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browsing the Hong Kong website, Regulated by Hong Kong SFC (CE number: BJA907). Investment is risky and you must be cautious when entering the market.
端午檔羣雄逐鹿,卻逐了個寂寞

上週末,一年一度的上海國際電影節開幕。業內有頭有臉的大佬齊聚一堂,名導大腕、俊男美女,燈光美氣氛佳,看得人眼花繚亂。

與此同時,電影市場的淒涼正好與這番盛景形成鮮明對比。三天的端午節假期,並未能使人們走出家門來到電影院,今年的端午檔電影市場顯得冷冷清清。

1 小片扎堆 大片缺席

燈塔專業版數據顯示,截至6月14日晚21時30分,2021年端午檔總票房超4.6億,總人次1283.6萬,總場次倒是創下中國影史端午檔場次新紀錄,達到130.8萬場。

冷清的票房也體現在資本市場上,端午檔幾部影片背後的出品公司,光線傳媒今日跌1.5%,華誼兄弟跌2.2%,中國電影、萬達電影跌0.3%,ST北文微漲0.5%。

除了廣東局部地區還在受疫情困擾之外,全國大部分影院都早已恢復正常影業。廣東是全國最大票倉,五一檔以2.35億元的總票房佔全國總票房的14%。

但衞生事件不能成為票房不振的藉口,今年,“史上最擁擠端午檔”、“史上場次最多端午檔”和“端午檔票房低谷”同時出現,不得不引起人們重視。問題到底出在哪?

2014年-2019年,國內端午檔總票房分別為4.39億元、6.05億元、8.46億元、7.6億元、9.12億元、7.85億元。除了2020年受疫情影響無法統計外,今年端午檔創下2015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票房低迷的主要原因,還是要歸結到影片質量上來。

今年端午檔的特色是影片扎堆,號稱“史上最擁擠端午檔”。短短3天假期,竟密密麻麻上映了超過16部影片,與往年相比可謂十足的“超配”。

分地區來看,端午檔上映的國產大片有鄭愷、李晨等主演的《超越》、和壞猴子影業出品、彭于晏主演的《熱帶往事》;國產愛情片則是兩部翻拍自韓國電影的《陽光姐妹淘》、《當男人戀愛時》。

引進電影方面,包括《比得兔2:逃跑計劃》、《你好世界》兩部動畫長片;還有《天堂電影院》、《候鳥》、《夏夜騎士》、《潛艇總動員:地心遊記》、《飲料超人》和《瘋狂醜小鴨2靠譜英雄》等經典電影重映。

截至6月14日20時,端午檔票房前三位分別是華誼兄弟出品的《超越》、中國電影引進發行的《比得兔2:逃跑計劃》和壞猴子、北京文化、騰訊影業、阿里影業共同出品的《熱帶往事》,累計票房分別為8565.79萬元、6975.3萬元、5093.19萬元。

數據來源:貓眼專業版

罕見的是,今年端午檔並未有票房過億元的影片出現。根源在於,就電影市場而言,再多平庸之作,也比不上一個爆款。

按質量來説,端午檔電影可以劃分為明顯的兩檔。其中進口電影豆瓣評分普遍在7分以上,國產電影則沒有一部超過7分,最高的是中國電影引進發行的翻拍片《當男人戀愛時》,達到6.9分。

端午檔票房冠軍《超越》只有5.5分,僅次於評價最差的由光線傳媒出品的翻拍片《陽光姐妹淘》。後者由包貝爾執導,豆瓣只有5.0分。

按照常理,端午節並不是像春節檔或五一檔那樣的火熱檔期,然而,為何眾多出品方寧願坐視常規時間裏影院片荒,也要搶着在假期扎堆上映?

2 量大管飽,不如以質取勝

回顧往年端午檔,票房主要是靠進口大片帶動整個檔期票房。

比如2016年端午節上映的電影《魔獸》,最終斬獲14億票房;2017年的《加勒比海盜5:死無對證》收穫11億票房;2018年的《侏羅紀世界2》斬獲16億票房;2019年的《X戰警:黑鳳凰》雖然口碑不盡人意,但也有近4億票房入賬。

《魔獸》電影劇照

然而今年端午節主要是國產小成本電影扎堆,既無口碑佳作,又少一線影星。缺乏爆款,因此難以提振人們的觀影情緒。

所以造成了端午檔首日票房報收1.52億,還不到2019年端午檔首日3.3億元的一半。總票房也遠不及2019年端午節的7.85億元。

但矛盾在於,據燈塔專業版實時數據,截至5月27日晚20時,今年以來我國電影市場總票房(含預售)已經突破250億元。單5月票房就達到48.6億元,接近4月24.97億的兩倍。

由歷史數據可見,我國電影市場已幾乎全面恢復至疫情前水平。

另一處矛盾在於,疫情導致的大量電影停拍或推遲,使得院線無片可放,所以我們看到《哈利波特》、《指環王》和《阿凡達》等經典電影接連重映,以填補這項空白。但剛剛過去的端午檔卻有十幾部電影扎堆,並且從春節檔以來,高票價已經成為常態。

事實上,無論常規缺片還是檔期過於擁擠,原因在於長久以來,“檔期等於票房”的觀念深入人心。影片發行方寧願在檔期喝頭部大片剩下的肉湯,做“二八定律”的那個八,也不願獨享常規時間這塊雞肋。

但除了春節這個有觀影剛性需求的檔期之外,“捆綁銷售”的邏輯其實並不成立。今年端午檔沒有頭部影片陷入的尷尬處境,就是最好的證明。

所有電影全部撲街,再次驗證了在相對成熟的電影市場上,質量是贏得票房的唯一標準。這也解釋了觀影需求依然旺盛,但端午檔慘淡的原因。

從2017年夏天開始,《戰狼2》暴捶由知名明星楊洋、劉亦菲出演的大熱IP《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此後由特效和質量取代明星定義大片的“以質為王”觀念逐漸深入民心。

後來逆襲的《流浪地球》以及大爆的《我不是藥神》,無一不符合此定理。春節檔透支前作口碑的《唐探3》票房大遜預期,小成本製作的《你好,李煥英》卻後來居上,再次驗證了這一理論。

圖片來源:燈塔專業版

所以,小成本還是好萊塢大片都不重要。當“蹭熱度”再也行不通,如何拍出高質量的電影,依靠自身實力在一個普通的週末把觀眾吸引進電影院,才是從業者真正該考慮的事。

03 結語

疫情對全球電影行業造成了致命打擊,不過對國內來説,最黑暗的時候已經過去了,如今它反而成了一個機遇。

疫情下,以往量產的好萊塢大片幾近停擺。中國成了全球最大票倉,製造了一個又一個全球票房冠軍,這是國內電影工業可遇不可求的發展良機。

另一方面,疫情下觀影需求受到壓制,觀眾普遍存在報復性觀影心理。因此這一年多來爆款不斷,接連衝擊影史票房高峯。

前幾天在第四屆中國影視資本峯會上,華誼兄弟CEO王中磊表示,目前電影公司的市場環境比較好,但在座所有上市公司的估值反而到了最低點,這麼多公司加起來,可能沒有一個互聯網公司估值的冰山一角。

確實,在全球疫情背景下迎來爆發的不是行業整體,而是單部高質量影片。這也符合我們從端午票房撲街中得到的啟示:越是成熟的電影市場,影片質量對票房的影響程度就越高。

Follow us
Find us on Facebook, Twitter , Instagram, and YouTube or frequent updates on all things investing.Have a financial topic you would like to discuss? Head over to the uSMART Community to share your thoughts and insights about the market! Click the picture below to download and explore uSMART app!
Disclaimers
uSmart Securities Limited (“uSmart”) is based on its internal research and public third party information in preparation of this article. Although uSmart uses its best endeavours to ensure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accurate, uSmart does not guarantee the accuracy, timeliness or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of this article and is not responsible for any views/opinions/comments in this article. Opinions, forecasts and estimations reflect uSmart’s assessment as of the date of this article and are subject to change. uSmart has no obligation to notify you or anyone of any such changes. You must make independent analysis and judgment on any matters involved in this article. uSmart and any directors, officers, employees or agents of uSmart will not be liable for any loss or damage suffered by any person in reliance on any representation or omission in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s for reference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offer, solicitation, recommendation, opinion or guarantee of any securities, virtual assets, financial products or instruments. Regulatory authorities may restrict the trading of virtual asset-related ETFs to only investors who meet specified requirements. Any calculations or images in the article are for illustrative purposes only.
Investment involves risks and the value and income from securities may rise or fall. Past performance is not indicative of future performance. Please carefully consider your personal risk tolerance, and consult independent professional advice if necessary.
uSMART
Wealth Growth Made Easy
Open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