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 財經天下週刊 ,作者:程靚
“醬茅”海天味業要漲價了?近期海天味業發佈公吿稱,公司正在評估是否對產品價格進行調整,但調價計劃尚未最終確定。受到這一消息影響,海天味業股價重新站上百元大關。此前,海天味業交出了一份並不令人滿意的中報,其業績增長能力受到質疑。為了“自救”,除了漲價外,賣火鍋底料、賣高端食用油,它也更加“不務正業”了。
“醬茅”海天味業在提價風波後又開始大手筆投資了。
9月30日,海天味業發佈公吿稱,根據業務發展需要,公司及其全資子公司海天醋業集團有限公司、代代田(武漢)食品集團有限公司等,擬在湖北、廣東、海南等地投資設立子公司,投資金額合計8000萬元。其中,海天味業在海南和廣東分別設立了主營供應鏈管理和主營園區管理服務的公司,分別投資3000萬元和1000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海天味業已經在天津、宿遷、南寧、成都等地設立子公司,並且自去年下半年以來相繼開拓了火鍋底料、食用油以及糧食領域的新業務。
在此次投資前,海天味業曾因“提價自救”傳聞而備受關注。在9月24日,國泰君安曾表示,根據渠道調研,海天味業預計在9月底全面公佈提價方式,初步判斷本次提價幅度為5%。消息傳出後,海天味業漲停,股價也重回百元。隨後,海天味業就提價傳聞發佈公吿稱,近期公司正在評估是否對產品價格進行調整,但調價計劃尚未最終確定。
雖然此前海天味業曾多次表明不會提價,但是在今年原材料、運輸、能源等成本持續大幅上漲的形勢下,公司經營正面臨一定的挑戰。
從近3年的中期業績報吿來看,海天味業的營收增速和淨利潤增速都呈現逐年下滑的趨勢。而今年上半年,海天味業業績表現更是不如人意,二季度甚至出現了10年單季度首次負增長,多個產品品類、區域收入下滑。
在今年半年報公佈後次日,海天味業股價直接跌停,收報94.98元,較年初暴跌40%,蒸發市值逾3000億元。目前因受漲價消息影響,海天味業股價出現明顯提升,截至9月30日收盤,海天味業最新報價110元/股,總市值達4633.83億元。
不論是提價還是投資,都不難看出,作為消費股龍頭之一的海天味業正試圖挽救業績增長乏力帶來的危機。從以醬油出身的海天醬油,到如今涵蓋食醋、雞精、味精等眾多調味品的海天味業,做產業鏈延伸和品類擴張似乎一直以來都是海天野心勃勃的發展路線,只是在當前競爭日益激烈的消費市場中,它顯得更“不務正業”了。
“經典味道,品質如一,海天醬油”是海天早期的廣吿語。海天味業的前身是海天醬油,其淵源要追溯到清乾隆年間的佛山醬園,至今已有近300年的歷史。在1955年佛山25家古醬園合併時,海天憑藉自身的實力融合組建了“海天醬油廠”。
後來,海天成功改制,組建了“海天調味食品有限公司”,並在2010年12月改名佛山市海天調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也就是現在的海天味業。2014年2月,海天味業在上交所主板掛牌上市。
我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消費市場,調味品市場的增長空間也相對較大。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國內調味品行業市場規模在2019年達到3345.9億元,2020年突破4000億元。作為調味品行業的“龍頭”之一,海天味業的業績也經歷了多年的高歌猛進。
根據財報顯示,2011年至2020年,海天味業營收從60.91億元增至227.92億元,年複合增長率14%;歸母淨利潤從9.56億元增至64.03億元,年複合增長率21%。
在2020年,儘管受到疫情的影響,調味品賽道上的各家選手還是交出了一份不錯的成績單。根據海天味業的年報,公司在2020年度實現總營收227.92億元,同比增長15.13%;淨利潤64.03億元,同比增長19.61%。
在2020年,資本市場上,消費股均出現了驚人的漲勢。其中包括海天味業、農夫山泉、金龍魚等消費行業的龍頭,都一度被稱為各細分領域的“茅台”。海天味業自2014年上市以來,公司市值從500億元左右飆升至近7000億元,翻漲超13倍;在2020年末,海天味業股價超過了200元,比起年初漲幅超過120%。
不過,商業市場變幻莫測,“醬茅”海天味業,在今年開始也逐漸“退燒”了。目前,除了面對走弱的消費需求和持續上漲的成本外,社區團購的崛起也給調味龍頭海天味業帶來了劇烈衝擊。
根據財報顯示,2021年上半年海天味業實現營收123.32億元,同比增長6.36%,實現歸母淨利潤33.53億元,同比增長3.07%。雖然營收和淨利潤同比仍在增長,但其實這是海天味業自上市以來中報期的最低增速。
而在今年二季度,海天味業甚至出現了上市以來首次單季度負增長。數據顯示,海天味業在2021年二季度實現營收51.74億元,同比下降9.39%;淨利潤13.99億元,同比下降14.68%;扣非淨利潤更是同比下滑15%至13.55億元。
此外,在第二季度,海天味業的核心產品品類和多個區域也出現了收入下滑。其醬油、調味醬、蠔油收入分別同比下滑了7.20%、8.66%、7.06%;北部區域、西部區域、中部區域和東部區域收入分別同比下滑14.15%、4.82%、8.10%、7.10%。
對此,海天味業在財報中表示,受外部經濟環境變化影響,消費需求減弱,新消費、新渠道的裂變也使得消費需求呈現多樣化發展的趨勢。同時,今年以來上游材料價格持續上漲,企業生產成本面臨較大經營壓力,行業利潤受到擠壓。
但值得注意的是,海天味業的業績增長似乎早已顯露疲態。數據顯示,自2018年起,海天味業的營收增速和淨利潤增速就開始逐年下滑。自2017年至2020年,其營收增速分別為17.06%、16.8%、16.22%、15.13%;淨利潤增速分別為24.21%、23.6%、22.64%、19.61%。
而伴隨社區團購的出現,海天味業重點佈局的線下渠道也正遭受侵蝕。根據2020年財報顯示,海天味業線下渠道覆蓋了國內31個省級行政區域、320多個地級市、2000多個縣域市場;其營收的95%都依賴於經銷商渠道實現。
而社區團購的發展,不僅為中小調味品牌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也帶來了新的消費模式,跳過了傳統的二批和商超環節,變為廠家直接供應商品給消費者,這給傳統消費品的經銷體系帶來了不小的挑戰。
在社區團購開闢的第三條零售渠道上,不少中小調味品企業獲得了鋪貨的渠道,並且大牌調味品也有着更低價格的優勢。據瞭解,一瓶530ml的海天調味蠔油在超市售價9元,但在各個社區團購平台的均價不過4.5元。
“醬茅”畢竟不是“茅”,除了受銷售端和成本端的影響外,其消費市場自身也存在着成長的天花板。香頌資本董事長沈萌就曾在採訪中指出,海天味業“在資本市場上,憑‘一瓶醬油’市值一度達7000億元,這個估值本來就屬於虛高,現在屬於價值迴歸了。”
受外部環境不景氣及自身業績增長見頂影響,海天味業股價及市值出現暴跌,自今年年初突破7000億元的市值高峯後,其股價就開始回落。數據顯示,海天味業最新報價110元/股,總市值達4633.83億元,當前股價與市值同年初巔峯相比,近乎腰斬。
值得一提的是,從今年8月底起,海天味業的股價從百元跌落,之後一路下行,直到9月24日提價消息傳出後,海天味業股價大漲,才重新站上了百元大關。9月23日、9月24日和9月27日,海天味業股價連續三個交易日收盤價格漲幅偏離值累計超過20%。與此同時,中炬高新、千禾味業等同類型調味品企業的股價也隨之上漲。
“最近海天股價不斷下探,可能因為資本端對其可持續發展或者利潤表現方面存在一定的疑惑。”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説。
即便海天味業在之後發佈了澄清公吿,但漲價還是不失為短期內儘快扭轉財務頹勢的自救辦法。有意思的是,之前海天味業的表態中,多是直接表示“不漲價”、“沒有漲價計劃”,而這次的公吿卻表示“正在評估”,“調價計劃尚未確定”。
朱丹蓬表示,資本市場和各機構其實都很期待海天產品提價,“海天作為龍頭企業,如果它不漲價,其他的調味品企業應該也都會按兵不動;只有海天漲價了,其他企業才有提價的可能性以及空間,所以海天提價對於整個行業的影響還是非常深遠的。”
不過,面對增長逐步見頂的主營業務,海天味業僅僅依靠短期提價是遠遠不夠的,它必須尋找到新的業績增長點。
(圖:海天味業天貓旗艦店截圖)
在今年8月,海天味業在電商平台的官方旗艦店推出了首款海天牌火鍋底料,其中包括韓式辣牛肉、新疆番茄等多種口味,其外包裝採用了卡通設計,宣傳語表示這是一款“好喝的火鍋底料”,看來是瞄準了目前關注健康、養生的年輕人消費羣體;其中的“韓式辣牛肉”和“韓式部隊”口味底料,對喜歡“韓流”文化的年輕人無疑也有着吸引力。
同時,海天味業還賣起了高端食用油。今年年初,海天推出了“油司令”系列大豆油、花生油、玉米胚芽油等。在海天的天貓官方旗艦店中,規格為4.9L的花生油售價為199元,國慶期間折扣價為158元;玉米胚芽油4.9L售價為149元,折扣價98元。價格比起金龍魚、魯花等品牌的同類型產品都要貴上幾十元。
值得一提的是,當年海天味業在剛上市不久,就傳出了其併購廣東老牌腐乳品牌“廣中皇”的消息。這標誌着海天味業開始突破醬油、醬類和蠔油“老三樣”,走上了多品類發展的路線。
為加快培育和建立料酒、醋、複合醬料等潛力品的發展,2017年,海天味業還收購了鎮江丹和醋業70%的股權,搭建了旗下白醋和陳醋生產的食醋板塊業務。與海天融合的的協同效應,也讓丹和醋業的產能一度挑戰食醋龍頭恆順醋業。
2020年,以進一步提升原材料加工能力和倉儲配送能力為由,海天味業完成了對合肥燕莊食用油有限公司的併購。此次併購,不僅提升了海天味業對上游原料的把控能力,還擴展了其食用油品類。
在去年,海天味業董祕張欣就曾在一次活動中表示,未來幾年海天味業還會在調味品行業裏選擇其他子品類去發展,如食醋、料酒、火鍋底料、醬醃菜等。
“和眾多消費企業一樣,要突破發展瓶頸,海天就要繼續在多品牌、多場景、多品類、多渠道、多人羣佈局方面發力。並且海天的渠道佈局一定是全渠道模式,從商超到小店,再到新零售和社區電商等,它都需要去涵蓋,不然就會落後。而在餐飲渠道的發力,應該是海天形成整個高業績、高毛利、高股價的核心原因。”朱丹蓬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