best endeavours to ensure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accurate, uSmart does not guarantee the accuracy, timeliness or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of this article and is not responsible for any views/opinions/comments in this article. Opinions, forecasts and estimations reflect uSmart’s assessment as of the date of this article and are subject to change. uSmart has no obligation to notify you or anyone of any such changes. You must make independent analysis and judgment on any matters involved in this article. uSmart and any directors, officers, employees or agents of uSmart will not be liable for any loss or damage suffered by any person in reliance on any representation or omission in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s for reference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offer, solicitation, recommendation, opinion or guarantee of any securities, virtual assets, financial products or instruments. Regulatory authorities may restrict the trading of virtual asset-related ETFs to only investors who meet specified requirements. Any calculations or images in the article are for illustrative purposes only.
Investment involves risks and the value and income from securities may rise or fall. Past performance is not indicative of future performance. Please carefully consider your personal risk tolerance, and consult independent professional advice if necess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