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混跡資本市場內的人,一定會覺得醫藥股瘋了,因為又雙叒叕大漲了。
今日,滬深兩市漲幅前20大概念指數中,有11個概念是與醫藥相關的。其中,血液製品指數中,寶萊特、華蘭生物紛紛漲停,天壇生物、博雅生物、上海萊士紛紛大漲。
(來源:Wind)
肺炎概念指數中,南衞股份、國藥股份、華北製藥、海思科等公司紛紛漲停。
生物疫苗指數中,安科生物、華北製藥、九強生物紛紛漲停,達安基因、科華生物、未名醫藥紛紛上漲。
這裏,不一一列舉了。總之,醫藥股非常強勢。
據數據統計,今年以來127只醫藥生物股漲幅超過30%,華海藥業、華大基因、九安醫療和賽升藥業等30只個股年內已經翻倍。醫藥生物板塊內創新高的個股達到58只,佔到整個板塊的18%。
近段時間,醫藥股再度爆發,與北京疫情無不關聯。
新發地聚集性疫情爆發以來,目前北京市累計確診病例已經超百例,達到137例。同時,遼寧、河北、四川相繼出現與北京確診病例的關聯病例。
北京因此進入非常時期,戰疫防線全面繃緊。
6月16日晚間,北京應急響應從三級重新提升至二級,成為全國唯一一個二級響應的地區。因此,北京恢復社區封閉式管理、嚴格口岸食品檢驗檢疫、調整公共交通限流比例;同時“自我隔離”,實施嚴格進出京管控,嚴防疫情外散。
除此之外,新冠病毒疫苗研發傳來好消息。
6月16日,國藥中國生物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研製的新冠病毒滅活疫苗Ⅰ/Ⅱ期臨牀試驗盲態審核暨階段性揭盲會在北京、河南兩地同步舉行。
揭盲結果顯示:疫苗接種後安全性好,無一例嚴重不良反應,不同程序、不同劑量接種後,疫苗組接種者均產生高滴度抗體,0,28天程序接種兩劑後,中和抗體陽轉率達100%。
此次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的新冠滅活疫苗臨牀試驗為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的Ⅰ/Ⅱ期臨牀研究。4月12日,該新冠滅活疫苗全球首家獲得臨牀試驗批件,Ⅰ/Ⅱ期臨牀試驗在河南省武陟縣同步啟動。
聚集性疫情的捲土重來,刺激了類似口罩、醫療設施設備、疫苗、檢測等細分醫藥行業的需求,但這主要還是屬於事件情緒性驅動。因為在前期成功抗疫的大背景,北京聚集性疫情相信會很快被遏制下來,不會造成二次大爆發。
2
醫藥是出牛股的大行業。除了內資看好,北上資金同樣擁簇。
北上資金所有A股配置中,第一大倉位的是食品飲料,包括貴州茅台、五糧液等等。第二大倉位的便是醫藥生物,包括恆瑞醫藥、長春高新等等。
(來源:國盛證券)
北上資金所有A股重倉股中,市值Top20佔據4家,包括恆瑞醫藥、愛爾眼科、藥明康德、邁瑞醫療,分別持有市值596億元、201億元、170億元、165.7億元,家數佔比20%,不算小。
(來源:Wind)
上一週(6/8-6/12),電子、醫藥生物、汽車流入額靠前,分別為26.16億元、25.82億元、14.18億元;而食品飲料、銀行和建築裝飾流入額靠前,分別為-9.02億元、-7.71億元、-4.24億元。
(醫藥生物倉位環比提升居首,來源:國盛證券)
上一週,北上資金淨流入前10大股中,長春高新淨流入16.68億元,位居首位。
總之,從不同維度來看,外資對待中國醫藥股的態度是很明確的——未來有前景,投資機會不小。
3
不管是疫情帶來更多增量市場的蛋糕,還是本身行業賽道就處於高度景氣週期,內外資都相對看好未來醫藥的機會。
基於此,醫藥股的估值亦是非常誇張的。
據Wind數據顯示,300多家醫藥類公司中,一共有65家公司動態PE倍數超過100倍,包括我們熟知的昭衍新藥、藥明康德、生物股份等等。
另在創新高的58只個股中,有20只個股市盈率超過百倍,華熙生物、愛爾眼科、我武生物等市盈率均超過百倍。在創新高的58只個股中,僅有3只個股估值低於40倍。
我們拿創新藥龍頭——恆瑞醫藥來看。年初至今,恆瑞累計大漲23%。如果從年內低點(3月19日)算起,股價已經累漲上漲33.8%。
(來源:Wind)
看動態PE,恆瑞醫藥已經高達87.28倍,處於10年來估值上線區間,也可見市場的瘋狂。當然,比恆瑞估值數倍更高的還有數十家。
估值高企的背景下,投資醫藥股尚需一份謹慎。當然,普通投資者可選取折中的辦法——醫藥指數基金定投來平滑風險,享受行業長期成長的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