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息人士稱,特斯拉或將在4月中舉行的特斯拉“電池日”上主推Maxwell的乾電極技術,在降低電池成本的同時提高能量密度和續航里程。
特斯拉作為電動車領域的霸主,這則消息也引起了投資者的廣泛關注。
據悉,Maxwell成立於1965年,公司主要從事超級電容器與乾電池電極的研發和生產,2018年與吉利、沃爾沃開始合作。
2018年,該公司實現營收9046萬美元,淨利潤虧損3655萬美元,收入主要來自中國、美國、德國等。
2019年2月,特斯拉宣佈以2.18億美元溢價55%收購該公司。
彼時,特斯拉在自身資金比較緊張的情況下啟動溢價收購就是因為看中其獨有乾電極工藝,並借鑑切換到電池極片生產工藝,為後面的固態電池做技術儲備。
資料顯示,乾電極技術是一種電極製造工藝,這也是乾電極電池與傳統鋰電池的差別所在。
傳統的鋰電池製造使用有粘合劑材料的溶劑NMP與負極或正極粉末混合後,把漿料塗在電極集電體上並乾燥,是濕法工藝。乾電池技術不使用溶劑,而是將少量細粉狀PTFE(聚四氟乙烯)粘合劑與正/負極粉末混合,然後通過擠壓機形成薄的電極材料帶,再將電極材料帶層壓到金屬箔集電體上形成成品電極。
目前,業內普遍認為乾電極技術與傳統鋰電池技術主要具備以下四方面優勢:由於電極不需要使用溶劑,避免了SEI膜帶來的首次循環容量衰減問題,能量密度已達到300Wh/kg以上,具備500Wh/kg的實現路徑;Maxwell數據顯示,乾電池在接近1500次循環後,仍能保持90%的電容保持率;相比現有濕電極技術,乾電池產能密度增加16倍,成本可下降10%-20%;可應用於固態電池中。
(圖片來源:方正證券研究所)
值得注意的是,乾電極技術目前應用在鋰電池生產難度是比較大的。不過,該技術應用在超級電容上難度較低,可以對超級電容性能有較大提升。
而超級電容也因為其特點有望應用到新能源汽車的電池模組中。
查詢得知,超級電容器通過使電解液極化來靜電儲存能量。雖然是電化學裝置,但其儲能機理中不涉及化學反應。這一機制是高度可逆的,允許超級電容器被充放電數十萬甚至數百萬次。
電池和超級電容器之間最根本的區別是電池具有高能量密度,而超級電容器具有高功率密度。超級電容器非常適合在短時間內(從幾分之一秒到幾秒鐘)反覆要求達到峯值性能的應用。且由於採用了靜電充電工藝,超級電容器的循環穩定性大大提高。
除此之外,超級電容還具有電壓範圍寬,温度範圍廣,易於監控,整合簡單,維護保養容易等優點。不過,超級電容單位電量成本高,是鋰電池的60倍,且能量密度低,僅為鋰電池5%左右,不能用作主動力來源。
(圖片來源:光大證券研報)
眾所周知,鋰電池的缺陷主要是充電速度較慢,低温性能較差以及使用壽命不夠長等方面。而超級電容擁有極短充放電時間,長使用壽命以及高可靠度。
因此,超級電容和鋰電池模組相結合可以實現對新能源汽車進行快速充放電,延長電池使用壽命,提升性能和功率,改善在全天候環境下的使用和安全性能。
最新公開信息顯示,Maxwell的乾電極和超級電容,將會是特斯拉自建電池技術方向。
而特斯拉是全球新能源汽車當之無愧的龍頭,2019年全年交付電動汽車36.72萬輛,全球銷售163.54萬輛,佔比為22.45%。
如果特斯拉如消息人士所稱那樣在4月中舉行的特斯拉“電池日”上主推Maxwell的乾電極技術,那麼相關材料將迎來更多的需求,產業鏈上的公司也將獲益。
新宙邦(300037.SZ)上市於2010年,公司的主營業務是新型電子化學品及功能材料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主要產品包括電容器化學品、鋰電池化學品、有機氟化學品、半導體化學品四大系列。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是電容器化學品行業的全球龍頭,市佔率超過50%,其中超級電容器電解液和溶質國內領先。Maxwell是公司電容器業務主要客户。
另外,公司在鋰電池電解液、氟聚合物領域實力業頗為不俗。
該公司的股價從2019年6月20日的低點至今已經上漲超過87%。
(圖片來源:Wind)
中國寶安(000009.SZ)的主營業務分為高新技術產業、生物醫藥產業、房地產及其他產業三大板塊,其中高新技術產業主要涉及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精密零件製造及軍工等領域。
據悉,該公司是全球負極龍頭企業,其中公司硅碳負極國內第一,唯一一家實現規模出貨的公司,2019年出貨量近3000噸,主要客户包括松下,並間接導入特斯拉,份額超過一半。
天奈科技(688116.SH)是碳納米管導電劑龍頭,而碳納米管作為鋰電池電極的關鍵輔材,對電池的電化學性能有較大影響。公司目前已完成三代產品研發,性能上超過傳統導電劑,並打破了進口替代的格局。
事實上,寧德時代、美錦能源等也是產業鏈上的公司,上述這些也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
不過,產業鏈上的公司數量非常多,其中一些公司的股價已經大幅增長,投資者在投資中還需深入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