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北京商報,作者:張蘭
目前,全世界最關注的無疑是德爾塔變異毒株。該毒株最早發現於2020年9月印度報吿的新冠肺炎病例中,目前已在130多個國家和地區流行,導致超2億人感染。近日,國內多地也出現確診病例。
針對這株病毒載量高、潛伏期短、傳播速快的變體,各方正在努力推進疫苗研發。8月5日,康泰生物、康希諾等多家疫苗廠商均就德爾塔疫苗的最新進展給出迴應。
康泰生物
8月5日,康泰生物方面傳來利好消息,公司針對新冠病毒變異株的疫苗研發項目取得重要進展,已經成功分離出多株德爾塔變異株單克隆毒種,後續將嚴格按照人用疫苗質量要求進行毒株評價,篩選疫苗用毒種,為生產針對德爾塔變異株的新冠滅活疫苗做好準備。
此外,公司內部進行的交叉中和實驗結果顯示:截至目前,已獲批緊急使用的“可維克”新冠滅活疫苗對多種新冠變異株也能夠產生良好的中和反應,仍具有保護性。
相關話題#深圳康泰生物成功分離德爾塔變異株#衝上微博熱搜第一。受該消息刺激,5日康泰生物早盤高開高走,一度漲超15%,之後漲幅稍微回落,截至收盤,漲14.16%,總市值1074.4億元。
康希諾生物
8月5日晚間,康希諾生物聯合創始人、首席科學官朱濤博士就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載體)克威莎的臨牀評價和應用效果進行了學術分享。朱濤提到,康希諾生物目前也正在開展針對變異株的新冠疫苗開發工作。最新臨牀研究數據表明,初次免疫克威莎6個月後,中和抗體水平仍保持在較高水平;接種加強1針,體內中和抗體水平可增加約8倍。從目前進行的中和抗體交叉實驗結果來看,當前疫苗對變異株具有保護效力。
國藥集團
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楊曉明研究員團隊最新發現針對德爾塔變異株有效的單克隆抗體,中和活性IC50高達5ng/ml。針對德爾塔毒株具有與野生株高度一致的中和活性,預示2B11抗體在由Delta毒株引起的新冠肺炎的短期預防與早期治療上具有較大的應用價值。
國內最早進入附條件上市的兩家新冠滅活疫苗公司,科興和中生也已開展對德爾塔變異株的疫苗研發。
8月5日,科興控股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對媒體透露,“科興近期還將向各國藥監局提交針對Gamma株的克爾來福®和Delta株的克爾來福®的臨牀研究及緊急使用申請“。
而中生集團也針對多個變異毒株進行滅活疫苗的研發推進。據悉,中生對於貝塔變變異株的滅活疫苗研發正在進行中,目前處於動物實驗階段。針對德爾塔變異株的滅活疫苗也在開發中。在其他技術路線上,針對變異株的重組蛋白疫苗、mRNA疫苗研發也都在進行中。
“對於德爾塔變異毒株的滅活疫苗,我們近期提交(臨牀研究)申報。”中國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張雲濤對媒體表示。
對於多久製成疫苗,康泰生物相關負責人介紹,“疫苗種子株出來後,需要通過細胞株的培養,才能獲得真正的疫苗株,這個過程就要歷經一個月的時間。在獲得疫苗株後,還要進行一系列的檢查、檢測等,通過鑑定部門的鑑定等,製成候選滅活疫苗後,仍需要通過一期、二期、三期等臨牀驗證,之後經過審批後方能實現疫苗上市”。
針對德爾塔變異株特點、現有防控措施是否有效等問題,8月5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給出了權威解答。
國內外相關科學研究和疫情防控實踐表明,德爾塔變異株並沒有導致新冠病毒生物學特性發生顛覆性改變,傳染源、傳播途徑基本清楚,現有的疫情防控措施對德爾塔變異株仍然有效。現有疫苗仍然有良好的預防和保護作用,能降低病毒在人羣中的傳播風險,減少感染者的傳播力,有效降低感染後的重症發生率和病死率。
前一段時間,我國首次成功阻斷了發生在人口稠密、流動性大的廣東省幾個地市的德爾塔變異株本土疫情傳播,證明接種疫苗,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避免人羣聚集等措施是有效的。
在近日上海舉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佈會,會上上海市新冠肺炎臨牀救治專家組組長張文宏也指出,從比較科學的角度來看,delta病毒在全球蔓延之後,在臨牀研究和真實事件研究方面已經獲得越來越多的數據,特別是在疫苗接種非常好的國家,數據就更為充分。
張文宏表示,“最近我們在和delta病毒正面交鋒後也積累了一些數據,與國外的數據出現了比較一致的結果,就是delta毒株引發的感染疫苗突破的病例數比原來病毒毒株突破數量有所增加。但是大家無一例外可以看到,疫苗對於delta毒株引起的重症化和死亡是出現急劇下降的,也就是説現在的疫苗對於delta毒株的保護作用是毋庸置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