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格隆匯2025中期策略峯會在深圳重磅召開。
會上,東方財富證券研究所副所長、首席策略官陳果發表題為《2025下半年中國資本市場展望:更上一層樓》的主題演講,分享了下半年值得關注的利好事件及投資方向,為峯會注入專業洞察與前瞻視角。
陳果認為,“更上一層樓”簡單來説有兩層含義:
第一,今年上半年中國股市表現還算不錯,從指數來看,下半年主要指數有望創出新高。
第二,要在市場中獲取較好收益,視野需要“更上一層樓”。不僅需要考慮當前的盈利,也要具備全球宏觀視野,才能更好把握中國股市的重估牛。
若要真正把握投資機會,需要圍繞變革展開。有些慢變量對市場來説並不是主要變量。
他表示,看待中國市場,總體上應該循着這樣一個排序來看:港股-A股-經濟-地產。
他認為,在本輪佈局中更應具備全球化視野,關注全球資金流向與市場比較,全球產業趨勢以及中國企業的國際化。至於下半年走勢,站在全球的角度來講,包括港股市場與A股市場在內,依然還是價廉物美的——同樣的盈利增速下,其估值水平更低,其中港股市場優勢更為明顯。
陳果強調,更重要的是,估值環境仍將保持有利。我們才剛剛進入弱美元週期,特朗普政策進一步動搖了美元的信用。而弱美元並非簡單的“東昇西降”——美股依然可能走牛,就像80年代中後期那樣。但全球流動性會更加氾濫,多餘的美元流動性將尋求對應的資產窪地。
對港股來説,是非常不錯的流動性環境。此前三輪持續的弱美元週期都帶來了較大的港股牛市,我們可能處在第四次。
陳果表示,討論美國時,繞不開關税政策對中國經濟、出口及中美關係的影響。
中美關係從4月份市場擔憂脱鈎,到目前已顯現出一些緩和跡象。
他提出,從很多方面看,中美棋逢對手,雙方雖然在一些領域存在博弈,但競爭和鏡鑑實質上在促進自己變得更強。
中國有句古話“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所以中國一直在中美關係的憂患中前行。
特朗普作為現實主義者,看到中國的韌性及反制能力,這導致其也尋求與中國構建一個可控的穩定的經貿關係。
今年下半年若能看到中美元首會面,可能不僅代表達成一個簡單的階段性貿易協定,也可能代表的是,兩方基於過去多年的實際情況與現實,正在構建新的大國關係,這有望好於市場預期。
談及今年下半年需要關注的標誌性事件,陳果指出,首先,中美若能達成貿易協定,對市場而言將是重要利好。
從整體股票估值來看,他認為,一個更加開放自信的中國和相對穩定的中美關係,對中國股市來説,存在估值提升的機會。
此外,另一利好消息是美聯儲的降息週期。
陳果指出,這一輪降息週期是在特朗普政府達成貿易協定、通脹預期穩定的環境下連續啟動的。從今年四季度至明年,可能出現一百多基點的降息,屆時大量美元流動性將流向全球尋找資產。
陳果認為,如果政策進一步加強限購等政策退出、降息和收儲,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在反內卷方面採取嚴格措施推動物價與企業盈利回升,進一步推進生育補貼,那麼內外資有望加速流入中國股市。
陳果認為,股票市場下半年有幾個方向值得關注。
第一,工程師紅利加速釋放,新科技帶來新機遇。
2020年中國理工科博士畢業生已超3.5萬人,這批工程師紅利正在體現中國各個領域上,但一切才剛剛開始,今年理工科博士畢業生數量已達美國的一倍,預計2029年將達到10萬人,遠遠拉開和美國的距離。在這一線索下,中國未來數年的技術進步將不斷給市場驚喜,需關注核心領域的重點公司。
第二,出海,新市場提供新增長。海外至少有3-4箇中國市場,而中國企業可以與當地構成新的共贏關係。
第二,傳統行業龍頭重估。上一個十年的過剩產能行業現在可以是紅利資產。中國未來可能有很多傳統行業會走此路徑,尤其是結合現在的反內卷,一批傳統行業龍頭將迎來估值修復。
此外,陳果認為,構建投資組合,第一要關注整體最大的變化;第二要討論估值問題,兼顧賠率,本輪重估牛的機會較多,既要關注新技術、新消費及新市場,也要留意傳統經濟在新一輪反內卷下的重估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