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姐妹們,A股站上3600點了!!!
股民戲言:“按照這個趨勢,可能很快就沒有騎手了,都是各個板塊的旗手!”
截至收盤,滬指漲0.65%,報3605.73點,深成指漲1.21%,創業板指漲1.5%,全市場成交額18739億元,較上日縮量245億元,超4300只個股上漲。
股債蹺蹺板效應下,債市又是砸蛋的一天,10年國債活躍券7連陰,收益率從1.632%攀升至1.73%。
1
外資動手加倉中國股市?
昨日A股摸到3600點立馬撒手之際,股王騰訊大漲近5%,一根巨陽線支撐起港股,恆生科技指數收漲2.48%。
問題是南向資金昨日淨賣出港股13.2億港元,首當其衝的就是騰訊,淨賣出11.29億港元,是當日淨賣出最多的個股。
(本文內容均爲客觀數據信息羅列,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誰,在瘋狂買入騰訊?
南下資金對騰訊增持止步於4月22日,此後一直減持。
Wind數據顯示,4月24日-7月23日,南向資金累計淨賣出額高達526億港元。
如此大的體量,承接盤最有可能或許還是外資。
從騰訊近60日的十大淨買入/淨賣出經紀商的名單來看,港股通淨賣出赫然位居前二,淨買入居前的經紀商是工商銀行、匯豐銀行、花旗銀行、法巴證券。
因此,昨日市場都在熱議騰訊的突發大漲極有可能是外資主動基金在買入。
關於外資到底有沒有加倉中國資產,外匯局的數據更具權威性。
2
上半年外資淨增持101億美元!
7月22日,外匯管理局披露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外資淨增持境內股票和基金101億美元,特別是5月和6月,淨增持規模增加至188億美元,扭轉了過去兩年總體淨減持態勢。
其中6月證券投資結售匯再現順差,結售匯順差253億美元,是2024年10月以來的高位。結售匯順差意味意味着有更多的外匯被兌換成人民幣,背後是看好人民幣資產的未來走勢。
具體來看,資本與金融賬戶項下的結售匯繼5月之後再次錄得順差24億美元,其中證券投資的結售匯順差達77億美元,與5月曆史第三高的記錄持平。
今日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吳金友在新聞發佈會上直言,5月以來外資買入境內股票有所增多。
“外資對境內股票投資回暖,由去年同期的淨流出轉爲今年的淨流入,且5月以來外資買入境內股票有所增多。隨着市場開放深化和估值優勢顯現,境內資本市場對外資的吸引力有望繼續增強。”
上述變化在北向資金的持倉動態同樣可見端倪。
ETF進化論此前的文章《剛剛,差點突破!全網刷屏》提及北向資金二季度的持倉變化:
截至6月30日,北向資金持股市值達2.29萬億元,較一季度增加了約500億元,爲連續第二個季度增持;
從持股數量來看,外資持倉1230.65萬股,較一季度末增加41.22萬股,同樣是在二季度淨增持了A股。
其中,二季度淨買入金額前五的股票依次爲寧德時代、恆瑞醫藥、東鵬飲料、紫金礦業和藥明康德,減倉金額前五的股票依次爲貴州茅臺、美的集團、五糧液、京東方A和立訊精密。
“目前境外投資者持有境內債券、股票的市值佔比約爲3%-4%左右,受多重積極因素支撐,預計外資仍會逐步增配人民幣資產。”國家外匯管理局國際收支司司長賈寧指出。
3
兩融、股票ETF資金共振!
在A股躍躍欲試挑戰3600高點,市場最激進的槓桿資金——兩融資金最近也是鉚足了勁兒往上衝。
截止7月23日,兩市融資餘額增加26.47億元,達到1.92萬億元,刷新今年3月以來新高。
自6月23日以來的23個交易日,融資淨買入額有22日爲正數,僅一日淨賣出。
更值得注意的是,4月中旬以來一直處於淨流出的股票ETF連續三日淨流入了,與兩融資金形成共振。
Wind數據顯示,本週前三個交易日,股票ETF合計淨流入54.68億元,其中跟蹤建築材料指數、港股通互聯網指數、中證基建指數、細分化工指數、香港證券指數和中證鋼鐵指數的ETF“吸金”居前,分別淨流入28.13億元、28.05億元、15.01億元、14.91億元、13.73億元、13.01億元。
顯而易見在人類史上規模最大的水電工程刺激下,相關個股“一票難求”的情況下,資金選擇借道ETF曲線救國,瘋狂交易“反內卷”相關的方向。
如果我們仔細觀察A股本週四個交易日的板塊表現,能模糊感覺出,資金似乎在致力於消除“一切低價板塊”。
週一,建材、基建板塊大爆發;週二低價上遊資源板塊全線上揚,煤炭板塊上演漲停潮,鋼鐵、白酒板塊跟隨上揚;週三,雅下水電概念分化,銀行股再度上漲;週四,免稅、旅遊板塊大爆發。
如今A股今年首次站上3600點,在快速輪動的市場中,資金迫切尋找真正具備有投資價值的低估值板塊,畢竟這是是未來超額收益的重要來源。
興業證券覆盤歷史七輪券商引領指數新高的表現發現,券商引領市場突破後20個交易日內,以軍工、醫藥、TMT、美護爲代表的成長行業和化工、機械、新能源等α機會較多的行業領漲概率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