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疫苗行業協會(CAV)稱,截至2月6日,目前已經有17家會員單位正在開展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苗的研製工作,其中,相關科研人員將分別採用滅活疫苗、亞單位疫苗、病毒載體疫苗、核酸疫苗等不同技術路徑,加班加點進行攻關。
具體而言,其中包括中國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生物學研究所、康希諾生物(6185.HK)、康泰生物(300601.SZ)、華蘭生物(002007.SZ)、智飛生物(300122.SZ)、科興控股(NasdaqGS:SVA)、遼寧成大(600739.SH)、沃森生物(300142.SZ)等不少上市公司在內,因此,在醫藥股近期漲幅居前的背景之下,不斷受到了人們的矚目。
而或受此影響,2月10日,生物疫苗概念板塊表現走強,舒泰神、遼寧成大漲停,申聯生物、瑞普生物、天康生物等紛紛跟漲。
圖片來源於:Wind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月9日24時,據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現有確診病例35982例(其中重症病例6484例),累計治癒出院病例3281例,累計死亡病例908例,累計報告確診病例40171例(湖北核減87例,江西、甘肅各核減1例),現有疑似病例23589例。累計追蹤到密切接觸者399487人,尚在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187518人。累計收到港澳台地區通報確診病例64例:香港特別行政區36例(死亡1例),澳門特別行政區10例(治癒出院1例),台灣地區18例(治癒出院1例)。
眾所周知,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防控還在進程之中,除了人們自覺選擇的“不出門”等防禦措施之外,真正抵禦新型冠狀病毒的有效手段還是在於相關疫苗又或是特效藥的研製成功,這不僅將會有效地幫助國家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也將為人類在接下來面對相關病毒的威脅之時充滿底氣,不得不説其意義着實關鍵。
與此同時,除了我國相關醫藥公司不斷推進疫苗研究的進程之外,以英國為首的相關海外國家也在日前投資了2000萬英鎊用於加快推進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苗的研發生產,且此前倫敦帝國學院粘膜感染和免疫學學科負責人羅賓·沙托克教授説,他的團隊已取得了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研製的“重大突破”,即他們將本需要“2到3年”的一部分研究過程,縮短到了僅僅14天,但具體並未詳細解釋他們現階段的成果和疫苗作用的相關原理。而截至2月9日,英國境內一共確診的四例患者,分別是約克2例,布萊頓1例,倫敦1例。
然而,基於疫苗的研發是一個長期慎重的過程,其中包括培養疫苗株、檢測和驗證等多個步驟,事實上,目前距離研製成功還有一段距離,且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資金去給予其支持,根據相關券商給出的研報,相關以下代表個股或將可以關注:
疫苗概念的相關個股:
智飛生物(300122.SZ):是一家集疫苗研發、生產、銷售、配送及進出口為一體的生物高科技企業,主營的人用疫苗為國家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現售產品包括AC 羣腦膜炎球菌 (結合)b型流感嗜血桿菌(結合)聯合疫苗(喜貝康®)、b型流感嗜血桿菌結合疫苗(喜菲貝®)、A、C、Y、W135羣腦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盟威克®)、注射用母牛分枝桿菌(微卡®)、A羣C羣腦膜炎球菌多糖結合疫苗(盟納康®)等自主產品。2018年公司實現營收52.28億元,同比增長289.43%;實現淨利14.51億元,同比增長235.75%。2019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76.7億元,同比增長119.3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7.6億元,同比增長62.25%。基本每股收益1.1018元,預計2019年淨利潤約22.5億元-25.4億元,較上年同期上升55%-75%,其中本報告期非經常性損益對淨利潤的影響金額約為-2826.34萬元,對公司業績影響較小。公司此前公告,全資子公司安徽智飛龍科馬生物製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智飛龍科馬”)與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以下簡稱“微生物所”)於2020年1月29日簽訂了《合作意向框架協議》。為積極應對當前疫情,加快2019-nCoV疫苗的開發,基於微生物所已取得的相關技術祕密和經驗,智飛龍科馬有意受讓並進行後續產業化開發2019-nCoV重組蛋白亞單位疫苗。雙方在簽訂正式技術轉讓合同前,共同簽訂本協議以儘快啟動合作。
華蘭生物(002007.SZ):從事血液製品研發和生產的重點高新技術企業,並首家通過血液製品行業的GMP認證,旗下有人血白蛋白、靜注人免疫球蛋白、人免疫球蛋白、人凝血酶原複合物、外科用凍幹人纖維蛋白膠等血液製品。2018年營業收入32.2億元,同比增長35.8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1.4億元,同比增長38.83%。基本每股收益1.2252元;2019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總收入26.4億,同比增長29.6%;實現歸母淨利潤9.6億,同比增長26.9%;每股收益為0.69元。值得注意的是,人廣譜的免疫球蛋白對於治療新型冠狀病毒的重症感染有一定的成效,而公司生產的靜注人免疫球蛋白、人免疫球蛋白能夠用於增強人體自身免疫力,是抗擊肺炎的藥品之一。在疫情期間,公司成立了“應急管理小組”,與相關單位24小時保持密切聯繫,負責“人免疫球蛋白”產品在定點醫院的緊急供應。
冠昊生物(300238.SZ):着眼於生命健康產業,集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高科技企業,以腦(脊)膜類產品起家,目前在生物材料、細胞/幹細胞、創新藥等領域皆有多項佈局。2018年營收達到4.58億元,同比下降0.65%,淨利潤0.46億元。2019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3.18億元,同比增長3.8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404萬元,同比下降44.44%。基本每股收益0.05元。此前公司宣佈與美國的參股公司ZYTherapeuticsInc擬開展新型肺炎冠狀病毒mRNA疫苗(Z-VacciRNA)的研究工作。該項目計劃針對已經公開的新型冠狀病毒基因組序列,篩選出數條可有特異性的病毒蛋白mRNA候選藥物;然後利用ZY的藥物傳輸技術將這些候選mRNA藥物做成凍乾粉針劑,通過體外和體內實驗確定1-2個候選藥物後,由ZY做成製劑開展臨牀前毒性研究,最後在中國申報藥監管理部門開展臨牀試驗,並最終在中國生產和銷售。
康泰生物(300601.SZ):是一家集生物製品研發、生產、銷售於一體的上市企業,主營業務為人用疫苗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種類涵蓋免疫規劃和非免疫規劃疫苗,目前主要產品有重組乙型肝炎疫苗(釀酒酵母)、b型流感嗜血桿菌結合疫苗、麻疹風疹聯合減毒活疫苗、無細胞百白破b型流感嗜血桿菌聯合疫苗、23價肺炎球菌多糖疫苗等產品。2018年實現營業總收入201,704.12萬元,同比增長73.71%;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5,344.39萬元,同比增長111.20%。2019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3.94億元,同比下降7.0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31億元,同比增長14.53%;公司每股收益為0.68元。該公司此前發佈公告,為加快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DNA疫苗(以下簡稱“新冠DNA疫苗”)的研發,公司與艾棣維欣簽署擬發揮各自優勢,共同致力於研發新冠DNA疫苗,以解決疫苗臨牀前研究、臨牀申報和臨牀試驗中遇到的問題。
結語:
回顧上一年,隨着政策和行業的有效管控和支持,我國醫藥行業在調整中不斷向前,其中疫苗行業在經歷強力監管之下,行業洗牌之後所帶來的便是更為效率的獲批和研發,進而推動了行業的良性發展,尤其在新型冠狀病毒這一疫情所籠罩的特殊時期下,此後市場上大眾疫苗接種意願或將得到有效釋放,或利於板塊的投資活力。
此外,相關公司的加碼研發着實對推進新冠疫苗的研發起着重要作用,同時這在造福社會的同時,也或將為自己贏得一個通過研發佔據市場優勢的先行機遇,因此,相關具備規模優勢和匹配研發實力的標的值得關注其後續發展,畢竟這或將為其業績帶來一定程度的利好影響,但需要注意的是,疫苗研發的過程具備一定的門檻,且新藥的申報與審批關乎公共衞生安全,或受行業政策等因素的影響具有不確定性,再加上市場炒作情緒較為積極,對此,相關市場投資者應保持審慎理性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