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browsing the Hong Kong website, Regulated by Hong Kong SFC (CE number: BJA907). Investment is risky and you must be cautious when entering the market.
爆火的精緻露營,是真趨勢,還是偽精緻?
格隆匯 05-04 11:29

本文來自格隆匯專欄:獵雲網 作者:蛋總

淡黃的長裙、蓬鬆的頭髮、怡人的景色、精緻的美食……這是不是今年以來,你朋友圈常見的露營野餐標配打卡圖?

在疫情的衝擊下,以往假期火熱的出境遊、跨省遊被迫按下“暫停鍵”,且在疫情常態化管理下,長途旅行更是被視為高風險的出行方式。車程近、風景佳的露營野餐,成為今年五一出遊避不開的現象級話題。在微風拂面中煮杯咖啡,在湖邊烤個羊排,在草地上溜娃成為都市人逃離水泥森林、親近自然的新時尚。

據攜程露營數據,五一假期露營旅行訂單較清明假期增長5倍,站內相關關鍵詞四月日均搜索量環比上升約一倍。露營旅行的周邊遊趨勢明顯,近期,攜程平台上報名本地+周邊露營產品的比例達85%,本地佔比達50%以上。去哪兒平台數據顯示,今年“五一”期間,可露營的公園門票銷量同比去年漲幅超5成。

打開小紅書、大眾點評,可以發現野餐、露營打卡圖比比皆是。各種攻略、保姆級拍照教程層出不窮,更有博主教你10秒拍出野餐氛圍感。

來源:小紅書截圖

但是露營、野餐火爆之下,各種亂象也開始湧現。比如,露營消費的“照騙”現象層出不窮,讓很多人打卡之後大呼上當,厚重濾鏡和過度修飾飽受詬病;此外,野餐的人前精緻、人後狼狽也盡顯,拍照打卡後的一片狼藉令人目瞪口呆。

旅遊愛好者安娜無奈地表述之下,更是一語道出了露營野餐當下的“天時地利人和”。“如果不是因為真的無處可去,在家待著無聊,我想大多數人不會跟風。”

精緻露營背後的“照騙”、嘈雜和垃圾

作為一個魔都互聯網人,嘉興女孩安娜極其熱愛旅遊。週末不帶停的她從國外遊轉戰國內遊,也是露營和野餐的率先嚐試者。

過去幾年,安娜保持着每年1-2次的户外露營習慣,約上七八個好友,進行為期兩天一夜的活動。

因為户外露營一般都要過夜,安娜一行人都有一定的户外旅遊經驗,裝備也更為齊全,譬如有人負責帶天幕、帳篷,有人負責燒烤,燒烤還需要大家撿樹枝搭篝火,有人帶手衝咖啡、酒、準備劇本殺,各司其職,還需要大家提前一週敲定各種細節。

其中最大的難點就是過夜,需要事先對這個地方有所瞭解,是否安全。

“我之前去萬寧的海邊露營,晚上睡眠體驗很差。一般團隊裏都會有露營 ‘老司機’陪同,他們知道哪裏可以過夜,晚上用什麼睡袋之類。”

此外,露營對季節的要求也很嚴苛,一般都是偏春秋季節。“很多年輕人喜歡露營,我買特斯拉Model Y就是因為它真的很能塞裝備,開車出去周邊玩很方便。”

但是隨着江浙滬疫情的反覆,搭個天幕、無過夜的野餐形式便逐漸代替了以往的露營,成為了體驗感不佳的新選擇。

“以前的露營其實偏清靜,貼近大自然,在那個空間氛圍下很放空;現階段的更可以稱之為精緻野餐,比較做作一點,你會發現公園景區帳篷一個接一個,大人、小孩、貓狗都超級多,很嘈雜,而且人走後留下的垃圾也很多。

來源:受訪者供圖

精緻露營(野餐)不需要繁瑣的準備工作,兩三個人就可以約,弄個帳篷/天幕、桌椅、買點吃的即可。在選址上,野餐一般首選公園有湖、草地的地方。“很多人野餐拍的也不是景色,基本上拍一下食物,所以景色好壞影響不大,我一般拍兩三張食物就結束了。”

為了更好玩,安娜和朋友們甚至還買了平衡車、卡丁車。精緻野餐之下,配套的設備和消費類產品也讓這些年輕人充滿了好奇。

“出去野餐就是大家把各自的裝備都帶上,一起玩。這樣算下來其實野餐的成本很低。現在也有很多租賃的形式,比較適合一家人出去玩。自帶的話參與感不一樣,有設備就會想經常去玩,想什麼時候去哪裏玩都可以,沒有設備的話就需要找可以租賃設備的景點。”

跟安娜一樣選擇自帶設備的還有台州的莉莉,作為網紅店打卡愛好者,95後的莉莉自然也不願錯過最近火起來的野餐。除了自購桌椅和野餐墊外,莉莉最近還想購買400元的小推車,但因為價格略高,所以還在考慮中。

但是讓莉莉很不爽的是,每次帶齊裝備出去都下雨,玩不好不説, 東西又多又沉……“其實全是為了拍照打卡,吃不完的還要帶回去。可能是因為兩個人出去吧,真的消耗不掉。”

來源:受訪者供圖

在莉莉看來,跟風打卡是一種不錯的旅遊方式,但是擺拍打卡的方式太多,相較於網紅店,野餐的準備精力着實屬於“高投入”。

“鮮花、酒水、蛋糕、零食基本上都會準備,也不算貴,鮮花一般70元左右,奶茶、咖啡、氣泡水、蛋糕、炸雞一般會多帶些,主要是為了拍照好看。每次花費,除去野餐設備這些一次性購入的成本,買吃的最多200元。”

對於莉莉來説,野餐並非其熱衷的旅遊方式。在她看來,為了拍照反而捨棄了野餐本身的那種快樂、為了服務朋友圈反而苦了自己倒也沒必要。

最令她不解的是,她家附近的市民廣場五一期間各種帳篷、野餐布、天幕儼然在草坪上形成了人擠人的趨勢。“完全沒有野餐的氛圍感,普通遊客甚至走路都覺得礙事。”

來源:受訪者供圖

露營賽道成“大熱荒野”,精準收割“新三有人羣”

事實上,現在大熱的露營更早是興起於2020年。

彼時,新冠疫情反覆的情況下,全球出境遊和長途旅行受到了極大的影響,而主打周邊遊、短途户外、大自然和輕奢的露營開始流行,因此2020年稱為露營元年。隨後便在2021年迎來更大範圍內的普及和整個行業的快速發展。

據《2021-2022年中國露營經濟產業現狀及消費行為數據研究報吿》顯示,國內露營營地市場規模從2014年開始到2021年實現了4倍增長,規模從77.1億元猛增至299億元,預計2022年增速達到18.6%,市場規模達到354.6億元。

在Mob研究院分析師虞媛看來,露營野餐的興起一方面是現代人工作緊張、生活節奏快、精神承壓,需要心靈迴歸自然的方式;二是疫情限制了人們的出遊半徑,這種情況下人們只能去尋找新的旅遊場景,近郊或者周邊的露營就是很好的選擇;三是像《追星星的人》《你好生活2》《妻子的浪漫旅行》這些熱播綜藝傳遞着人們嚮往的慢生活,對消費引導也有一定影響。

與此同時,露營的第一屬性也儼然從“擁抱自然”逐漸轉向強社交性。該報吿還指出,有62.8%的露營消費者與家人露營;55.0%的露營消費者與朋友露營;42.4%的消費者與戀人露營;僅有1.7%的露營消費者選擇自己一個人露營。

虞媛表示,這意味露營不僅是年輕人的社交新方式,也是陪伴家庭的新選擇。

“露營的主要人羣還是一二線城市的年輕人,他們久居城市,工作、生活壓力更大,也更向往貼近原生自然的出遊方式,擁有一定的經濟基礎和消費能力的年輕人追趕潮流也更重視社交,露營是當下最時髦的社交方式,這個從各大社交平台刷屏就能看出來,大大滿足了年輕人的 ‘高出片率’需求。還有一個羣體,就是年輕的寶媽寶爸,對他們而言,露營是一個很好的兼具親子教育和放鬆的方式。”

來源:嗨King野奢營地

嗨King野奢營地聯合創始人王春旺對此表示贊同,在他看來,露營主要面向“新三有人羣”,有娃、有車、有閒的生活在省會城市或者一二線城市的80-90後羣體。

而隨着露營的熱度不斷髮展,更是被進一步劃分為傳統露營、便攜式露營和精緻露營三種類型。

其中,目前最熱門的精緻露營因其顏值高、品質好,更新潮,也是目前活躍在朋友圈或者種草最多的,更契合年輕人標榜個性和生活方式的需求,野餐即屬於精緻露營之一。又因需要付出不少金錢和精力去支撐、折騰,甚至還被稱為“搬家式露營”。

露營的火爆,不僅直接帶動營地等旅遊周邊資源“一位難求”以外,還帶動了一系列露營裝備、產品的熱銷。去年淘寶聯合Soul發佈的《2021 Z世代露營式社交白皮書》顯示,帳篷、牀墊、睡袋、炊具、氛圍燈、移動洗澡堂、摺疊馬桶以及寵物防丟服是95後搬家式露營呼聲最高的8大件,而房車、卡式爐、咖啡機、精心擺盤的美食以及桌椅、鮮花甚至投影、音響、洗衣機等裝備也成了必需品。

隨着精緻露營越來越卷,露營相關設備產品銷售量大增。帳篷、天幕、桌椅、睡眠、做飯裝備等露營產品品類越來越豐富,各個垂直品類的設備,品牌逐漸高端化,且價格不菲。露營相關的產業,如燒烤半成品行業、露營裝備、裝備租借、房車等開始走紅。

來源:嗨King野奢營地

據天眼查數據顯示,近三年我國露營相關企業註冊總量持續猛漲,2021年新增註冊露營相關企業同比增長144%。而且據公開數據不完全統計,自2021年至今,已有4個露營品牌獲得融資。惟一資本、小恐龍基金連續押注“大熱荒野”,鐘鼎資本、青山資本也先後出手,入局露營產業。融資項目雖少,但可證明資本目前對露營相關賽道持積極和樂觀態度。

但即便如此,露營在快速火爆的同時,也面臨着一些發展瓶頸。

王春旺坦言,雖然和其他旅遊方式共存,露營目前優勢很突出,但問題也很多,譬如受天氣影響很大,冬季基本無法運營。業內企業存在過度宣傳、運營體系不完善、缺乏核心壁壘等問題。與此同時,行業不規範導致安全風險,安全風險會進一步引發政策風險,着急賺錢的心態會進一步導致企業口碑風險。

“五一期間我走訪了很多西安的大小營地,市場端的熱情很大,露營取代超市、逛街成為人們新的生活方式,節假日已經滿負荷狀態;但是另一方面供給端參差不齊,很多項目明顯趕着五一開業,準備還不夠充分,大部分營地運營體系還不成熟。”王春旺認為,如果企業端都着急賺錢、注重於形式,就會脱離微度假的核心。

由此可見,當下露營市場是會流於表面的精緻,還是迎來真風口,還有待時間考驗。

Follow us
Find us on Facebook, Twitter , Instagram, and YouTube or frequent updates on all things investing.Have a financial topic you would like to discuss? Head over to the uSMART Community to share your thoughts and insights about the market! Click the picture below to download and explore uSMART app!
Disclaimers
uSmart Securities Limited (“uSmart”) is based on its internal research and public third party information in preparation of this article. Although uSmart uses its best endeavours to ensure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accurate, uSmart does not guarantee the accuracy, timeliness or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of this article and is not responsible for any views/opinions/comments in this article. Opinions, forecasts and estimations reflect uSmart’s assessment as of the date of this article and are subject to change. uSmart has no obligation to notify you or anyone of any such changes. You must make independent analysis and judgment on any matters involved in this article. uSmart and any directors, officers, employees or agents of uSmart will not be liable for any loss or damage suffered by any person in reliance on any representation or omission in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s for reference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offer, solicitation, recommendation, opinion or guarantee of any securities, virtual assets, financial products or instruments. Regulatory authorities may restrict the trading of virtual asset-related ETFs to only investors who meet specified requirements. Any calculations or images in the article are for illustrative purposes only.
Investment involves risks and the value and income from securities may rise or fall. Past performance is not indicative of future performance. Please carefully consider your personal risk tolerance, and consult independent professional advice if necessary.
uSMART
Wealth Growth Made Easy
Open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