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browsing the Hong Kong website, Regulated by Hong Kong SFC (CE number: BJA907). Investment is risky and you must be cautious when entering the market.
Beyond Meat屢遭投行看空,國內人造肉概念會受到影響嗎?
格隆匯 05-04 09:46

近日,炒作人造肉概念的鼻祖Beyond Meat因遭到數家機構下調評級而導致股價出現明顯回落引發市場的關注。

上週五,Beyond Meat在美股市場整體大跌及被機構看空的雙重刺激下,股價收跌7.54%,報91.53美元,全周跌幅近16%,總市值為56.6億美元。

 (圖片來源:富途證券)

不過,雖然上週跌幅較大,但因美國疫情的進一步深入,肉類加工巨頭關廠停工可能帶來肉食短缺的預期,以及肯德基星巴克開賣人造肉食品的炒作加持下一度讓公司股價表現非常強勢。在本輪美股的反彈期間,公司股價一度達116美元附近,最高漲幅超過140%,接近前期高點平台。

在上週,富國銀行分析師將Beyond Meat股票評級從“持股觀望”下調至“減持”, 目標價72美元。離上週五該公司股票收盤報價91.53美元還有21.33%的跌幅。

富國銀行認為,被急劇侵蝕的經濟狀況可能會降低對該公司“高價植物性肉類”的需求;另外,主要考慮到營銷和研發對於維持長期增長的重要性,Beyond Meat在盈虧平衡中削減開支的靈活性相對較小。為此,將Beyond Meat在2020財年的每股收益預期從11美分下調至6美分,將2021財年的每股收益預期從37美分下調至35美分。

而就在此前,瑞銀分析師也在最新報告中將Beyond Meat評級從“中性”下調至“賣出”,目標價亦下調至73美元。理由是該公司從三月底的強勢反彈以來,完全沒有反映出新冠疫情帶來的風險。

同時,Beyond Meat將於5月5日公佈第一季度業績。根據FactSet調查的分析師預計,公司在第一季度的營收將為8710萬美元,每股淨虧損6美分,調整後虧損8美分。

事實上,Beyond Meat算得上近期美股市場的明星股。

作為人造肉的龍頭企業,Beyond Meat創立於2009年,2019年5月登陸納斯達克,主營業務為利用豌豆蛋白為原料生產人造肉產品。2012年,公司的初創產品開始上市;2016年,公司推出了標誌性產品Beyond Burger,是全球首款外觀、味覺和真正的牛肉幾乎沒有差別的素肉餅,並且完全由植物製成。目前,公司可以生產用於漢堡,碎牛肉和香腸的植物性產品,並在全球50多個國家/地區銷售。

今年以來,公司先後還與連鎖餐飲巨頭麥當勞宣佈合作,將加拿大人造肉漢堡的試點門店從28家擴大至52家,並將試點週期繼續延長三個月。同時,開始與加拿大1200家星巴克門店開展合作,銷售人造肉三明治。4月末,肯德基在我國廣州、深圳、上海三地同時3家餐廳開放“人造肉”雞塊產品的公測,而星巴克也推出5款植物肉食品菜單,其中三款是源自Beyond Burger。

人造肉之所以受到市場關注,因為相比傳統肉類,人造肉在某些方面具備一些優點,比如不含寄生蟲、沙門氏菌等細菌,不會造成手足口病、瘋牛病等使用傳統肉蛋奶產品會引發的疾病。

此外,人造肉的生產不存在對環境的破壞,同時受環境的影響也較少,如疫情期間,有些傳統養殖業受到毀滅性打擊,但人造肉生產並不受到影響。

從最新市場規模來看,根據天風證券數據,2019年,全球植物蛋白肉的市場規模約121億美元,預計每年將以15.0%的複合增長率增長,到2025年將達到279億美元。

當前,全球人造肉市場份額主要集中在美國,相比,我國在人造肉行業起步晚,技術落後於國際水平。

但自從2019年Beyond Meat上市後,我國傳統素肉企業進入轉型期,國內大量初創企業湧入人造肉行業賽道;同時,國外企業瞄準中國龐大市場,中國人造肉市場開始快速起步,逐漸成為資本市場的新風口。

而且,Beyond Meat上市後,就連續受到市場資金的關注,股價從發行價25美元,一度最高漲至240美元。Beyond Meat上市後的連續暴漲,也帶動了A股人造肉相關概念股出現暴漲,如雙塔食品、哈高科、登海種業等,均出現了翻倍漲幅。而近期Beyond Meat與肯德基、星巴克的合作的消息,國內的相關概念個股也均出現了明顯異動。

目前A股市場中,涉及人造肉概念的上市公司一共有20多家,包括大康農業、京糧控股、雙塔食品、金健米業、愛普股份、豐樂種業、登海種業、大北農、北大荒、哈高科、金字火腿,東寶生物、海欣食品、豐樂種業、來伊份等個股。

其中,雙塔食品(002481.SZ),公司主營業務包括粉絲、豆類蛋白、食用菌等業務板塊。公司近期在互動平台表示,與肯德基存在間接供貨關係,肯德基新品植培肉黃金雞塊使用的是公司的豌豆蛋白產品。

同時,公司通過全資子公司招遠君邦商貿有限公司與Beyond Meat簽署85%豌豆蛋白銷售合同,首批豌豆蛋白採購量為628320磅(約285噸),後續雙方將根據市場需求不斷增加豌豆蛋白採購數量。

從公司公佈的最新的2020年一季度的業績來看,也比較亮眼,1-3月,公司共實現營業收入4.27億元,同比增長18.3%;淨利潤為0.7億元,同比增長89.98%。但受益業績的超預期,疊加人造肉的概念題材,公司今年以來已經實現明顯兩撥比較大的漲幅,截至4月30日最新交易日,公司的市盈率為57.01,市淨率為5.66。

金字火腿(002515.SZ),公司主營火腿及火腿系列產品、包括香腸、醬肉、臘肉、鹹肉等特色純肉製品。公司在植物肉藍海領域有一定的先發優勢,目前主攻混合肉,開發出豐富的產品矩陣,如植物肉丸、植物獅子頭、植物臘腸等。

2020年1-3月,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9億元,同比增長103.34%;淨利潤為0.49億元,同比增長53.34%。同時,公司發佈中報預告,業績預增60.61%-116.69%。目前,公司動態市盈率為31.02,市淨率為4.45。

來伊份(603777.SH),公司是一家經營自主品牌的休閒食品全渠道運營商,目前有五香味蛋白素肉、香辣味蛋白素肉等蛋白素肉產品,並與南京農業大學下屬研究中心簽署協議,在植物基蛋白製品和肉製品的開發技術領域開展深度合作。

2020年一季度,公司共實現營業收入13.14億元,同比增長10.08%;淨利潤0.73億元,同比增長12.94%。公司目前的市盈率為15.72,市淨率為2.51。

綜合來看,當前國內人造肉概念個股,尚處於概念炒作階段,受市場情緒影響較大,而Beyond Meat作為全球知名人造肉企業,具有一定的對標作用,其短期的大漲大跌會對A股的相關概念個股造成影響。但人造肉作為一個新興賽道,受益消費觀念和健康餐的流行,是一個值得長期關注的細分領域。

Follow us
Find us on Facebook, Twitter , Instagram, and YouTube or frequent updates on all things investing.Have a financial topic you would like to discuss? Head over to the uSMART Community to share your thoughts and insights about the market! Click the picture below to download and explore uSMART app!
Disclaimers
uSmart Securities Limited (“uSmart”) is based on its internal research and public third party information in preparation of this article. Although uSmart uses its best endeavours to ensure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accurate, uSmart does not guarantee the accuracy, timeliness or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of this article and is not responsible for any views/opinions/comments in this article. Opinions, forecasts and estimations reflect uSmart’s assessment as of the date of this article and are subject to change. uSmart has no obligation to notify you or anyone of any such changes. You must make independent analysis and judgment on any matters involved in this article. uSmart and any directors, officers, employees or agents of uSmart will not be liable for any loss or damage suffered by any person in reliance on any representation or omission in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s for reference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offer, solicitation, recommendation, opinion or guarantee of any securities, virtual assets, financial products or instruments. Regulatory authorities may restrict the trading of virtual asset-related ETFs to only investors who meet specified requirements. Any calculations or images in the article are for illustrative purposes only.
Investment involves risks and the value and income from securities may rise or fall. Past performance is not indicative of future performance. Please carefully consider your personal risk tolerance, and consult independent professional advice if necessary.
uSMART
Wealth Growth Made Easy
Open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