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昨日光伏板塊迎來久違爆發後,今日,光伏股再度集體拉昇。
截至收盤,隆基股份大漲5.6%,中信博、福斯特暴漲超10%,德業股份、芯能科技、豫能控股、精功科技、三峽能源5股漲停,晶澳科技盤中觸及漲停,收漲9.2%,陽光電源漲超3%。
自2月初高位以來,上游光伏股陰跌不止。比如陽光電源,累計跌幅近30%,福萊特玻璃跌近40%,光伏行業的老牌勁旅晶澳科技從去年底到今年5月上旬甚至跌近50%,但5月至今一個月內,晶澳科技又累計上漲54%。
這是否意味着,光伏行業已經“王者歸來”?
從消息面來看,6月11日,發改委發佈了關於2021年新能源上網電價政策有關事項的通知。
具體內容是,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充分發揮電價信號作用,合理引導投資、促進資源高效利用,推動光伏發電、風電等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
“2021年起,對新備案集中式光伏電站、工商業分佈式光伏項目和新核准陸上風電項目,中央財政不再補貼,實行平價上網。”
資料來源:國家發改委官網
早在今年4月份,國家發改委已經就風電光伏上網電價政策開始徵求意見。到今天正式下達通知,意味着大部分光伏項目都將吿別多年來的補貼模式,真正迎來平價上網的大時代。
“平價上網”,即是不需要政府相關補貼,企業以一定“價格”將光伏電力出售即可實現合理利潤,滿足項目投資收益率要求。“平價”的標準則根據不同的銷售對象,分別對應火電等傳統能源發電成本和用户購電成本,即通常説的發電側平價與用户側平價。
只有實現了“平價上網”,光伏企業的業績才能儘可能不受政策影響而產生較大波動,實現真正的市場化,進而淘汰落後產能、促進行業改革。
正如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長任育之在2020中國光伏行業年度大會上所説,“光伏發電實現平價上網、擺脱補貼依賴是整個行業的成人禮,是全體光伏人的共同夢想。”
實現“平價上網”的現實條件在於,隨着光伏發電經濟性的日益凸顯,行業逐步由“政策驅動”向“需求驅動”演變。
十四五時期,光伏等可再生能源成為能源發展的主體。整個“十四五”期間,中國光伏發電的新增裝機有望達到300個吉瓦左右。
《中國2050年光伏發展展望(2019)》預計,至2030年光伏裝機規模將位列所有電源第一;至2035年累計裝機規模達到30億千瓦,佔全國總裝機約49%。
光伏行業全面平價上網時代一旦開啟,需求空間將被徹底打開。這對整個行業無疑是一項極大利好。
另一方面,近日,協會組織召開光伏行業熱點難點問題座談會。6月10日下午,光伏協會官方發出了《關於促進光伏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呼籲》,直面硅料價格上漲給行業帶來的負面衝擊,並呼籲光伏企業和政府主管部門採取相應措施。
光伏的主要材料是多晶硅,它也是目前制約光伏行業的主要原因。截至6月4日,多晶硅價格為19.8萬元/噸,年內累計漲幅達260%,部分多晶硅緻密料最高現貨價格突破220元/kg。對比去年9月的6萬元/噸,硅料價格的上漲幅度的確十分驚人。
多晶硅原料上漲傳導到硅片、電池、組件等下游產品,導致產業鏈價格持續上調,據阿特斯公佈,組件已經達到2元/W的價格。
在光伏行業熱點難點問題座談會上,電池片龍頭企業愛旭股份在一份彙報材料中表示,今年以來多晶硅價格已經上漲149%、硅片價格上漲56%。
原因在於,“4月份開始,某光伏原料多晶硅廠家,刻意營造多晶硅、硅片短缺現象,助推中間貿易商、產業鏈各環節囤積居奇、哄抬物價。”
圖片來源:愛旭股份舉報信
2021年,全球終端需求難以達到180GW,硅料供應量可以超過190GW,產業鏈產能是匹配的。初步統計,4、5月全產業庫存量較一季度末增加61.8%、達到68.6GW,產成品實際是滯留在產業鏈內部空轉。
具體來講,是部分原料企業覺得價格“月度定價”上漲太慢,拿出少量多晶硅料進行每週邀請部分企業競標,並經最高競標價格多位下週多晶硅參考價,造成價格上漲。
對光伏行業而言,上游硅料的上漲和平價上網兩方面因素聯繫是相當密切的。
邏輯在於,在光伏項目初始投資成本的構成中,光伏組件費用佔比可以高達50%以上。所以,當前光伏成本能否的大幅下降主要受制於組件成本。
因此,平價上網之後,光伏產業很大的關注點和未來的希望寄託在了組件的開發與降本上。而組件的成本能否降低,除了技術進步,很大一部分決定因素還是在於上游硅料的價格。
在此基礎上,協會發出了“抵制對多晶硅、硅片產品的過度囤貨、哄抬物價行為”的呼籲。而一旦這個問題獲得解決,光伏行業將迎來新的發展格局。
對於光伏行業未來的預期,從需求端來講,機構預計由於2021年國內外的需求皆有一定剛性,因此全年150-160GW可期,2022年可樂觀上看200GW+。高盛也認為2022財年光伏行業產能將預增30%。
光伏行業是具有長邏輯的賽道,之所以年後漲不起來,原因是去年一波暴漲導致估值過高。在開啟了長達幾個月的估值回調後,又加上硅料價格出現變數,這個對行業來説是具有影響基本面的拐點性質的事件。
目前,上游廠家囤積居奇致使硅料上漲的事件還未得到證實,這使得硅料價格的拐點還只是一個預期。
但對股市來説,這個預期已經足夠資金炒作。截至收盤,晶澳科技、福斯特皆連續三天獲主力資金淨買入,隆基股份成為主力資金流入最多個股,北向資金更是提前埋伏,昨日淨買入該股超過21億。
數據來源:IFinD
在壓抑許久之後,一線曙光迅速帶動了整個光伏行業的本輪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