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browsing the Hong Kong website, Regulated by Hong Kong SFC (CE number: BJA907). Investment is risky and you must be cautious when entering the market.
美元流動性充裕,風險資產上行

本文來自格隆匯專欄:廣發策略戴康 作者:李卓睿、戴康

摘要

 全球大類資產表現跟蹤

本週大類資產表現體現市場情緒好轉:虛擬貨幣>新興市場>發達市場>商品>債券;上週大類資產表現:發達市場>商品>貴金屬>新興市場>債券。本週主要權益資產中,新興市場明顯優於發達市場,與上週表現相反。截止5月31日,全球主要權益資產估值較上週有上漲,但仍處於較低水平,ERP顯示美股配置性價比較低。本週大宗商品上漲居多,天然氣、農產品跌幅最大,上週為能源類商品漲幅最大。本週多數貨幣兑美元匯率繼續升值。本週多數國家國債收益率上升,上週中美國債收益率均下行。本週Markit iBoxx中資美元債券淨價指數普遍下行,高收益債、地產債跌勢明顯。

 全球流動性跟蹤

     美國金融狀況有所收緊,但存量流動性仍然充裕。美債利率、通脹預期上週回落,本週開啟回升。花旗(美國)經濟意外指數有所下調,花旗(歐洲&中國)經濟意外指數有所回升。美國LIBOR-OIS利差、美國FRA-OIS利差、美國信用利差上週以來小幅收窄,美國遠期互換利差顯示23年底有1次降息預期。上週,ETF資金流入排名前三的國家/地區分別是(美國、中國香港、亞太(除日本),分別流入312.46億、2.88億、1.25億美元);ETF資金流出排名前三的國家/分別是(中國大陸、加拿大、歐元區,分別流出8.24億、5.52億、2.46億美元)。

 港股市場數據跟蹤

本週港股大幅回升,恆生科技漲7.09%,恆生指數漲3.47%,資訊科技業和醫療保健業領漲。恆生指數PE(TTM)從上週9.66倍上漲為9.98倍,恆生指數PB(LF)從上週0.94上升為本週0.97倍,股權風險溢價從上週的7.7%小幅下降至本週7.3%,滬深港股通AH溢價從上週138.18下降至本週131.17。非必需性消費PE(TTM)為20.53倍,處於行業估值高位。投資者情緒方面,CBOE報25.72較上週持平,恆指換手率為40.18%,較上週大幅上升。南下資金流入放緩,本週累計淨流入6.45億港元,交易活躍度佔比小幅下降至7.32%。

 風險提示:疫情控制反覆,全球經濟下行超預期,海外不確定性。

正文

一、全球大類資產表現跟蹤

  1.1全球主要大類資產

     (1)本週大類資產表現:虛擬貨幣>新興市場>發達市場>商品>債券。截至5月31日,比特幣漲幅為8.09%,領漲全部大類資產。MSCI新興市場成長指數(漲4.23%)、新興市場指數(漲3.31%)、新興市場價值指數(漲2.40%)漲幅分列二、三、五名,恆生指數(漲3.47%)也排名靠前。跌幅最大為白銀(跌2.49%),其次為10Y美國國債期貨(跌0.89%);美元兑人民幣(跌0.75%),人民幣對美元繼續升值。

      (2)上週大類資產表現:發達市場>商品>貴金屬>新興市場>債券。上週標普500指數領漲6.58%,其次為MSCI發達市場成長指數(漲5.89%)、發達市場指數(漲5.52%)、發達市場價值指數(漲5.22%);跌幅最大為比特幣(跌5.11%),美元指數(跌1.35%)排名其後。

   1.2全球主要權益資產

    (1)本週新興市場普遍表現好於發達市場。本週權益資產漲幅最大為俄羅斯RTS(漲7.21%)、恆生科技(漲7.09%)、創業板指(漲3.56%)及恆生指數(漲3.47%),發達市場指數如法國CAC40(跌0.72%)、道瓊斯工業指數(跌0.67%)、標普500(跌0.63%)、德國DAX(跌0.50%)跌幅靠前,巴西IBOVESPA指數(跌0.81%)跌幅最大。

      (2)上週美股領漲,發達市場表現好於新興市場。美股納斯達克指數(漲6.84%)、標普500指數(漲6.58%)、道瓊斯工業指數(漲6.24%)漲幅居前三位,其次為法國CAC40(漲3.67%)、德國DAX(漲3.44%);跌幅最大為俄羅斯RTS(跌8.54%),港股、A股表現不佳,創業板指(跌3.56%)、深證成指(跌2.28%)、恆生科技(跌2.27%)、滬深300(跌1.87%)、上證指數(跌0.52%)、恆生指數(跌0.10%)均見跌勢。

       (3)主要權益資產估值較上週有上漲,但仍處於較低位置。截至5月31日,全球主要權益資產估值最高為:創業板指48.3倍(13.30%歷史分位)、恆生科技38.0倍(45.70%歷史分位)、納斯達克指數28.3倍(12.30%歷史分位),最低為俄羅斯RTS指數4.7倍(19.00%歷史分位)、巴西IBOVESPA指數6.0倍(13.30%歷史分位)、恆生指數10.0倍(15.20%歷史分位)。

  (4)ERP顯示美股配置性價比較低。截至5月31日,標普500 ERP水平為2.09%,位於歷史13.4%分位值,顯示配置性價比較低,較上週有下跌。

    1.3全球主要大宗商品

   (1)本週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居多,天然氣、農產品跌幅最大。截至5月31日,本週大宗商品漲幅前三位為焦煤(漲5.91%)、鐵礦石(漲4.51%)、乙二醇(漲4.09%),多數基礎原材料類商品價格上漲;天然氣(跌5.13%)領跌,玉米(跌3.12%)、大豆(跌2.61%)也有價格下跌。

      (2)上週能源類大宗商品漲幅最大。上週大宗商品價格天然氣(漲7.73%)、鐵礦石(漲4.41%)、原油(漲4.34%)領漲,跌幅最大為玻璃(跌3.64%)、棉花(跌3.34%)、紙漿(跌3.04%)。

  1.4全球主要貨幣匯率

     (1)本週美元指數維持不變,多數貨幣兑美元均有小幅上漲。截至5月31日,本週美元指數幾乎較上週持平,各主要貨幣兑美元均有漲勢,澳元對美元(漲0.50%)、歐元對美元(漲0.41%)、新西蘭元對美元(漲0.37%)、英鎊兑美元(漲0.17%)匯率上升,美元對人民幣(跌0.75%)、美元兑加元(跌0.53%)、美元兑港幣(跌0.01%)匯率下降,僅有美元兑日元(漲0.39%)匯率上升為例外。

       (2)上週美元指數較大幅度下跌,美元兑人民幣匯率上漲。上週美元指數下跌1.35%,除美元兑人民幣(漲0.51%)外,多數貨幣對美元均有上漲。

1.5全球主要國家債券收益率

 (1)本週多數國家國債收益率上漲。選取的觀測指標中,1年期國債收益率方面美國(升7.00 BP)、印度(升6.50 BP)、巴西(升5.50 BP)漲幅領先,僅越南(降10.20 BP)1年期國債收益率下跌;巴西(升21.90 BP)、美國(升11.00 BP)、歐元區(升11.16 BP)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上行程度最大,印度(升6.50 BP)、中國(升4.23 BP)也有上漲,僅越南(降4.80 BP)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下跌;

       (2)上週國債收益率中國、美國領跌。上週中國1年期國債收益率下降8.32 BP,越南(降6.90 BP)、美國(降6.00 BP)隨後,印度(升14.10 BP)漲幅最大;10年期國債收益率方面,中國(降6.80 BP)、美國(降4.00 BP)跌幅最大,巴西(升9.00 BP)領漲。

1.6中資美元債券淨價指數

 (1)截至5月31日,本週Markit iBoxx中資美元債券淨價指數均有下跌。中資美元債券指數下跌0.27%,細分項目中地產債(跌0.93%)下跌幅度最大,其餘高收益債(跌0.43%)、投資級債(跌0.23%)、企業債(跌0.26%)、金融債(跌0.28%)均有不同程度下跌。

       (2)上週Markit iBoxx中資美元債券淨價指數同樣表現不佳。債券指數小幅上漲0.08%,地產債指數(跌3.20%)跌幅最為明顯,高收益債(跌1.60%)、金融債(跌0.38%)也有下跌,投資級債(漲0.41%)、企業債(漲0.05%)上漲。

二、全球流動性跟蹤

      (1)22年以來受加息影響,美國金融狀況有所收緊,但存量流動性仍然充裕。2022年5月5日,美聯儲上調聯邦基金目標利率50BP至0.75%-1%,為年內第二次加息。截止2022年5月20日,芝加哥聯儲全國金融狀況指數突破0.01。截止2022年5月31日,美國隔夜逆回購使用量達1978.5億美元,仍在歷史極高水平。

(2)美債利率、通脹預期上週回落,本週開啟回升。截止2022年5月31日,美國5年期和10年期國債利率為2.81%和2.85%,繼2022年5月6日突破3.12%和3.06%的階段性高點後,有所回落但整體仍在高位。

(3)花旗(美國)經濟意外指數有所下調,花旗(歐洲&中國)經濟意外指數有所回升。截止2022年5月31日,花旗美國經濟意外指數達-37.8,花旗中國經濟意外指數達-52.1,花旗歐洲經濟意外指數達19.6。

(4)美元流動性整體平穩。美國LIBOR-OIS利差、美國FRA-OIS利差上週以來小幅收窄,截止2022年5月31日分別達到12.52BP、15.38BP。90天非金融行業商票-OIS利差為負且上週以來持續收窄,截止2022年5月24日,達到-0.1873%水平。90天金融行業商票利率-OIS利差本週由負轉正,截止2022年5月27日達到0.086%。

(5)美國信用利差有所收窄。截止2022年5月26日,(高收益債-10Y國債)達4.31%、(美國投資級債-10Y國債)達1.79%,有所收窄。

(6)美國遠期互換利差顯示23年底有1次降息預期。截止2022年5月31日,USD OIS FWD swap(3Y3M-2Y3M)、USD OIS FWD swap(2Y3M-1Y3M)、USD OIS FWD swap(18M3M-1Y3M),分別達-0.09%、-0.378%、-0.195%,反應市場預期23年底美聯儲會有1次降息。

(7)各國ETF資金流動:最近一週以來,ETF資金流入排名前三的國家/地區分別是(美國、中國香港、亞太(除日本),分別流入312.46億、2.88億、1.25億美元);ETF資金流出排名前三的國家/地區分別是(中國大陸、加拿大、歐元區,分別流出8.24億、5.52億、2.46億美元)。

三、港股市場數據跟蹤

(1)港股繼上週下跌後強勢反彈。截止5月31日,本週恆生科技收漲7.09%,恆生指數收漲3.47%。上週港股小幅下跌,恆生科技累計收跌2.27%,恆生指數收跌0.10%。

 (2)截止5月31日,本週領漲的風格和行業指數為:資訊科技業、醫療保健業、非必需性消費業、必需性消費業、中國企業指數。上週領漲的風格和行業指數為:能源業、工業、綜合企業、金融業、恆生中小型股。

3.2 港股市場估值概況

(1)港股估值處於歷史極低水平,環比上週小幅回升。截止5月31日,恆生指數 PE(TTM)9.98倍,位於自2010年以來的47.7%分位;恆生中國企業指數PE(TTM)為8.76倍,位於自2010年以來的55.1%分位。

(2)截止5月31日,恆生指數PB(LF)為0.97倍,位於自2010年來的7.1%分位;恆生中國企業指數PB(LF)為0.89倍,位於歷史9.4%分位。

(3)截止5月31日,對標10年期中債和美債利率的恆生指數ERP分別為7.3%、7.2%,分別位於歷史79%、43%分位數。恆生滬深港股通AH溢價位於137.17絕對水平,分位數處於歷史85.3%分位。

(4)港股行業估值偏高的是非必需性消費業、必需性消費業,PE(TTM)分別為20.53、19.86,位於歷史85.1%、46.4%分位數;估值偏低的是金融業、綜合企業,PE(TTM)分別為5.60、5.01,分別位於歷史0.7%、24.7%分位數。

3.3 港股投資者情緒概況

(1)截止5月31日,CBOE波動率報25.72,較上週持平。港股主板賣空比例位於21.65%,處於自2020年以來的85.7%歷史分位。恆生指數換手率為40.18%,處於2019年以來的78.2%分位。5月31日港股市場成交額環比大漲,達到2456.02億港元,一部分原因為MSCI指數季度調整於5月31日收盤後正式生效。

(2)5月31日共639只港股被賣空(5月27日為636只),總賣空金額為416.47億港元(5月27日為156.92億港元),其中賣空金額超1億港元的個股有67只(5月27日為29只)。本週賣空金額佔市場總賣空比例居前五的個股包括騰訊、快手、美團、百度、友邦,其中騰訊13.49%處於第一位;上週賣空金額佔市場總賣空比例居前五的個股為阿里巴巴、網易、美團、騰訊、京東,其中阿里巴巴6.17%處於第一位。

3.4 港股流動性和資金概況

(1)南下資金流入放緩,交易活躍度佔比下降。截止5月31日,本週南下資金累計淨流入6.45億元,成交額佔港股成交日均比例為7.32%,上週為累計淨流入70.09億元,日均成交額佔比10.15%。

(2)從HIBOR利率情況來看,本週HIBOR隔夜、1月、12月利率處於0.10%,0.20%,2.60%,較上週五分別漲5BP,漲0.7BP,跌1.1BP。其中僅HIBOR隔夜利率回升幅度較大,利率仍處於較低位。

風險提示

疫情控制反覆,全球經濟下行超預期,海外不確定性。

Follow us
Find us on Facebook, Twitter , Instagram, and YouTube or frequent updates on all things investing.Have a financial topic you would like to discuss? Head over to the uSMART Community to share your thoughts and insights about the market! Click the picture below to download and explore uSMART app!
Disclaimers
uSmart Securities Limited (“uSmart”) is based on its internal research and public third party information in preparation of this article. Although uSmart uses its best endeavours to ensure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accurate, uSmart does not guarantee the accuracy, timeliness or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of this article and is not responsible for any views/opinions/comments in this article. Opinions, forecasts and estimations reflect uSmart’s assessment as of the date of this article and are subject to change. uSmart has no obligation to notify you or anyone of any such changes. You must make independent analysis and judgment on any matters involved in this article. uSmart and any directors, officers, employees or agents of uSmart will not be liable for any loss or damage suffered by any person in reliance on any representation or omission in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s for reference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offer, solicitation, recommendation, opinion or guarantee of any securities, virtual assets, financial products or instruments. Regulatory authorities may restrict the trading of virtual asset-related ETFs to only investors who meet specified requirements. Any calculations or images in the article are for illustrative purposes only.
Investment involves risks and the value and income from securities may rise or fall. Past performance is not indicative of future performance. Please carefully consider your personal risk tolerance, and consult independent professional advice if necessary.
uSMART
Wealth Growth Made Easy
Open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