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browsing the Hong Kong website, Regulated by Hong Kong SFC (CE number: BJA907). Investment is risky and you must be cautious when entering the market.
巴菲特5月份繼續“追高買入”西方石油!為何重磅加註石油能源,老巴和芒格有話説

本文來自格隆匯專欄:六裏投資報

進入5月,巴菲特掌舵的伯克希爾又有大動作。

根據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最新披露的消息,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在5月2日、5月3日,2天內再度大筆買進了588.76萬股西方石油股票(Occidental Petroleum Corp.),交易金額超過3.36億美元。

加上伯克希爾原本就持有的14.6%的普通股,此次加倉後,伯克希爾持有的西方石油公司股票數量達到了1.42億股,佔比達15.2%。

按今天62.3美元股價計算,僅這部分持倉市值就近90億美元。

而觀察西方石油靜態估值,PB高達5.51倍,PE38倍,遠遠高於國內石油公司估值,老巴重倉市值高達260億美元的雪佛龍同樣如此。

當然,由於油價的大幅漲跌,這類公司的盈利、負債和淨資產等也會有相應劇烈波動。

數據來源:choice,製圖:投資報

追高買入,斥資3.36億美元連續買進西方石油

具體來説,這次交易在5月2日、3日兩天內分為5筆進行,價格在55.25美元/股到58.545美元/股間不等。

總計買進了588.76萬股,交易金額達到3.36億美元,買入均價大約在57.11美元/股左右。

很有意思的是,西方石油的股價在5月2日尾盤一路走高,5月2日最後一筆交易的成交價格已經到了58.3745美元/股。

而到了5月3日,西方石油的股價回到了58美元以下,伯克希爾又在再度追買了2.05萬股。

資料來源:SEC.gov  製圖:投資報

在這次增持西方石油公司後,伯克希爾持有西方石油公司的普通股數量達到了1.42億股,佔西方石油公司總股本的15.2%。

此外,伯克希爾還持有大筆轉換價格為59.624美元/股的西方石油公司權證以及10萬股的優先股。

2019年曾斥資100億美元投資西方石油,一年後估值直接腰斬

巴菲特與西方石油公司之間的緣分可以追溯到2019年。

作為一家業務橫跨美國、中東、拉丁美洲等地的大型國際油氣公司,西方石油公司在2019年希望收購阿納達科石油公司(Anadarko Petroleum),以此收穫美國一塊藴藏豐富石油資源的盆地。

為此,2019年,伯克希爾向西方石油公司提供了100億美元的資金,幫助其以38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阿納達科石油公司,成就了近幾年全球最大的油氣併購案。

這筆100億的貸款現在以優先股的形式存在伯克希爾的賬目上,伯克希爾持有的大筆認股權證同樣也是在那時取得的。

而在2020年疫情突發後,全球油氣市場陷入萎靡,油價甚至一度跌到價格為負。西方石油公司在當年鉅虧156.75億美元。

雪上加霜的是,此前的收購使得西方石油公司債務累累,長期債務淨額在2019年高達385億美元。

債務壓力與油價下行的雙重暴擊之下,西方石油股價一路暴跌;

從2020年初40美元左右一路跌到10美元附近,到2020年10月時最低達到了8.48美元/股。

數據來源:choice

在2020年3月時,伯克希爾評估了其以100億美元取得的優先股,當時估價僅剩55億美元,鉅虧45億美金。

在2020年的伯克希爾股東大會上,巴菲特也被問及此事,他承認,

“這是一項取決於油價的投資”,

而油價在2020年5月跌到-37美元的價格,顯然使得這項投資不具有原本價值。

對此,巴菲特直言,

“如果你是西方石油公司的股東或任何石油生產公司的股東,那你們和我一樣,到目前為止,在油價走向及其未來走勢方面上犯了一個錯誤。”

2月開啟買買買,半個月內買到超過14%的西方石油股份

2021年以來,全球經濟逐步從疫情中復甦,油氣需求隨之回暖,西方石油全年取得了23.22億美元的淨利潤,賬面上還保留了28億美元的現金。

債務壓力同樣有所緩解,2020年末長期債務餘額還有357.45億美元,到2021年末,長期債務餘額僅剩94.64億美元。

以當時的股價計算,公司的動態PE在19倍左右,PB大概在2.8倍上下。

2022年,伴隨俄烏衝突引發的一系列地緣政治擔憂,油價一飛沖天,布油3月最高達139.13美元/桶,WTI原油最高達124.98美元/桶。

而自2月底以來,巴菲特就開始多次分批買進西方石油的股份。

資料來源:SEC.gov  製圖:投資報

從最開始2月底西方石油股價在40美元/股附近時開始買,連續5天每天買入超過1000萬股,

3月4日當天更是買了接近3400萬股,使得伯克希爾在西方石油的持股佔比直接達到近10%。

故事並沒有結束,3月9日-11日、以及3月14日-16日這6天內,伯克希爾繼續加倉。

截至3月16日,伯克希爾持有西方石油的股份數量達到1.364億股,佔比達14.60%。

對於如此迅速的買入動作,在剛剛結束的2022年伯克希爾股東大會上,巴菲特痛批了現在的股票市場——正是由於市場被瘋狂的賭博情緒主導,才給了伯克希爾能夠迅速買進西方石油的機會。

而在股東大會上,巴菲特也解釋了西方石油的實際情況,由於黑石、道富等多家機構的指數基金持有大概40%的股份,這部分股份基本不流通。

也就是説,實際在流通中的股份只有60%。在這僅剩的60%裏面,伯克希爾已經佔到四分之一以上。

2022一季度,還加倉雪佛龍超過300%

雪佛龍進入前四大重倉股行列

巴菲特押注的油氣公司不僅西方石油一家。2022年以來,被大筆增持的還有雪佛龍。

2020年四季度,巴菲特新進雪佛龍即重倉,其後逐漸加倉。

截至2021年年報,伯克希爾重倉持有3824.5萬股雪佛龍,

其中的954萬股是在2021年四季度增持的,對比原有持倉,四季度的增持比例超過30%。

雪佛龍是美國老牌油氣巨頭公司,2020年,由於疫情後全球油氣市場遭遇重創,雪佛龍虧損55.43億美元。

2021年,受全球經濟逐步復甦影響,油氣價格回彈,雪佛龍全年盈利156.25億美元。

在股價上,雪佛龍同樣走出一波V形反轉。

2020年,雪佛龍股價全年下跌25.95%,2021年則猛漲了46.24%,2022年又繼續上漲了43.17%。

數據來源:choice

2022年以來,巴菲特在原有持倉的基礎上再度大筆加倉。

一季度末,雪佛龍的持倉市值達259億美元,

直接超過伯克希爾的傳統重倉股可口可樂,進入了其前四大重倉股中。

對比2021年末的3824.5萬股,一季度伯克希爾在雪佛龍的加倉幅度接近300%。

資料來源:SEC.gov

社會在短期內離不開石油與天然氣

200年後石油將是非常珍貴的資源

伯克希爾對油氣公司的“重拳出擊”使得廣大投資者十分關注巴芒二老對石油問題的看法,在本次股東大會上,也有問題就此展開。

總體來説,相比於關心短期供需,巴菲特和芒格的視角顯然放得更長。

芒格希望保存儘可能多的原油儲量,不要動用現在這些儲量。

“因為,我認為200年後石油將會是非常珍貴的資源。

沒有人贊成我這個想法,但是無所謂,因為我的想法沒什麼錯誤。

不管怎麼説,這不是一個非常主流的觀點。”

巴菲特同樣認為,原油的儲量並不足以支撐長期的“揮霍”。

“事實上,我們現在的聯邦政府儲存了約幾十億桶的原油。對於我們的經濟體量來講,十億桶也不夠造的。

如果我們每天用1100萬桶,不用多久就見底了。

這個國家有這麼多的存油量當然是好事,但是仔細想想這並不多。

如果我們使用更多的石油,那麼三、五年這些儲量就會耗盡。未來會怎樣誰都不知道。”

而芒格繼續表示,

“能源行業的人可能是我知道最靠譜的人羣了。

那些設計精煉廠、運輸管道的工程師,他們是美國最好、最值得信賴的人。

比起美國其他領域,他們的問題要少得多。”

在伯克希爾買進雪佛龍之初,也有投資者在2021年股東大會上犀利質問,油氣公司是否不符合ESG尤其是氣候方面的標準?

在這樣的背景下,投資者是否還能認為,油氣企業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都能產生足夠的資本回報?

巴菲特的迴應同樣觀點鮮明,

“我討厭在三年內禁止任何碳氫化合物的提議,這在現實世界中是行不通的。”

油氣與煙草不同,雪佛龍公司以各種方式造福社會,而社會在短期內是離不開石油與天然氣的。

“雪佛龍公司不是一個邪惡的公司,我對擁有雪佛龍公司一點也不感到內疚。

如果我們擁有整個公司,我也不會對從事油氣這一行業感到不適。

芒格的迴應更加戲謔,

“如果一個年輕人將成為你的女婿,他可以是斯沃斯莫爾學院的英語教授,也可以是在雪佛龍公司工作。

你會選哪個?

我想,我會選在雪佛龍工作的那個。”

Follow us
Find us on Facebook, Twitter , Instagram, and YouTube or frequent updates on all things investing.Have a financial topic you would like to discuss? Head over to the uSMART Community to share your thoughts and insights about the market! Click the picture below to download and explore uSMART app!
Disclaimers
uSmart Securities Limited (“uSmart”) is based on its internal research and public third party information in preparation of this article. Although uSmart uses its best endeavours to ensure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accurate, uSmart does not guarantee the accuracy, timeliness or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of this article and is not responsible for any views/opinions/comments in this article. Opinions, forecasts and estimations reflect uSmart’s assessment as of the date of this article and are subject to change. uSmart has no obligation to notify you or anyone of any such changes. You must make independent analysis and judgment on any matters involved in this article. uSmart and any directors, officers, employees or agents of uSmart will not be liable for any loss or damage suffered by any person in reliance on any representation or omission in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s for reference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offer, solicitation, recommendation, opinion or guarantee of any securities, virtual assets, financial products or instruments. Regulatory authorities may restrict the trading of virtual asset-related ETFs to only investors who meet specified requirements. Any calculations or images in the article are for illustrative purposes only.
Investment involves risks and the value and income from securities may rise or fall. Past performance is not indicative of future performance. Please carefully consider your personal risk tolerance, and consult independent professional advice if necessary.
uSMART
Wealth Growth Made Easy
Open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