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势分析
市场忧虑环球疫情有反弹风险,港股周五偏软,恒指轻微低开後跌幅扩大,低位曾跌逾240点,仍然保持在24,500点水平以上,收市跌逾230点,横跨假期连跌两日。
港股偏软,但大市成交缩减至1,000亿以下,半年结前若未有特别消息,恒指或倾向横行整固,未必会出现明显方向。向上观望重上两万五的机会,支持参考两万四关口。
策略概要
港股回软,资金博反弹,进取好友考虑收回价在24,200点附近的牛证作部署。若忧虑近期牛证收回风险较高,或可参考两万四为支持,下移至收回价在支持位附近的牛证。
淡仓有资金获利,同时亦有进取淡友下移至新上市、收回价在两万五以下的近价熊证;不过恒指假期前高位曾突破两万五,投资者或可因应风险承担能力,选择收回价在两万五阻力位以上的熊证。
恒指牛证62174,收回价24188点,行使价24088点,杠杆比率约53.4倍,兑换比率10000。
恒指牛证57000,收回价24100点,行使价24000点,杠杆比率约50.1倍,兑换比率10000。
恒指熊证62229,收回价24888点,行使价25038点,杠杆比率约35.1倍,兑换比率20000。
恒指熊证63873,收回价25028点,行使价25178点,属新上市产品,兑换比率20000。
恒指认购证24237,行使价26,900点,20年09月到期,实际杠杆约18.1倍。
恒指认沽证24255,行使价23,200点,20年09月到期,实际杠杆约8.4倍。
阿里失守215元 小米回软挫逾4%
走势分析
市场关注阿里巴巴(9988)股东软银创办人孙正义辞任阿里董事,或是为减持铺路。阿里周五捱沽,低开在220元以下後跌势持续,收市跌逾3%,失守215元水平。220元或已再度修建为阻力,支持下移至参考210元。
小米(1810)追落後仅1日,周五再度回软,日内高位继续受制於14元,竞价後跌幅扩大至约4%,以全日低位13.32元收市。向上仍以挑战14元为目标,支持参考10天线约12.88元。
策略概要
阿里高位回落,随即吸引大额资金流入好仓,进取好友更考虑行使价约260元的价外认购证,以获得更高杠杆。随着阿里回软,好友或可考虑下移至行使价约240元的认购证,减低价外幅度及持轮风险。
小米急升後回软,资金观望反弹机会,主要考虑行使价在14.5元以上的认购证,又或考虑收回价在12.5元以下的牛证。小注追沽资金,则考虑行使价在12元以下的认沽证。
阿里认购证22994,行使价240.08元,20年08月到期,实际杠杆约12.1倍。
阿里认沽证18302,行使价199.28元,20年09月到期,实际杠杆约8.6倍。
阿里牛证59957,收回价202.78元,行使价200.78元,杠杆比率约13.1倍。
阿里熊证60666,收回价228.88元,行使价230.88元,杠杆比率约12.7倍。
小米认购证21367,行使价14.68元,20年09月到期,实际杠杆约6.9倍。
小米认沽证28430,行使价11.16元,20年12月到期,实际杠杆约5.5倍。
小米牛证62226,收回价12.28元,行使价11.88元,杠杆比率约8.0倍。
小米熊证50325,收回价14.28元,行使价14.68元,杠杆比率约7.8倍。
腾讯受制500元 港交所维持高企
走势分析
近日破顶的腾讯(0700),周五受制於500元关口,虽然曾回升至493元以上,但及後再度回软,收市跌逾1%,刚好位於485元水平。向上观望重上并企稳500元关口,支持参考475元水平。
憧憬更多中概股来港上市,港交所(0388)周五维持高企,曾再触及321.8元的历史高位,收市逆市微升。向上观望再破顶机会,300元关口或已逐步建立支持。
策略概要
腾讯高位回软,资金观望回勇机会,好友考虑行使价约510元的认购证,观望到价机会;不过腾讯过去一段时间累升幅度甚大,淡仓亦有资金考虑,并已在近日上移至行使价约400元以上的认沽证。
港交所高企,好淡仓均有资金考虑。好友近日已上移至行使价在350元以上的认购证,维持价外幅度。淡仓亦见有资金反手部署,亦已在近日上移至行使价在280元以上的认沽证,拉近与现水平的距离。
腾讯认购证12147,行使价509.98元,20年11月到期,实际杠杆约7.0倍。
腾讯认沽证29620,行使价406.88元,20年11月到期,实际杠杆约7.6倍。
腾讯牛证63792,收回价462.78元,行使价459.98元,属新上市产品。
腾讯熊证63811,收回价515.88元,行使价518.68元,属新上市产品。
港交认购证14403,行使价355.88元,20年12月到期,实际杠杆约7.1倍。
港交认沽证14190,行使价285.88元,20年12月到期,实际杠杆约6.7倍。
港交牛证63812,收回价300.38元,行使价298.38元,属新上市产品。
港交熊证59961,收回价328.88元,行使价330.88元,杠杆比率约21.4倍。
以上产品资料来源: 彭博资讯及瑞信网站cswarrants.com
(本结构性产品并无抵押品)
《瑞信香港认股证及牛熊证销售主管何启聪》
免责声明:笔者为瑞士信贷(香港)有限公司的代表 ,并身为证监会持牌人,并无持有相关上市公司的任何财务权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要约、建议或促使任何人士提呈买卖或认购任何证券。结构性产品价格可急升或急跌,投资者或会蒙受全盘损失。本产品并无抵押品。如发行人无力偿债或违约,投资者可能无法收回部份或全部应收款项。牛熊证备强制赎回机制而可能被提早终止,届时(i)N类牛熊证投资者将不获发任何金额;而(ii)R类牛熊证之剩余价值可能为零。有关恒生指数或恒生中国企业指数的免责声明,请参阅上市文件。过往表现并不反映将来表现。投资前,投资者应了解风险,并谘询专业顾问及查阅有关上市文件。瑞信之联属公司为结构性产品之流通量提供者,亦可能是唯一报价者。本文任何内容概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意见、并无声明任何投资或策略适合或符合阁下的个别情况。结构性产品交投量并不是结构性产品表现的指标,投资者不应仅依赖交投量历史高位数据以厘定结构性产品日後的表现。~
重要声明:
以上资讯由第三方提供,AASTOCKS.com Limited对於任何包含於、经由、连结、下载或从任何与本网站有关服务所获得之资讯、内容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对於您透过本网站上之广告、资讯或要约而展示、购买或取得之任何产品、资讯资料,本公司亦不负品质保证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