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wind
近周大盤亢奮,繼滬指上週突破3000點後,今日盤中上摸至3407高點。7月7日,兩市繼續爆量之際,動力電池王者歸來——寧德時代漲停,股價再創新高之際,市值突破4300億元。目前新能源車迎向上拐點,哪些要點值得關注?
7月7日,寧德時代漲停,股價創新高,較3月份低點上漲超8成。截止收盤,該股報195.58元,市值突破4300億元。
由於在新能源領域收入利潤雙升,近幾年異軍突起的寧德時代在全球百強排名中也提升了28位,從去年的76位提升到今年的48位。
受消息刺激,今日,動力電池板塊漲幅超過5%,璞泰來、億緯鋰能、天賜材料等跟隨寧德時代漲停。
從此,以比亞迪和寧德時代為代表的磷酸鐵鋰電池和三元鋰電池路線之爭烽火再起。同樣是7月7日,比亞迪創下88.50元歷史新高。
7月1日,寧德時代公告稱,收到證監會批覆,核准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
本次募集金額不超過197億元,主要投入四個動力及儲能電池的建設和研發項目,建設電池總產能52gwh。
東吳證券表示,三元電池預計驗證中,有望進入更多車型供貨體系。預計寧德7-8月正式開始供貨,2020年寧德有望獲國產特斯拉份額10-20%,遠期逐步提升至40-50%。
在上第一輪海外車企定點中,寧德時代成為最大贏家,證明在成本、技術與配套能力上,其綜合實力已強於松下等海外巨頭,這一標誌性事件也重塑了公司估值。
目前,歐洲新能源車市場全面復甦,德法6月新能源車銷量翻倍增長。
此前,寧德時代與寶馬共同出資構建了德國工廠,寧德時代股權投資約28億元,承擔建廠主要支出,而寶馬提供73億歐元的訂單,並資助產線設備。
寧德時代成功開拓了特斯拉、大眾、奔馳、寶馬等國際一流整車廠。隨着動力電池不斷降本,未來公司的競爭力進一步凸顯。
前不久,摩根士丹利將寧德時代目標價上調14%至195元。稱其面臨諸多有利因素,包括可能與特斯拉建立合作伙伴關係,以及在歐盟的強勁銷售前景。
從7月7日股價表現來看,195元的目標價已經超越。
東吳證券表示,考慮到公司為國內動力鋰電絕對龍頭,技術、成本、客户資源優勢明顯,給予21年65倍PE,目標價225.6元。
國泰君安表示,保守按25倍PE估值計算,未來國內鋰電池企業的市值將達到1.5-1.7萬億(包括比亞迪、寧德時代、億緯鋰能等)。
而寧德擁有國內近5成市佔率,中長期市值有望達到7500-8500億。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上半年寧德時代等企業,除了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拿下訂單以外,還在船舶、儲能、電動兩輪車領域獲得不小收穫。
大樹底下好乘涼。近兩年以來,隨着寧德時代的上市、產能快速提升,A股產業鏈概念公司也活得比較滋潤。
7月2日,威華股份公告稱,寧德時代未來一年向威華股份採購1萬噸電池級碳酸鋰和3,000噸電池級氫氧化鋰。
受消息刺激,消息公佈當天,威華股份漲停。7月7日,威華股份繼續漲停。
據Wind產業鏈平台數據,主要合作小夥伴如下:
在碳排放壓力以及歐洲疫情被逐漸掌控的情況下,機構依然看好下半年海外新能源汽車的高增長態勢。
機構認為,動力電池行業前景廣闊,投資邏輯在於“強者恆強”。
2025年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市場空間超1000GWh我國新能源汽車處於快速發展階段,預計2025年銷量約700萬輛。
根據《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徵求意見稿)的規劃,到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將達到25%左右,對應的銷量預計在700萬輛左右。
2019-2025年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CAGR約44%,2025年需求超1000GWh。動力電池增速2019年動力電池需求量在111GWh左右。根據測算,到2025年動力電池需求約為1013GWh,年複合增速44%。其中,國內需求447GWh,海外需求566GW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