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browsing the Hong Kong website, Regulated by Hong Kong SFC (CE number: BJA907). Investment is risky and you must be cautious when entering the market.
深圳最牛街道又火了!科创板巨头IPO刚获批,靠美颜"拿下非洲"
格隆汇 09-07 15:23

作者:凌云

来源:中国基金报

深圳“最牛街道办”又一家科创企业上市,“非洲手机之王”即将登陆科创板。

9月6日晚间,证监会发文称,同意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科创板IPO注册。

传音控股是一家智能终端产品和移动互联服务提供商。虽然传音手机在国内名不见经传,但其出货量却在全球手机品牌厂商中排名第四,尤其在非洲市场独占鳌头,总份额排名第一。

位于深圳最牛街道办

上半年营收破百亿

公开信息显示,传音控股成立于2013年,总部设在深圳最牛街道办“粤海街道办”,注册资本7.2亿元,实际控制人为原波导手机海外营销负责人竺兆江。全球员工超过10000名。

这次登陆科创板,传音控股的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按照计划,公司拟在科创板发行不低于8000万股,融资规模达30.11亿元,主要用于手机制造基地、移动互联网系统平台、手机研发中心、市场终端信息化等项目的建设并补充流动资金。

这样的融资规模,在已经注册生效的33家企业中,仅次于中国通号,排名第二位。

招股书显示,2018年,公司营业收入为226.46亿元,同比增长12.98%;净利润为6.54亿元,同比下降3.46%。

2019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规模突破百亿关口,达到105.04亿元,当期净利润8.17亿元。

对比科创板上市企业半年报数据,营收超过百亿的只有中国通号一家,为205.12亿元;净利润超过5亿元的同样只有中国通号一家,为22.68亿元。

也就是说,对标科创板上市企业业绩,传音控股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都名列前茅。

从业绩贡献情况来看,非洲市场的收入贡献占比高达八成。招股书称,报告期内非洲的主营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88.62%、76.86%、77.30%和80.37%。同时其正逐步进入印度、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和越南等新兴市场国家。

不过传音控股也指出,由于新兴市场巨大的手机市场空间及增长潜力,越来越多的手机厂商进入到新兴市场,导致新兴市场的竞争亦日渐加剧。比如,以华为、小米为代表的厂商通过设立地区部门、制订相关规划等,逐渐加大对新兴市场的开拓力度。

非洲市占率全球第一

主要靠美颜和手电筒

目前,传音控股生产的产品仍然100%外销至非洲、印度等全球新兴市场的70多个国家和地区。

官网介绍显示,传音控股旗下拥有新兴市场知名手机品牌TECNO、itel及Infinix,还包括数码配件品牌Oraimo、家用电器品牌Syinix以及售后服务品牌Carlcare。

发展历程如下:

2006年,TECNO品牌上市

2007年,itel品牌上市

2008年,明确战略:聚焦非洲、打造品牌

2009年,深圳盐田工厂正式投产;售后服务品牌Carlcare成立

2010年,TECNO品牌销量跻身非洲手机市场前三

2011年,在埃塞俄比亚建造生产设施

2012年,推出多款智能机

2013年,智能机品牌Infinix上市

2014年,创建配件品牌Oraimo

2015年,决定开拓印度市场;创建家电品牌Syinix

2016年,借鉴非洲成功经验;全面发力全球新兴市场

2017年,传音手机销量全球排名第四(IDC数据)

2018年,传音手机出货量为1.24亿部。根据IDC统计数据,全球市场占有率达7.04%,排名第四;印度市场占有率达6.72%,排名第四;非洲市场占有率高达48.71%,排名第一,业界称之为“非洲之王”。

与2018年全球智能手机品牌相比,传音手机的出货量甚至略高于小米,排在全球三巨头三星、苹果、华为之后。

那么,传音手机是如何拿下非洲市场的呢?业内人士透露,主要在于美颜和手电筒。传音在非洲市场不仅自建渠道,对市场精耕细作,还对产品进行了符合非洲人实际需求的创新,比如为非洲朋友开发了美颜功能,此外非洲经常停电,传音手机因此还附带手电筒功能。

(左图为传音手机拍照效果,右图为普通手机)

此前,传音见诸报端的产品创新主要针对手机摄像头。据介绍,主流手机拍照都是采用面部识别,这种技术适用于浅肤色人群,但非洲人普遍肤色较深,用面部识别拍照效果不佳。传音看到了这种用户痛点,研发了基于眼睛和牙齿定位的拍照,在此基础上加强曝光,帮助非洲用户拍出更加满意的照片。

此外根据非洲人能歌善舞的特点,传音在2016年推出的新手机主打音乐功能,甚至随机赠送一个定制的头戴式耳机。虽然都是小创新,但却很实用,因此深受非洲人认可。

核心技术含量遭质疑

登陆资本市场一波三折

此次登陆科创板,并非传音控股首次闯关资本市场。2018年3月,传音控股曾试图借壳新界泵业上市,但最终失败。同年6月,新界泵业公告宣布终止筹划该重组事项。

而在2017年11月从深圳传音控股有限公司改制为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之前,传音控股进行过三轮融资,前两轮的投资方均为源科基金,是一家外商投资有限合伙企业,实控人为Gaintech Co.Limited(讯发有限公司),两轮出资合计1.3亿美元。

2017年6月,传音控股再次增加注册资本,新引入一批投资者,包括法人股东Tetrad、Gamnat、香港网易互娱以及合伙企业股东睿启和盛、竺洲展飞、苏州麦星、鸿泰基金。

其中,睿启和盛的LP包括中非产能合作基金,竺洲展飞的LP为紫光集团旗下公司,苏州麦星、鸿泰基金背后还有国家队身影,包括国投创合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有限合伙)、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等。此外,鸿泰基金的LP还包括深圳市引导基金、深圳市汇通金控基金、广东省粤科江门创新创业投资母基金等政府资方。

此次传音控股闯关科创板的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在前期审核过程中屡遭问询,涉及核心技术、科创板定位、市场竞争、业绩情况、新增股东及对赌协议等问题。

上交所在问询中曾对其核心技术含量提出质疑,称其研发投入占比仅3%左右,功能手机售价约65元,智能手机售价约450元,而招股书中对“技术先进程度”的描述均为国际领先或国内领先。

对此,传音控股此后作出相应补充修改,将23项核心技术的先进程度由“国内或国际领先水平”修改为“新兴市场技术领先”。

一番波折之后,传音控股最终成功闯关科创板并获得证监会注册批文。接下来,传音控股及其承销商将与上交所协商确定发行日程,并刊登招股文件。

“非洲手机之王”的上市脚步越来越近了,至于能否获得市场认可、上市后股价将如何表现?我们拭目以待。

Follow us
Find us on Facebook, Twitter , Instagram, and YouTube or frequent updates on all things investing.Have a financial topic you would like to discuss? Head over to the uSMART Community to share your thoughts and insights about the market! Click the picture below to download and explore uSMART app!
Disclaimers
uSmart Securities Limited (“uSmart”) is based on its internal research and public third party information in preparation of this article. Although uSmart uses its best endeavours to ensure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accurate, uSmart does not guarantee the accuracy, timeliness or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of this article and is not responsible for any views/opinions/comments in this article. Opinions, forecasts and estimations reflect uSmart’s assessment as of the date of this article and are subject to change. uSmart has no obligation to notify you or anyone of any such changes. You must make independent analysis and judgment on any matters involved in this article. uSmart and any directors, officers, employees or agents of uSmart will not be liable for any loss or damage suffered by any person in reliance on any representation or omission in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s for reference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offer, solicitation, recommendation, opinion or guarantee of any securities, virtual assets, financial products or instruments. Regulatory authorities may restrict the trading of virtual asset-related ETFs to only investors who meet specified requirements. Any calculations or images in the article are for illustrative purposes only.
Investment involves risks and the value and income from securities may rise or fall. Past performance is not indicative of future performance. Please carefully consider your personal risk tolerance, and consult independent professional advice if necessary.
uSMART
Wealth Growth Made Easy
Open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