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browsing the Hong Kong website, Regulated by Hong Kong SFC (CE number: BJA907). Investment is risky and you must be cautious when entering the market.
券商自查兩融,羣妖還敢亂舞嗎?
格隆匯 12-14 20:02

12月14日,仁東控股繼續開盤跌停,至此已連續第14個交易日跌停,封單逾200萬手。在這13個交易日內,仁東控股市值距最高點累計蒸發近300億元。

仁東控股的14連板引發了連鎖效應,散户和基金被套牢是第一環。截至今年三季度末,仁東控股的股東户數為1.3萬户,以此計算,投資者人均虧損超過200萬元。

其中損失最慘烈的張留洋、劉祥代等新進股東,分別持仁東788萬和607萬股。自9月30日至今,該股已從最高價下跌超過50元。也就是説,這兩位股東的損失分別達到了近4億元和3.5億元。

另外,券商也因為仁東控股的連續跌停受到了衝擊。該股在暴跌之前仍有高達30億元的融資餘額。傳聞該股本來要在上週二(12月8日)就有資金打算撬板,吸引散户跟盤資金實現救場,且交易對手和交易方案都已經談妥。但誰料該股的幕後莊家被抓,導致撬板交易流產,股價被牢牢摁在跌停板上。

這加劇了市場對券商股的爆雷擔憂,引發週三券商股全線大跌,及週四、週五部分莊股集體閃崩。

由於仁東控股可能還涉及兩融繞標即常規兩融加上兩融繞標,涉及多家券商。而30億融資盤無法賣出導致的壞賬,勢必將對券商的業績產生較大沖擊。目前,已經有券商開始排查各類莊股的兩融情況。

而這波兩融大排查,會引發更多的妖股現形嗎?

01

妖股不是一天長成的

上週,有消息證實坐莊仁東控股的莊家被警方控制,該股由莊家操盤的真相被坐實。仁東的倒下牽連出一連串場外配資和虛擬盤資本大佬,在監管的強力出手打擊之下,一系列市場傳聞中的相關個股出現連續跌停。

其中,朗博科技連續8個跌停,堪稱第二個“仁東控股”。然而該股今日低開高走,午後再次漲停,以高達42%的換手率涉及近4億元成交額,令人直呼詭異。

前期8天7個跌停的大連聖亞,和14個交易日內累跌50%的金力泰,今日也分別漲了2%和0.4%。與仁東控股相比,這幾隻個股還未到“蓋棺定論”之時。但無論是朗博、大連聖亞、金力泰還是仁東控股,背後都隱藏着從事場外配資和虛擬盤交易的資本大佬李躍宗的身影。

目前,李躍宗已因涉嫌犯罪被浦東警方刑事拘留,但股民們被絞掉的肉一時半會兒卻長不回來。然而,回看這些妖股的“現形”過程,會發現很多時候都是有跡可循的。

首先是無視大盤的驚人漲勢。年初以來,仁東控股累計漲幅最高近300%;今年6月以來,朗博科技在僅5個半月時間裏漲幅超過200%;從今年7月至今,金力泰也在4個多月時間裏累計漲了280%。

其次是脱離基本面的炒作。從技術上看這些妖股的上漲表現,呈現出“每日漲幅不高、換手率低但穩定爬升”的特徵。這種一步一個腳印、看似很紮實的漲勢,給了投資者温和上行的錯覺,但在經營業績無法為股價提供支撐的情況下,背離基本面的炒作終究是空中樓閣。

首先來看朗博科技,根據其公佈的業績數據,從2018年以來,該公司無論經營收入還是淨利潤都是逐年下滑的。最新的2020年三季報顯示,雖然營收、淨利同比有所提升,但增長率都在20%以下。

數據來源:IFinD

與基本面相比,朗博科技的股價走勢就顯得很魔幻了。2019年在業績表現如此之差的情況下,年內漲幅仍達到74%。2019年至今業績未見顯著好轉,但股價累計漲幅卻最高達到400%;仁東控股同樣如此,前三季度淨利潤虧損2192萬元,同比減少144.5%,股價卻仍一飛沖天。

與之相似的是,近期走出6連板,7個交易日內股價大漲近80%的朗姿股份,在基本面業績方面同樣陷入下滑的局面。最新的三季報顯示,公司前三季度營收20億元,同比下降6.2%;淨利潤5000萬元,同比下降68.2%。

數據來源:IFinD

問題來了,業績不好,股價是怎麼漲起來的?答案是,炒起來的。換句話説,無非是資金炒作、主力坐莊、抬升股價、減持套現等一系列資本遊戲的套路。

02

瘋狂的資本遊戲

仁東控股背後的莊家將這一套操作玩得爐火純青,自2016年8月8日復牌開始,仁東背後莊家開始發力,通過找噱頭、吸籌抬價等一系列操作,仁東控股開始了一波拉昇,股價到年底從10元左右漲到27元。而這只是仁東莊家的第一波攻勢。

在之後從19年11月開始發動的第二波攻勢中,仁東控股股東崇左中爍扮演了關鍵角色。而崇左中爍的實際控制人為王石山、黃浩、劉長勇、邵明亞,其中王石山、黃浩、劉長勇還是仁東控股董事或高級管理人員。

針對這一情況,仁東控股今日收到了深交所關注函,要求公司説明崇左中爍的設立時間、原因、股權結構以及實際控制人情況,以及自查相關交易是否存在違法違規情形等。

從19年7月底,隨着有國資背景的海科金集團入主,仁東控股開始踏上這波300%的上漲潮頭。與此同時,仁東控股原實控人郝江波開始大幅減持股份退出,股份從2018年度的28.35%減至目前的8.63%,套現規模或已達數十億元。

除郝江波外,陸續從前十大流通股中套現的還有合計佔8.47%的景華及其重慶信三威投資諮詢中心(有限合夥)-潤澤2號私募基金;持股1.29%的王逑;持股7.76%的陳家榮;和持股1.04%的上官世宇、閻金娥等個人投資者。

這些個人股東一個很大的共同特徵是短期快進快出,這一特徵同樣出現在近期大跌的朗博科技身上。

從2019年四季度至2020年前三季度,朗博科技每個季度都要新進很多流通大股東,並且快速進入又快速退出。從性質看,這些大股東多數是自然人。

在朗博科技的一波5個半月200%的大漲中,這些自然人股東套現後爽賺一番後迅速離場,完美避開了近期的跳水走勢。這樣的神操作,很難不讓人懷疑是跟仁東控股一樣的莊家套現之舉。要證實這一猜想,需要從許多個偶然中尋找其中的必然因素。

其中最明顯的就是益家資本。益家資本旗下的益家聚美1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和益家聚美3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分別是朗博科技前十大流通股股東的第四位和第十位,合計佔該公司流通股份的比例為3.17%,持股僅次於第一大股東的6%。

益家資本同樣與近半年內大漲300%、近期又在14個交易日內累跌50%的妖股金力泰產生了聯繫,截止三季度末,益家資本旗下益家聚美3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持有金力泰348.31萬股,佔流通股比例為0.745%,是其第八大流通股股東。

另外,在這幾隻妖股的墜落過程中,一些知名遊資的身影也頻繁出現

比如在12月8日,大舉賣出金額6509萬,位居朗博科技賣出席位第一的華福證券江蘇分公司,同時也是大連聖亞的賣一營業部;而在12月9日位居朗博科技賣二席位的五礦證券成都二環路東四段營業部,也曾是12月7日大連聖亞的賣出席位第二。

近期A股市場上妖股頻頻出現,背後總少不了知名遊資的現身。比如12月7日盤中一度上演地天板的中水漁業,盤後龍虎榜顯示,位居買五的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浦東分公司,在12月4日也曾買入丹化科技。當天,丹化科技同樣在盤中上演地天板。

近期,“暴漲”、“暴跌”、“地天板”、“天地板”等妖股叢生,遊資的炒作是這種現象甚囂塵上的一方面原因。但是近期仁東的倒下,也在某種角度上刺激監管再次出手打擊莊股,強力震懾了遊資的氣焰。

另外,散户們也要從中得到教訓,不要總想着玩兒心跳。擊鼓傳花的遊戲總有喊停的一刻,萬一下次,你成了那個最後接盤的人呢?

Follow us
Find us on Facebook, Twitter , Instagram, and YouTube or frequent updates on all things investing.Have a financial topic you would like to discuss? Head over to the uSMART Community to share your thoughts and insights about the market! Click the picture below to download and explore uSMART app!
Disclaimers
uSmart Securities Limited (“uSmart”) is based on its internal research and public third party information in preparation of this article. Although uSmart uses its best endeavours to ensure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accurate, uSmart does not guarantee the accuracy, timeliness or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of this article and is not responsible for any views/opinions/comments in this article. Opinions, forecasts and estimations reflect uSmart’s assessment as of the date of this article and are subject to change. uSmart has no obligation to notify you or anyone of any such changes. You must make independent analysis and judgment on any matters involved in this article. uSmart and any directors, officers, employees or agents of uSmart will not be liable for any loss or damage suffered by any person in reliance on any representation or omission in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s for reference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offer, solicitation, recommendation, opinion or guarantee of any securities, virtual assets, financial products or instruments. Regulatory authorities may restrict the trading of virtual asset-related ETFs to only investors who meet specified requirements. Any calculations or images in the article are for illustrative purposes only.
Investment involves risks and the value and income from securities may rise or fall. Past performance is not indicative of future performance. Please carefully consider your personal risk tolerance, and consult independent professional advice if necessary.
uSMART
Wealth Growth Made Easy
Open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