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browsing the Hong Kong website, Regulated by Hong Kong SFC (CE number: BJA907). Investment is risky and you must be cautious when entering the market.
退市、破產流拍、市值大跌187億,曾經的鞋界巨頭們墜入谷底
格隆匯 10-10 17:20

作者:劉博

來源:新芽NewSeed

一邊是一代鞋王的“隕落”、連續四年虧損達芙妮難再翻盤;另一邊,百麗國際旗下的運動業務“滔博國際”今日在港股IPO,市值超570億港元。

在今年8月正式退市宣告破產之後,一代“鞋王”富貴鳥的拍賣救贖之路再生波瀾。

昨日,據阿里拍賣官網顯示,起拍價格為2.8372億元的富貴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富貴鳥”)破產資產遭遇流拍。在1天競價週期內,共有6461次圍觀、91人設置拍賣提醒,但無一人報名。

當然富貴鳥也並不是一無所獲,在昨日的37項富貴鳥拍賣資產內,一共有24項競拍成功,只是這些標的絕大多數都為機動車。

按照正常程序,一般流拍資產第二次會按打八折再次上架,展示一個星期後,再進行拍賣。

新芽NewSeed(ID:pelink)記者通過查詢發現,目前流拍的富貴鳥的破產資產已重新上架,起拍價為2.26976億元,將於2019年10月17日10時至2019年10月18日10時期間(延時除外)進行公開拍賣活動,包括應收預付類債權、存貨、長期股權投資、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等。

截止發稿前,已有17人設置提醒,125次圍觀,但與第一次拍賣一樣仍無一人報名。曾經的“鞋王”,如今“賤賣”也難覓買家。

欠債42億,一代鞋王“退市”

頂着“中國真皮鞋王”稱號,2013年,富貴鳥登陸港交所。但沒想到,上市僅三年,就停牌了。

富貴鳥的上市之路也很波折。2010年,富貴鳥原計劃在港股IPO。但到了2012年,又轉向A股,在A股IPO暫停和財務核查開始後,富貴鳥卻未提交財務自查報告,並在2013年5月31日撤回材料。最後,又由A股轉回港股上市。

上市後的富貴鳥,日子過的也不太好。自2015年起,其業績開始下滑。

據財報數據顯示,2015年富貴鳥淨利為3.92億元,同比減少了13.09%;2016年淨利潤為1.63億元,同比減少了約59.16%。2017年上半年業績淨收入約為4.12億元,同比減少了48.09%,歸屬於富貴鳥所有者的淨損失約1088.7萬元。自2017年中期財報後,富貴鳥就再無財報披露。 

更雪上加霜的是,富貴鳥連續投資的金額公司共贏社、叮咚錢包石獅市富銀小額貸款有限公司如今倒閉或陷入危機。

公開資料顯示,2017年11月,福建晉江福興拉鍊有限公司向法院起訴富貴鳥,請求判令富貴鳥支付福興公司貨款5.67萬元;同年12月,佛山市南海匠新鞋業有限公司起訴富貴鳥,請求判決富貴鳥清償貨款56.81萬元及利息。上述兩起案件開庭時富貴鳥都沒有答辯,受理法院均判富貴鳥向原告支付貨款。

高負債也是富貴鳥倒閉的原因之一。此前,為支持公司業務轉型需要,富貴鳥於2015年4月發行公司債“14富貴鳥”(代碼122356),發行總額8億元,期限5年。隨後,其還發行了公司債16富貴鳥SCP001(代碼011698173)4億元,16富貴01(代碼118797)13億元。

這些債為後續公司陷入危機埋下了伏筆。據中國基金報報道,去年3月1日,14富貴鳥深度下跌83.14%,次日再度下跌14.29%,3月5日和6日又分別下探12.53%和34.76%。僅僅四個交易日,該只100元票面價值的產品從每單位103.8元急挫至8.56元,而91.75%的累計跌幅,一舉創造出中國資本市場史上最低價公司債產品紀錄。

作為債權受託管理人的國泰君安在去年2月份發佈公告稱,富貴鳥及其子公司存在大額違規對外擔保事項及資金拆解事項,截至2018年2月28日,富貴鳥資金拆借金額合計至少42.29億元;發行人至少存在49.09億元資產金額可能無法收回。截至2017年12月31日,發行人可動用的活期存款及流動資金不足1億元

停牌前,富貴鳥股價報3.88港元/股,總市值51.89億港元。據統計,富貴鳥涉及到的債權人超過了200家,公司即將取消上市地位,投資人手中的股票,幾乎等同“廢紙”。

創始人白手起家,子女卻放棄繼承權

與許多白手起家的企業家們幼時的經歷一樣,富貴鳥創始人林和平的家庭經濟條件困難,其從10歲開始便輟學幹活,替父母分憂。

1984年,伴隨着改革開放、下海經商的浪潮,石獅人紛紛辦廠,不甘落後的林和平拿着僅有的4萬塊錢,跟19個堂兄弟一起創立了富貴鳥集團的前身——石獅市旅遊紀念品廠,生產單價只有幾元錢的人造革的涼鞋和拖鞋,5年之後,持股人最終只剩下了林和平、林和獅、林榮河與林國強這四個堂兄弟。

於是四人重組了旅遊紀念品廠,決定轉向生產真皮休閒鞋,並註冊了“富貴鳥”商標。“一代鞋王”的故事就此開始。

“國家級星火計劃龍頭企業技術創新中心”、“中國馳名商標”、“國家免檢產品”、“中國真皮領先鞋王”等等,這些都是圍繞在富貴鳥集團頭頂上的光環,林和平本人更是曾連續兩年榮獲“福建經濟年度人物”稱號。

2012年,憑藉着2000餘家品牌專賣店,富貴鳥一躍成為全中國第三大品牌商務休閒鞋產品製造商,及第六大品牌鞋產品製造商。其營業收入也從2011年的20.37億元,升至2014年的29.44億元,同年淨利潤達到4.5億元。

截至2013年6月30日,富貴鳥在國內的31個省、自治區及直轄市擁有3195家零售門店以及60個經銷商。其中,經銷商門店1259家,第三方零售門店1702家,直營門店234家(主要分佈於一線城市)。員工最多時,人數曾接近1萬人。

而這已經是富貴鳥的巔峯所在了,很快,“一代鞋王”便走上了下坡路。

2017年12月,富貴鳥創始人之一林國強去世,其子女當庭宣佈放棄繼承父親所有財產,轟動商界。

據多家媒體報道,林國強在富貴鳥11起金融借款合同案件中做了擔保人,涉及金額高達2.9億元。而銀行提出訴訟請求要求追究其配偶及子女作為第一順位繼承人在繼承遺產範圍內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富貴鳥的債務情況一直都不樂觀,據國泰君安此前的報告,富貴鳥及其子公司存在大額違規對外擔保事項及資金拆借事項,至少49億元資產金額很可能無法收回。這包括貨幣資金1.65億元、應收賬款2億元、存貨2億元、其他應收款42.29億元、固定資產1.15億元。

市值大跌187億,達芙妮也在艱難度日

實際上,為促成此次拍賣,富貴鳥所在的石獅市出台了三大優惠政策:第一,按新公司三年內實際年納税額的35%予以獎勵,按納税年度逐年予以兑付;第二,協調石獅市獅城融資擔保公司名下(原富貴鳥股份抵債設備)生產設備中的部分設備免租提供其使用三年,共涉及2831件設備,估值約1719.3萬元;第三,協調福建石獅園區開發建設有限公司名下位於原富貴鳥股份的辦公區及其後的兩棟廠房及倉庫25729.51平方米免租提供其使用三年。

但就是這樣豐厚的優惠政策,也難以得到資本市場的青睞。6年時間,富貴鳥從高調上市到隕落退市,當被時代拋棄時,連一聲再見都不會説。

但它並不是第一家折戟的鞋企,也不會是最後一家。曾被譽為女鞋界“寶馬”的達芙妮,如今也在艱難度日,其市值從巔峯時期的190億港元,已經跌落至慘不忍睹的2.79億港元。

黃金時期,達芙妮一度是潮流的代名詞,深受年輕女性的喜愛,旗下核心品牌包括達芙妮(Daphne)、鞋櫃(Shoe Box)等,達芙妮國際也於1995年11月在香港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

2004年,達芙妮曾號稱中國每5雙品牌女鞋中,就有1雙來自達芙妮;在其業績最好的時期,1年便能賣出5000萬雙女鞋,連續5年穩坐大陸女鞋第一品牌的交椅,市場佔有率近20%。

但是從2012年開始,達芙妮的營收增長几乎停滯,2013年更是成為了分水嶺,其營收逐年下降,大面積關店,公司市值也一落千丈。

根據財務數據顯示,2013年當年達芙妮營業收入為104.70億港元,同比微跌0.72%,但2015年-2018年營業收入同比降幅分別達到18.96%、22.04%、20.24%、20.73%。

今年8月,達芙妮國際發佈2019年上半年業績報告顯示,公司出現營收淨利雙降,實現營業額14.03億港元,同比減少37.9%;毛利6.51億港元,同比減少39.7%;股東應占虧損3.9億港元,同比減少20.9%;每股基本虧損23.6港元。

除此之外,達芙妮的銷售點從2012年的6881個,已經在今年上半年降至2208個,半年時間共關閉612個銷售點。

面對如此困境,達芙妮的解決辦法是進軍運動鞋領域,表示正在加大對產品研發的投入,推出更具時尚感的運動鞋。9月26日,達芙妮國際還宣佈了一項人事調整,曾在361度、Kappa任職的韓炳祖成為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任期為3年。

儘管有專家預計,中國運動鞋服市場至2023年整體規模將突破650億美元,但創新、設計能力薄弱的達芙妮,想要從耐克、阿迪達斯以及安踏、李寧等“豪強”手中分得一杯羹並不容易,破局之道仍需繼續探索下去。

一邊是一代鞋王的“隕落”、連續四年虧損達芙妮難再翻盤;另一邊,百麗國際旗下的運動業務“滔博國際”今日在港股IPO,市值超570億港元。這場來自腳下的“比拼”,從來沒有休止過。

Follow us
Find us on Facebook, Twitter , Instagram, and YouTube or frequent updates on all things investing.Have a financial topic you would like to discuss? Head over to the uSMART Community to share your thoughts and insights about the market! Click the picture below to download and explore uSMART app!
Disclaimers
uSmart Securities Limited (“uSmart”) is based on its internal research and public third party information in preparation of this article. Although uSmart uses its best endeavours to ensure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accurate, uSmart does not guarantee the accuracy, timeliness or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of this article and is not responsible for any views/opinions/comments in this article. Opinions, forecasts and estimations reflect uSmart’s assessment as of the date of this article and are subject to change. uSmart has no obligation to notify you or anyone of any such changes. You must make independent analysis and judgment on any matters involved in this article. uSmart and any directors, officers, employees or agents of uSmart will not be liable for any loss or damage suffered by any person in reliance on any representation or omission in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s for reference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offer, solicitation, recommendation, opinion or guarantee of any securities, virtual assets, financial products or instruments. Regulatory authorities may restrict the trading of virtual asset-related ETFs to only investors who meet specified requirements. Any calculations or images in the article are for illustrative purposes only.
Investment involves risks and the value and income from securities may rise or fall. Past performance is not indicative of future performance. Please carefully consider your personal risk tolerance, and consult independent professional advice if necessary.
uSMART
Wealth Growth Made Easy
Open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