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密Merlin
来源: 妖精资本
受到全球疫情蔓延的消极影响,欧美股市连日狂泻,以标普500指数为例,标普500从2月19日的3386点急转直下,2月28日凌晨收盘2978点,6个交易日跌去了12%,昨晚更是创出11年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4.42%。相信有不少敏感的投资者蠢蠢欲动,想要入市抄底,我本人也是昨晚一夜未眠,时刻关注着美股市场的动向,思考疫情局势,并连续抄底了数只股票,另外考虑到疫情还会有继续扩大的风险,也做了一定的对冲措施,在此分享出来,不一定对,权当抛砖引玉。
一、我国疫情发展和股市反应概况
由于我国最早爆发疫情,经过一个月的不懈努力,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除湖北外全国大部分省份新增病例已经多日为零或者个位数,股市也恢复平稳,完整经历过这个过程的我们,在经验上比国外投资者领先,这就给了我们一个绝好的“信息不对称”优势,这是我选择抄底的底气所在。首先,我们需要来总结回顾一下这场疫情的关键信息和股市的反应。
单独说明一点:在春节假期之前,疫情还没有全面蔓延开来,也没有得到全国大众的关注,直到1月22日,疫情在政府警示、媒体大规模报道中迅速被大众知晓,此后一系列的防控救治措施才紧锣密鼓的到来,可以将1.22这一天定位一个关键时点,我称之为“警醒日”,在后文会用到。
1、新冠病毒有以下三个关键特征:
A、传染性极强。远超SARS,这也是该次疫情最可怕的地方、大规模蔓延的根本原因;
B、致命性不高。重症率和病死率不高,查看相关报道,相当大一部分死亡是由于患者过于密集爆发,医疗物资严重短缺,没有及时得到治疗的原因,除湖北省外,全国其他省份的重症率和死亡率都极低;
C、治愈不算太难。虽然还没有特效药,但新冠肺炎的治愈不算太难,只要物资供应完善,悉心护理,治愈率很可观。
2、疫情在我国大规模蔓延的原因:
A、我国人口多,密度大;
B、恰逢春节假期的全国性庞大人口流动;
C、疫情从发现到春节前爆发的重视程度不够、管控力度欠缺、经验不足;
D、疫情全面爆发期正处全国假期,医疗物资生产供应不足、物流运输力不足。
3、我国在一个月内迅速控制住疫情继续蔓延的经验:
A、在政府的带领下,强力宣传,大大提高了人民的防范意识;
B、严格管控人口流动和聚集;
C、大规模排查检测;
D、全国和全球各地迅速聚集了大批量的医疗物资。
4、股市表现:
春节后,沪深300在首个交易日2月3日狂跌7.7%,最低时只有2685点,此后随着疫情逐渐得到管控,大盘一路上涨,截至2月27日收盘,已经反弹到2991点,基本收复到春节前的点位。
香港恒生指数则从1.20的开盘点位29169一路下探到2.3的最低点26145,期间跌幅10%,此后迎来小幅反弹,27日收盘26778点,反弹幅度不如A股的原因,我认为是由于港市的国际化程度更高,港股投资者会更加考虑全球宏观环境的影响。
疫情毫无疑问对绝大多数行业都造成了负面影响,但也利好部分行业,下面分开来看这段时间A股和港股的几个典型板块走势,以用来参考如何抄底美股。
消费板块——受到疫情冲击最大的是线下消费行业,如餐饮、零售、教育等,对消费类公司的业务经营和财务状况影响惨重。在我看来,消费股要分行业来考虑,一些必需品类型的消费股受影响很小,比如奶粉和教育,奶粉还得喝,疫情结束后课还得补,趁疫情早期大盘全面下跌的时候抄底是完全OK的;非必需类型的消费股如餐饮、酒水等则见仁见智,疫情期间的财务损失基本弥补不回来了,即使疫情结束也只会有短暂的报复性消费,不会有人每天都跑去吃海底捞喝喜茶的,最多一两次就够了,所以这类消费股的上半年财务业绩会受到比较大的影响,当然疫情只是黑天鹅,不改公司基本面,股价下调估值降低,有利有弊。我认为趁低抄底消费股才是正确之道,只是抄底的时机比必须消费股讲究,最好选在疫情形势明朗、疫情基本得到控制、全国性的大复工有望的时间点——也就是疫情的中后期,像现在港股市场的多数消费股都已经收复失地了,而A股市场的还在恢复中。
医药板块——疫情爆发最开始阶段上涨的是医药板块,这个很好理解,不用多说。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很多医药公司的业务与疫情无关,股价也只是瞎涨,这类股票在疫情中后期最好别碰了,因为你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最后一个接棒者。即使是业务与疫情相关的企业也要慎重,疫情期间的业务增长是一次性的,疫情过后公司业务会恢复常态,从长远来看选择医药板块标的还是要看基本面质地,疫情期间的医药板块投资反而要慎重,切莫头脑发热追涨。
科技制造业板块——疫情对制造业的影响主要是供应链中断和开工率不高,会影响一季度的产品生产和出货,但由于科技制造业的产品不管是2B还是2C,多数都是刚需品, 所以在疫情结束后的二季度,2B会迎来大规模的复工增产,2C会迎来大规模的报复性消费,整体来看,一季度低迷二季度反弹,对上半年的业绩影响很小。这也是在疫情期间科技制造板块基本没跌的原因之一。当下,除湖北外全国各地的复工率已经比较可观,很多地方都已经超过60%,复工率持续回暖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数据来源:海通姜超宏观)
互联网板块——疫情期间上涨最好的板块,除了医药就是互联网板块了。不同于医药板块更多是一次性的利好,互联网板块是真正迎来了爆发点,尤其是诸多新兴互联网行业,比如在线教育、在线办公、在线医疗、生鲜电商等等,疫情不仅短期推动了这些行业的用户数据暴涨,从长远来看,也是实实在在的行业转折期,因为疫情给这些新兴行业做了一次全国性的免费宣传和体验,使原本需要数年时间慢慢推进的工作一夜之间完成了,也加速了行业的进步和优胜劣汰,哪怕疫情过后留存率和转化率不高,对于这些行业来说也是足够好的推动了。事后来看,03年的非典对于电商和社交等互联网行业的早期发展就有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至于传统互联网行业,比如视频、直播、游戏等,则不建议买入,这些行业的消费需求会随着疫情得到控制而恢复常态,公司原来怎么样,大概率还是怎么样。
(数据来源:友盟数据)
二、海外疫情情况
当我国防控疫情取得明显成果的同时,疫情却在全球多地蔓延开来,导致欧美股市狂泻。但是分开来看,目前特别严重的国家只有韩国、日本、意大利和伊朗,再加上比较特殊的钻石号邮轮,五个地区合计4046例,占了海外总数的91%,韩国是由于民众的疏忽大意、日本是政府的惰性思维、伊朗是医疗资源不足、意大利比较特殊还在调查中,其他国家的情况还不算严重,美国只有60例,而且大多数是钻石号邮轮上下来的(截至28号上午11点)。
全球疫情当然有继续蔓延的趋势,特别是在日韩,但随着全球各地的媒体持续报道、各国政要纷纷发声、各大企业开始声明考虑疫情影响,以及昨日的悲惨标志性事件发生——伊朗多位高官确诊感染并有一位因疫情去世,疫情才真正引起了全球性的关注,并造成了大范围的恐慌,这与1.22日的“中国警醒日”何其相似,可以称2.26日为“世界警醒日”。可以预见的是,从27日开始,全球性的大力度防控、排查措施将要到来,疫情究竟严重到什么程度即将浮出水面,疫情的形势即将明朗。
在这期间,我认为美国的确诊人数可能还会有一定增长,但不会爆发大规模的疫情蔓延,原因在于:
1、美国在公共卫生应急反应机制的法律基础和流程设计方面一直走在国际前沿,本次美国应对疫情非常谨慎,而且早期。随着1.31号世界卫生组织的公告,美国政府就紧接着宣布新冠疫情触发全国公共卫生紧急状态,自此开始了严格的限制入境、隔离检疫等措施,对民众也反复提醒,甚至部分媒体质疑防疫措施过于严厉违反人权,美国政府和人民的警觉意识是不错的,而我们知道,这是防疫最关键的地方;
2、美国地处北美,与高发地亚洲和欧洲都有大洋相隔;地域广阔,城市众多,人口分布相对均衡,而且没有像中国春节一样的大规模人口流动;
3、美国的医疗体系最为先进、医疗物资也十分充沛,即使部分地区出现爆发,只要及时发现,疫情会很快得到遏制,美国目前都没有出现死亡比例。
基于以上三点,我认为美国爆发大规模疫情的可能性很低,但对美国经济肯定还是会有一定影响的,主要是在供应链这一块。美国的众多高科技企业的供应链在海外各地,特别是中国,目前为止特斯拉和微软都已发表声明提示,公司业务会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而美国股市也将大概率像A股走势一样,从引爆社会注意力——恐慌性抛售股市大幅下挫——防控进一步升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股市反弹。也可以参考14年埃博拉病毒爆发时的美股走势,从美国本土出现第一例病例开始的9.30,标普500也快速下跌了8%,但随后快速反弹,整个过程从挖坑到填坑大概持续一个月左右。
三、抄底美股建议
在这种剧情发展中,参考A股走势,美股这几天的大幅下跌更多是恐慌性抛售,大家怕的是不确定性,等过几天疫情形势清楚了,不管是恶化还是过度反应,只要不确定性消除,部分板块就会陆续反弹,而这些板块是值得去抄底的:
A、中概股。大部分中概股的业务局限于我国境内,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复工消费陆续恢复,这些中概股的业务即将恢复正常,尤其是互联网公司;
B、部分大型科技股。指业务基本不受疫情影响的公司,比如Facebook、奈飞、谷歌;以及全球供应链受阻、但影响很小或已经在恢复的公司,比如微软(仅影响个人计算部门的硬件业务),苹果(富士康工厂已陆续复产)和特斯拉(5日狂跌25%,上海超级工厂也复产在即),;受日韩供应链较严重的则暂时不考虑,比如半导体;
C、可选消费股有可能进一步下跌,不建议现在抄底,比如达美乐披萨、麦当劳和星巴克,可以再观望几天;而必须消费品则可以先抄起来了。
当然,疫情发展瞬息万变,以上只是我个人的推测,谁也无法保证美国不会大规模爆发疫情,只能说可能性很大,但不绝对。因此,在择机抄底受牵连板块时,要控制仓位,不要过重,建议也配置一定利好板块用来对冲风险,以防疫情进一步扩散,参考A股和港股,可以配一定的在线领域公司,比如视频会议方案提供商ZOOM,以及医药股中基本面本就优秀的优质标的。
最后,疫情是整个人类社会的悲哀,在此对受难者致哀,向医务工作者致敬,希望世界早日战胜疫情。作为我们普通投资者,除了不要麻痹大意管好自己外,也可以通过抄底优秀公司来支撑其股价,减小恐慌性抛售对于金融体系的危害和企业的压力,既能为自己赚收益,也算是对社会的一点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