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詩與星空
來源:證券市場週刊
疫情期間,除了口罩、呼吸機、核酸檢測等相關行業的業績快速上漲外,還有一個特殊的領域,業績也向好。
香山股份(002870.SZ)的核心業務是家用廚房稱重設備和健康用的電子秤。2020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82億元,同比下降3.48%,基本保持平穩;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114.16萬元,同比增長6.04%。
需要留意的是,2019年半年報,公司雖然是盈利的,但到了年報一落千丈,搖身一變虧損6492萬元。從這個角度看,由於未經事務所審計,公司的半年報缺乏可靠性。
那麼,2020年公司相對優異的半年報,主要和疫情期間的電商高度活躍有關,有一定的偶然性,並無法掩飾公司業績在上市以來的斷崖式下滑。
香山股份於2017年上市,當年淨利潤7149萬元,比2016年下降了接近三分之一,是2012年以來最差業績;2018年淨利潤繼續腰斬,為3431萬元;2019年淨利潤虧損6492萬元。
對比歷年財報,公司的業績表現很有特點:上市即巔峯。
2019年公司虧損的主要原因有兩部分,一是來自合資企業的投資收益為-3662萬元;二是公允價值損益-2750萬元,其中主要是公司投資深圳市寶盛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下稱“寶盛自動化”)的業績未達預期所致。
2018年3月,公司發佈公告,收購寶盛自動化。收購方案顯示,寶盛自動化主營業務為向 LCM/OLED 平板顯示及觸控生產企業提供配套裝備以及生產整線,研發、生產和銷售LCM、OLED、CTP 全自動智能化生產配套裝備、非標自動化設備。
對於一家生產健康稱的公司來説,為什麼要去收購一家平板生產線企業?
香山股份在收購方案中稱,通過整合公司和寶盛自動化的優質客户資源,也將進一步發掘新的業務增長點,實現產業的升級換代,符合戰略發展需要。
筆者查看了香山股份的招股書,和寶盛自動化沒有任何交易往來。其大客户以京東等電商平台為主,和寶盛自動化重合的機率很低。不知道優質客户資源如何整合。
在香山股份斥資2.45億元收購了寶盛自動化後,雙方簽署了業績補償協議。但是從收購的第一年開始,寶盛自動化就沒能完成業績承諾,並且連年虧損。2019年虧損高達-9489萬元。
天眼查顯示,早在2016年,寶盛自動化就已經官司纏身,因拖欠貨款被多家供應商起訴。如今,該公司相關案件超過81件,被最高人民法院列為失信人,寶盛自動化的實控人劉海添已經被限制高消費。
收購這樣一家劣跡斑斑的公司,真的符合香山股份的戰略發展需要?
早在2017年5月,和科達(002816.SZ)曾打算以6.18億元收購寶盛自動化100%股權。10月,交易雙方未能達成一致,收購終止。當時公佈的收購方案顯示,寶盛自動化的業績承諾較公司披露的上年業績高出2.93倍,遠超其實際盈利能力。
形成鮮明對比的是,2017年2月,欣旺達(300207.SZ)最先投資了寶盛自動化。從業務相關性來看,欣旺達作為電池、掃地機器人、筆記本電腦等代工廠商,在面板設備領域是有需求的。公司初始投資佔比30%,但很快公司不斷收回投資套現,在2017年年底,股份稀釋到了20%。有意思的是,香山股份收購寶盛自動化的股份中,就包含有欣旺達持有的15%股權。
這或許能從側面説明,欣旺達對這投資對象並不十分看好。
上市公司大多是行業的佼佼者,在產業鏈中佔有重要的地位。也有一些上市公司,實際上不那麼優秀,經過美化包裝後上市圈錢,業績連年下滑。
這類公司,從很多財務指標上就可以看到端倪。雖然香山股份自稱是行業龍頭企業,但公司的財務指標並不足以支撐這個論點。
原因很簡單。如果公司足夠強勢,那麼其應收款項應該以票據尤其是零風險的銀行票據為主。
因為電商是重要的銷售渠道,公司的應收款並不多。公司上市以來,應收款大約在6000萬元-9000萬元之間,但其中票據金額極低,以風險較高的應收賬款為主。
反之,公司的應付款項中,應付票據尤其是銀行票據佔了大半。上市以來,公司的應付款總額在1.5億元左右,票據7000萬元-9000萬元之間。
這説明公司在供應商面前比較弱勢,不得不使用銀行票據這類支付方式來保障原材料供應。
隨着華為、小米、雲麥等互聯網品牌在體脂稱領域的深耕,尤其是基於微信、APP等方式的聯動,香山體脂稱受到的市場競爭壓力非常大。
國內市場中,據京東銷量排名,公司在低端廚房秤地位優勢比較明顯,但體脂稱銷量排名並不穩定,這也證實了公司在產業鏈中也不夠強勢。
現金流量表顯示,香山股份上市近4年來,投入到固定資產、在建工程等生產線擴建更新方面的現金,不足1億元。公司招股書計劃3年花4.86億元,用於生產線的擴建和研發中心的建設,均未能按時達標。
公司的錢都去哪兒了?
理財。
公司的理財方向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購買各金融機構的保本型理財產品;二是購買股份制銀行的大額存單。
2020年半年報中,公司的理財產品(計入交易性金融資產)餘額1.27億元,大額存單(計入債權投資)餘額2.97億元。賬面顯示,公司的理財收益達到584萬元,成為重要的利潤構成部分。
很多公司上市是急着圈錢,公司的圈到的錢為什麼遲遲不花?
半年報裏給出了答案:2020 年 5 月 22 日,公司召開 2019 年度股東大會,審議通過《關於終止實施募投項目並將剩餘募集資金永久補充流動資金的議案》。該議案顯示,停掉了大部分募投項目的進展。
終止募投項目的其中一個理由更是匪夷所思:項目周邊環境和規劃配套的設施尚未完善,加上距離城鎮中心區比較遠,園區及附近鎮區的技術工人和普通員工招聘較困難,從而影響了項目的投入進度,項目暫未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
招股書顯示,該項目地址距離城區18公里,距離中山港9公里,距離珠海機場60公里,周邊80公里內,有香港、澳門、廣州、深圳、珠海五大機場,交通十分方便。
公司披露的各種信息和招股書自相矛盾,讓人感到疑點重重。
這更像是通過一個包裝精美的項目,給投資者畫了一張餅融資上市,上市後把這張餅撕掉了,融到的錢都存起來吃利息。
從資產負債表來看,公司的資產總額10.13億元,其中固定資產僅有1.3億元,屬於非常特殊的輕資產運營模式。
如果對香山股份上市以來進行總結的話,會發現像一本懸疑小説。公司通過一份前後矛盾的招股書上市,業績上市即巔峯。併購了一家經營糟糕的面板設備生產商,迅速地斷崖式跌落到虧損,依賴疫情期間的特殊情況,改善了經營狀況。
那麼,公司的未來,靠什麼發展?
據公司近期的公告,一方面,繼續購買理財產品,其理財產品大多是穩健保本型,年利率在4%以上,和公司的淨利率差不多,從某種意義上講,公司糟糕的現狀,搞經營還不如買理財;另一方面,公司和專業的投資機構合作,成立投資基金,嘗試利用投資實現新的效益突破點。
9月4日的公告顯示,公司擬通過子公司出資不超過1000萬元,參與認繳中山繸子新興產業投資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的投資基金,該產業投資基金主要投資醫療消費健康、跨境電商及其上下游產業鏈兩大領域。
天眼查顯示,繸子財富是一家以投資跨境電商為主的私募基金,其產品大半銷往境外,這次合作似乎預示着公司正準備向跨境電商投資方轉型。從一家設備生產廠商,轉型為平台投資商,有效地利用賬面的資金,實現另外一種方式的多元化轉型。但是,公司的發展方向已經遠遠偏離了上市時“承諾”的軌跡。一家從事廚房秤、健康稱的企業,在主業逐漸萎縮的情況下,能否在跨境電商領域獲得成功還是個未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