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跌全看特朗普!芯片巨無霸被“拉黑”重挫A股!滬指跳水2%!剛剛外交部迴應
來源:騰訊
一頓分析猛如虎,漲跌全看特朗普。
芯片“巨無霸”中芯國際飛出“被特朗普拉黑”傳聞的黑天鵝,AH股同步迎來大跳水。
9月7日早盤,A股中芯國際-U開盤大跌,截至收盤,跌超11%,市值蒸發超100億。港股中芯國際跳水更為猛烈,收盤跌逾20%,市值蒸發近300億港元。


受此影響,A股全天低迷,收盤滬指跌近2%,失守3300點,創業板指收跌3.33%。
市場的“特朗普效應”,再次應驗。
中芯國際的歎息和憋屈:
核心工藝落後4年?
早前,中芯國際迴應“被拉黑”消息。
據環球網報道,路透社4日援引美國國防部一名官員消息稱,特朗普政府正考慮是否將中國頂級芯片製造商中芯國際(SMIC)列入“貿易黑名單”。路透社稱,美國正加大打擊中企的力度。
針對媒體報道,9月5日晚,中芯國際發佈聲明表示,稱公司嚴格遵守相關國家和地區的法律法規,並在此基礎上一直合法依規經營;美國商務部多年來針對中芯國際進口採購的設備,也已經核發多件重要的出口許可。任何關於“中芯國際涉軍”的報道均為不實新聞,我們對此感到震驚和不解。中芯國際願以誠懇、開放、透明的態度,與美國各相關政府部門溝通交流,以化解可能的歧見和誤解。
事關公司“存亡”,中芯國際以極低的姿態進行了迴應。仔細分析,這其中,更多是“無奈”:
中芯國際是全球領先的集成電路晶圓代工企業之一,也是中國大陸技術最先進、規模最大、配套服務最完善、跨國經營的專業晶圓代工企業,主要為客户提供0.35微米至14納米多種技術節點、不同工藝平台的集成電路晶圓代工及配套服務。
在集成電路晶圓代工領域內,全球範圍內有技術能力提供14納米技術節點的純晶圓代工廠有4家,根據各公司的公開信息整理,台積電於2015年實現16納米制程晶圓代工的量產,格羅方德於2015年實現14納米制程晶圓代工的量產,聯華電子於2017年實現14納米制程晶圓代工的量產。而中芯國際公司14納米制程的集成電路晶圓代工業務於2019年開始量產,進度比台積電等公司落後4年。

數據來自各公司公開信息
而美國納斯達克網站5日稱,特朗普政府的舉動是對中國科技公司持續施加壓力的體現,對中芯國際的制裁標誌着中美之間技術戰的重大升級。《華盛頓郵報》報道稱,雖然中芯國際的技術落後於台灣地區和美國的芯片製造商,但中國政府正在向該行業投入數十億美元,以幫助中芯國際和其他中國企業迎頭趕上。不過西方行業專家認為,中國半導體企業雖然在增長,但仍依賴一些美國技術,包括製造芯片所需的軟件和設備。
美國威脅將中芯國際列入黑名單
趙立堅:濫用國家力量,是赤裸裸的霸權行徑
9月7日中國外交部記者會,彭博社記者就美國考慮將中芯國際列入實體名單一事提問稱,美國國防部與其他部門正在確定是否將中芯國際列入黑名單,這可能會要求美國企業在詳細供貨前申請特殊許可。路透社在週五報道説,中芯國際迴應説它的產品並非用於軍事目的,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趙立堅對此迴應稱,中方已經多次就美方無端打壓中國企業問題表明嚴正立場。一段時間以來,美方在拿不出任何真憑實據的情況下,泛化國家安全概念,濫用國家力量,對中國企業採取各種限制措施,這是赤裸裸的霸權行徑,中方對此堅決反對。
趙立堅説,美方所作所為早已戳破了美方一貫自我標榜的市場經濟和公平競爭原則的遮羞布。這不僅違反國際貿易規則,破壞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也必將損害美國國家利益和自身形象。奉勸美方停止泛化國家安全概念,打壓外國企業的錯誤做法。
突遭美國打擊:機會還是風險?
對於中芯國際被拉黑的傳言,國信證券認為,美國製裁中芯國際無依據無意義,第一,中芯國際滿足相關要求,沒有制裁依據。第二,中芯國際沒有能力為軍事服務。軍事用芯片要求很高,特別是可靠性、穩定性要求。而中芯國際的14nm去年Q4才量產,目前產能、良率還在提升過程中,14nm以及14nm以上的工藝是不能夠滿足軍事要求。第三,中芯國際對美國半導體沒有任何威脅,沒有制裁意義。中芯國際的目前最先進的只有14nm,而全球龍頭台積電已經到5nm,中間還有10nm、7nm,距離台積電技術還差3代。所以,從先進技術競爭角度看,中芯國際對全球半導體暫無威脅。
新時代證券認為,科技近期有不少催化:1.華為被全面封鎖;2.歐菲光事件;3.白宮擬將中芯國際納入黑名單;4.中國發展第三代半導體。目前來看華為沒有辦法繞開美國的管制,芯片問題短期無解,靠國內自主可控解決最少要2-3年,國內芯片暫時頂不上,存量高端芯片用完後面臨的就是退出高端手機的市場,由此帶來的就是產業鏈的大幅砍單。歐菲光事件同理也會導致市場對於蘋果產業鏈政治風險的擔憂。資金在3月份將科技估值急速拉昇後,市場需要時間或基本面超預期方能繼續創新高,科技純提估值的行情已經告一段落,後續到了驗證銷量的時候了。
Follow us
Find us on
Facebook,
Twitter ,
Instagram, and
YouTube or frequent updates on all things investing.Have a financial topic you would like to discuss? Head over to the
uSMART Community to share your thoughts and insights about the market! Click the picture below to download and explore uSMART app!

Disclaimers
uSmart Securities Limited (“uSmart”) is based on its internal research and public third party information in preparation of this article. Although uSmart uses its best endeavours to ensure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accurate, uSmart does not guarantee the accuracy, timeliness or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of this article and is not responsible for any views/opinions/comments in this article. Opinions, forecasts and estimations reflect uSmart’s assessment as of the date of this article and are subject to change. uSmart has no obligation to notify you or anyone of any such changes. You must make independent analysis and judgment on any matters involved in this article. uSmart and any directors, officers, employees or agents of uSmart will not be liable for any loss or damage suffered by any person in reliance on any representation or omission in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s for reference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offer, solicitation, recommendation, opinion or guarantee of any securities, virtual assets, financial products or instruments. Regulatory authorities may restrict the trading of virtual asset-related ETFs to only investors who meet specified requirements. Any calculations or images in the article are for illustrative purposes only.
Investment involves risks and the value and income from securities may rise or fall. Past performance is not indicative of future performance. Please carefully consider your personal risk tolerance, and consult independent professional advice if necess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