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browsing the Hong Kong website, Regulated by Hong Kong SFC (CE number: BJA907). Investment is risky and you must be cautious when entering the market.
中国科培(1890.HK)华南地区民办高校领跑者受益专升本内生增长势头强劲
格隆汇 08-13 13:57

作者:叶乐、陈萌 

来源:萌主风向标

地处肇庆的华南地区领先民办高等教育集团。中国科培在广东省肇庆市(毗邻广州)运营广东理工学院(高校)和肇庆市科技中等职业学校两所院校,以工科类专业为核心,兼顾经管、艺术等专业。2018/19学年集团在校人数合计4.5万人,以招生人数测算,广东理工学院在华南地区民办高等教育机构的市占率位居第一,肇庆学校在广东民办中专学校的市占率位居第一。2018年公司营业收入5.75亿元,同比增长26.37%,实现归母净利润3.42亿元,同比增长48.11%。2018年公司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达67.69%、59.42%,净利率水平居港股高校板块首位。

受益广东理工学院专升本,公司过去几年快速成长。广东理工学院于2014年专升本,叠加成人类专业扩招,2014/15学年至2018/19学年公司旗下学校年均入读人数复合增长达到24.4%, 2015- 2018年公司收入复合增长率达到31.0%,归母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达到42.0%。

内生增长强劲,外延并购可期。广东理工学院于2017年设立鼎湖校区,截至目前已完成一、二期工程建设,新增学生容量1万人。三期工程预计于2019年下半年完工,建成后有望增加学生容量3000人,另外学校将推动高要校区改造,预计2020年第二季度完工,有望再增加学生容量7000人。2019年1月公司登陆香港资本市场,募资净额达7.88亿港元,根据公司规划,IPO募资额的44.9%将用于收购学校,37.6%将用于扩充现有学校。

扎根广东,经济水平发达叠加毛入学率较低助力长远发展。2018年广东常住人口达1.1亿人,而高等教育资源相对匮乏,2017年高校毛入学率仅39.2%,低于全国44.1%平均水平。2018年广东省人均生产总值达8.6万元,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5万元,广东升学需求旺盛。珠江三角作为中国制造业中心之一,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推动下,加速由劳动密集型经济向高质量工程密集型经济发展,为民办专业型教育带来增长契机。集团旗下两所学校均位于广东省肇庆市,毗邻广州,充分受益广东经济增长和人口红利。

盈利预测:在不考虑公司外延并购下,预计2019-2021年公司收入为6.92、8.19、9.3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0.3%、18.3%、14.6%;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8、4.96、5.6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9.3%、21.5%、14.7%。对应2019、20、21年PE分别为15.4、12.7、11.1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校区扩容不及预期、外延并购推进低于预期、缴纳所得税比例大幅提高等

一、地处肇庆的华南地区领先民办高等教育集团

中国科培是华南地区领先民办高等教育集团,拥有超过19年的专业型教育经验。集团在广东省肇庆市(毗邻广州)运营广东理工学院和肇庆市科技中等职业学校两所院校,以工科类专业为核心,兼顾经管、艺术等专业,2018/19学年(2018年9月30日开始)集团在校人数合计4.5万人。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统计,以招生人数测算,2017/18学年广东理工学院在华南地区民办高等教育机构的市占率第一,肇庆学校在广东民办中专学校的市占率第一。

2018年公司实现收入5.75亿元,分学校看,截至2018年底,1)广东理工学院共有14个院系41个专业(包括22个本科专业和19个大专专业),涵盖经管、理工、艺术、体育、外语等领域,2018年实现学费收入4.8亿元,占公司总收入的83.3%;其中,本科及大专课程收入贡献最大,2018年分别实现收入3.31、1.16亿元,分别占公司总收入比重的57.4%、20.2%。2)肇庆市科技中等职业学校(以下简称为肇庆学校)专业涵盖汽车服务、电子商务及机电技术应用等领域,2018年实现学费收入4153.2万元,占公司总收入的7.2%。

公司创始人叶念乔及其配偶舒丽萍为公司实际控制人,二人通过VIE架构合计持有公司52.5%的股份。公司管理层深耕教育行业,叶念乔现任公司主席、首席执行官、执行董事、提名委员会主席兼总经理,现年55岁,毕业于中山大学,硕士学历,有34年的教育行业从业经验,先后担任肇庆科技培训学校董事会主席、广东省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广东省职业培训和技工教育协会副会长等职。张湘伟现任公司执行董事兼首席运营官,现年68岁,毕业于东京大学,博士学位,有31年的教育行业从业经验,先后担任重庆大学机械工程专业教授、科学技术研究处副校长、汕头大学校长、广东工业大学校长等职。

2018年中国科培实现营业收入5.75亿元,同比增长26.37%;实现归母净利润3.42亿元,同比增长48.11%;2018年公司综合毛利率达到67.69%,较2017年提高0.44个百分点;净利率达到59.42%,较2017年提高8.72个百分点。

快速扩张的中国科培,入学人数快速增长。2018/19学年公司入学人数达4.51万人,同比增长25.6%。2018/19学年全日制本科和大专入学人数占比分别达到44.3%、16.9%,中职课程、校外成人大学课程、在校成人大学课程入学人数占比分别为18.3%、16.2%、4.3%。

学校可容纳人数持续攀升,利用率维持在85%以上高位。受益于广东理工学院于2014年专升本,公司旗下学校可容纳人数(按学生宿舍床位计算)从2014/15学年的2.17万人快速提升至2018/19学年的3.60万人。2018/19学年广东理工学院和肇庆学院的利用率分别达到90.8%、86.0%,较上一学年分别提高4.5、4.7个百分点。2016/17学年起,应届毕业班学生参与企业实习,不在学校住宿,因此广东理工学院和肇庆学院学校使用率均有所下降。

公司销售费用率保持在低位,2018年管理费用率有所上升。2018年公司销售费用率达2.53%,较2017年略微提高0.65个百分点。受一次性上市开支影响,中国科培2018年管理费用率(行政开支)有较大提高,达到13.46%,较2017年提高3.36个百分点。其中,上市开支为2720万元,约占收入比重的4.73%,若剔除上市开支则管理费用率为8.73%。

今年1月公司登陆香港联交所,募集资金计划用于收购学校和扩展现有校区等。2019年1月,中国科培登陆香港资本市场,募资净额达6.94亿元人民币(7.88亿港元),根据公司规划,IPO募集款项的44.92%将用于收购其他学校,37.55%用于扩充现有学校,伴随现有校园扩张与未来新项目收购推进,中国科培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

二、广东理工学院:受益专升本,快速扩张的工科特色民办高校

广东理工学院起步于1995年创办的肇庆科技培训学校,于2005年设立为肇庆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于2014年由教育部批准升格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提供全日制本科、大专及成人大学课程。截至2019年7月,学校旗下共有14个院系41个专业,其中本科专业22个,大专专业19个,教学内容涵盖经管、理工、艺术、体育等领域。本科专业中工科类专业占比达到50%,其中机械电子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被评为广东省重点(培育)学科,学校连续十年荣获“广东高等教育院校(民办)竞争力10强单位”称号。

广东理工学院超过九成生源来自广东,学校通过高考招收全日制本科及大专学生,2018年广东理工学院在12个省份进行招生,其中93.59%的本科生、98.95%的专科生生源来自广东省。2018年广东理工学院共实现学费收入4.80亿元,其中本科收入占比最大,2018年共实现收入3.31亿元,同比增长53.7%,占学院学费收入的68.9%。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统计,按招生人数计算,2017年广东理工学院招生人数占华南地区民办高等教育市场份额的2.6%,在华南地区61所民办高等教育机构(独立学院除外)中排名第一。2018/19学年学校在校人数达3.7万人,同比增长29.0%;本科学生居多,2018/19学年本科人数达2.0万人,同比增长34.1%,占学校总人数的54.2%。根据中国科培年报披露,学校生师比达20.2:1。

受益于2014年由教育部批准升格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广东理工学院的可容纳学生人数近年快速增加,可容纳人数从2014/15学年的14844人提升至2018/19学年的29148人,生师比维持在20-22之间。

展望未来,新校区建设与老校区扩容并行,有望新增可容纳学生1.0万人。2017年广东理工学院鼎湖校区成立,校园建设分三期进行,第一期和第二期分别于2017年秋季和2018年秋季完工,分别新增可容纳学生数量6000、4000名。预计2019年下半年广东理工学院鼎湖校区完工第三期建设,新增可容纳学生3000人。与此同时,学校将推动高要校区改造,项目预计2020年第二季度完成宿舍扩张及改造,预计2020年新增可容纳学生容量7000人。

学费方面,广东理工学院的全日制本科课程学费范围从2014/15学年的1.75-1.8万元上升到2018/19学年的2.18-3万元;全日制大专课程学费从2014/15学年1.16-1.28万元上升到2018/19学年的1.58-2.85万元。2015/16学年开始,广东理工学院通过国际商学院向全日制本科、专科生提供2+2国际合作双学位课程项目,用于满足学生的海外留学需要。

产教融合提升广东理工学院初次就业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广东理工学院通过校企合作、职业规划、考证中心和创业创新教育等项目,提升学生就业能力,2017/18学年,广东理工学院共有7509名学生参加校企合作项目,工科专业学生每学期接受3-4周的实践培训,占学生总学时的40%以上。受益于产教融合,2018年广东理工学院初次就业率为92.8%,高于78.4%的中国高等教育毕业生初次就业率。

、肇庆市科技中等职业学校:领跑广东中等职业教育

肇庆市科技中等职业学校(简称肇庆学校)成立于2000年,地处广东理工学院北校区,为提供全日制中等技术教育的民办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学校通过中考和自主招生(毕业前承诺报考肇庆学校的合格初中生可不参加中考,只需取得初中毕业文凭即可被录取)两种渠道招收学生,下设11个专业,涵盖汽车维修、电子商务、机电技术应用等领域,多次被评为“广东中等职业教育综合竞争力10强第一名”。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统计,截至2017年,按入学人数计算,肇庆市科技中等职业学校在广东省约70所民办中专学校中排名第一占广东省民办中专市场份额的8.5%,较第二名高出2.8个百分点。2018年学校实现学费收入0.42亿元,同比增长6.5%。

2018/19学年肇庆市科技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人数达到8258人,同比增长12.3%;学校利用率达到86.0%,较上一学年提高4.7个百分点。教师人数共计541人,受教师人数增速较快影响,2018/19学年肇庆市科技中等职业学校生师比达到16.7:1。

肇庆市科技中等职业学校积极对接广东理工学院开展学历提升服务。除三年制中专外,学校还开设五年制大专专业,学生在肇庆学校肇庆市科技中等职业学校完成3年的中专学习后,可进入广东理工学院继续学习,2018/19学年参与该项目的学生人数达到1875人,占在校学生人数的22.7%。

、广东省高校入学率较低,未来成长空间广阔

“高人口基数+高出生率”为广东民办教育行业提供强劲增长动力广东省为中国人口大省,也是全国人口主要流入地,2018年广东省常住人口超过1.1亿人,占全国总人口比重的8.1%。2010-2018年广东省人口出生率波动上涨,从2010年的11.18‰增长至2018年的12.79‰。

广东高校毛入学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增长潜力有待挖掘。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2018年广东省人均生产总值达8.6万元,高于全国6.5万元的平均水平,但广东省高等教育资源相对匮乏,2017年毛入学率仅为39.2%,低于全国44.1%的平均线,广东省民办高等教育市场仍有较大增长潜力。

珠三角经济向高质量转型,带动专业型人才需求爆发。广东省GDP占全国比重历年维持在10%以上,是中国重要的经济支柱。珠江三角洲作为中国制造业中心之一,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推动下,由劳动密集型经济逐步向高质量工程密集型经济发展。2017年华南地区民办大专招生人数达38.9万人,民办本科及研究生招生人数达55.5万人,民办招生人数同比增长7.21%,华南地区民办高校总收入达到212亿元,同比增长7.6%。2013-2017年,广东民办中专学校教育总收入由8.45亿元增至10.00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4.3%,超过全国-2.7%的复合增长率。

、盈利预测与风险提示

公司旗下学校包括广东理工学院和肇庆市科技中等职业学校,对于2019-2021年学校可容纳学生人数、利用率及平均学费,我们预测如下表所示。在不考虑公司外延并购下,预计2019-2021年公司收入为6.92、8.19、9.3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0.3%、18.3%、14.6%;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8、4.96、5.6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9.3%、21.5%、14.7%。对应2019、20、21年PE分别为15.4、12.7、11.1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1)公司的内生增长来自于学额的增加,若校园宿舍改造或者扩校进展不及预期则可能影响内生增速;2)长期来看,民办高校的增长多来自于外延并购,若外延并购落地不及预期则长期成长性受限;3)公司净利率水平相比其他民办高校上市公司处于较高水平,未来若足额交纳所得税将面临净利率下降风险。

Follow us
Find us on Facebook, Twitter , Instagram, and YouTube or frequent updates on all things investing.Have a financial topic you would like to discuss? Head over to the uSMART Community to share your thoughts and insights about the market! Click the picture below to download and explore uSMART app!
Disclaimers
uSmart Securities Limited (“uSmart”) is based on its internal research and public third party information in preparation of this article. Although uSmart uses its best endeavours to ensure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accurate, uSmart does not guarantee the accuracy, timeliness or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of this article and is not responsible for any views/opinions/comments in this article. Opinions, forecasts and estimations reflect uSmart’s assessment as of the date of this article and are subject to change. uSmart has no obligation to notify you or anyone of any such changes. You must make independent analysis and judgment on any matters involved in this article. uSmart and any directors, officers, employees or agents of uSmart will not be liable for any loss or damage suffered by any person in reliance on any representation or omission in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s for reference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offer, solicitation, recommendation, opinion or guarantee of any securities, virtual assets, financial products or instruments. Regulatory authorities may restrict the trading of virtual asset-related ETFs to only investors who meet specified requirements. Any calculations or images in the article are for illustrative purposes only.
Investment involves risks and the value and income from securities may rise or fall. Past performance is not indicative of future performance. Please carefully consider your personal risk tolerance, and consult independent professional advice if necessary.
uSMART
Wealth Growth Made Easy
Open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