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browsing the Hong Kong website, Regulated by Hong Kong SFC (CE number: BJA907). Investment is risky and you must be cautious when entering the market.
中國好聲音,塌了

出來混,真的要還。

今天,星空華文股價狂瀉23%,蒸發110億。

原因,只是因為李玟生前的一個錄音。

之前李玟突然離世,湖南衞視和中國好聲音官微都發文悼念,相比湖南衞視的用心,中國好聲音的官微明顯態度敷衍。

但是沒人能想到,故事背後,還藏着一段黑幕。

01

中國好聲音or好生

最近,李玟的一段錄音和視頻被爆出。錄音中,李玟帶着哭腔、聲嘶力竭地控訴《中國好聲音》節目組。

李玟的醫生曾經勸她,她的乳腺癌是定時炸彈,不要再去參加《中國好聲音》的錄製,但是她還是出於熱愛去了。

但是沒想到,作為樂壇前輩,李玟在《好聲音》錄製,不僅經歷了賽制的不公,還在抗議之後被節目組穿小鞋。

一開始,李玟組只有兩個人,但是還必須走掉一個人,李玟向節目組抗議,但是被節目組回懟:沒有導師能改變賽制。

第二次矛盾,發生在流出的視頻中,實際上,在好聲音錄製時,李玟跟節目組爭吵的視頻就已經流出。

李玟組內選手88.3分,另一組選手最低73分。但是因為李玟組內人少,沒有再次上台的機會,李玟當場對節目組發難,但是被導演組強硬要求離場。

後來節目組接受更改賽制,給李玟組的選手一次機會,前提是李玟在微博上澄清。因此,儘管現場視頻當時就被爆出,但是並沒有引起太大的波瀾。

李玟錄製完節目當晚就飛回香港,樑子就此結下了,但是節目還得繼續。

在做乳腺癌手術之前,李玟依舊堅持參加了好聲音的錄製,但是鏡頭幾乎被剪光。

李玟的腿傷也已經很嚴重,在決賽賽場上,為了節目效果,她強忍腿傷、沒有藉助椅子或者枴杖,但是希望合唱的歌手能夠離她近一點。

但是錄製時,選手被節目組惡意地叫去舞台另一邊,李玟在演唱中摔倒,只能坐在地上唱完全程。

對於李玟的摔倒,節目組做出的表示僅僅是在剪輯中,不再露出李玟的全身,給人一種仍然在正常合唱的錯覺。

最讓人感到憤怒和節目組無恥的是,在悼念微博中,官方微博用的還是這一場演出中李玟的照片。

錄製完成後,李玟只能被攙扶離場,腿傷或許也是在此時再次復發。

《中國好聲音》中因為賽制被針對的導師不止李玟。

汪峯在《好聲音》也多次遭遇賽制上的不公。

在某位學員淘汰後,汪峯曾經在現場説了很多話安慰學員,最終被剪到只剩幾句,雖然點到為止,但是意味深長。

最離譜的一次,汪峯組相當有爭冠潛力的歌手被安排在最後一個出場。而在他上場前,晉級名額就已經滿了。

儘管還沒有表演,但是已經被淘汰。

除了這樣狠批賽制的評委,剩下的《好聲音》評委更需要的或許是演技。

歌神陳奕迅在參加過改名後的《中國好歌聲》第二季後,也曾經對香港媒體吐槽節目組。

實際上,《好聲音》節目組曾經多次邀請陳奕迅。直到《中國好歌聲》第二季,陳奕迅空降,引起不少討論,大家都説這是“歌神下凡”。

陳奕迅也在採訪中坦言,他參加節目就是為了看看節目組有多少黑幕。

參加節目的一開始,陳奕迅並沒有感覺到太多異常。

直到有一次有一名選手二次參加盲選,而耳機裏導演組一直催促他和那英快轉身,營造出搶人的感覺,他才知道,原來之前覺得正常是自己因為他還不懂內情。

這也難怪,陳佩斯對於《中國好聲音》的評價是,這些評委演技真好。

這也牽涉出關於《中國好聲音》的另一項傳聞,那就是隻要50萬,就能買到一個導師轉身。

昨晚,一名好聲音學員就出來聲援李玟,還爆料説,50萬買一個轉身,絕對不是空穴來風。

可是不到16個小時,他就刪除了微博,並且對《好聲音》節目組道歉。到目前為止,也還沒有別的選手為李玟發聲。

浙江衞視曾經因為製作粗糙被金星狠批。

早在2013年,浙江衞視就曾因為節目錄制導致釋小龍助理溺斃。2019年高以翔也在錄製浙江衞視的綜藝中倒地不起,沒有得到及時救治離世。

危及生命的例子已經不少,其他的還有趙麗穎在節目中落水沒被發現,張傑在節目中缺氧眩暈砸傷面部,范文芳夫婦高空跳傘降落到海上,甚至邀請小孩到充滿有毒氣體的房間中測試空氣淨化器等等。

細數履歷,《好聲音》節目組和浙江衞視不能説是劣跡斑斑,也可以説是惡貫滿盈了。

但是就是這樣,這幾年,他們仍舊賺得盆滿缽滿。

《中國好聲音》節目組背後的公司,能量究竟有多大?

02

星空華文,來者何人?

2022年12月29日,星空華文登陸港交所。

股價隨後被火速炒高,到今年6月份,股價升到132元,是IPO當日開盤價的412%。

新股上市,備受追捧,在資本市場不算什麼新鮮事,何況手裏有《中國好聲音》這個王牌綜藝節目,可以説躺賺。

但這段時間的大市表現,確實很拉胯,港股上半年高位回落,恒生指數除了一月份延續了去年底的反彈,剩下的月份,基本都在跌,偶爾的反彈也顯得很弱。沒辦法,預期中的宏觀經濟強力復甦不僅沒有出現,反而下行壓力加大,資本市場除了中特估、AI,基本沒啥板塊值得看。

同時期的港股新股,情況就遠沒有星空華文幸運了。

因為持續受外圍市場因素影響而放緩,雖新股數量較去年同期增長29%,但融資額變化不大,仍處於過去十年以來的低位。從新股表現來看,上半年港股新股整體破發率高達54.84%。

星空華文難道真的這麼香?

如果簡單這麼質疑,那格局就小了。實際上,星空華文大有來頭。“星空”與“華文”,分別代表的是海外傳媒資本和中國文娛產業兩個繞不開的企業。

“星空”最早是“小超人”李澤楷成立的衞星電視業務,後來賣給了傳媒大亨默多克,後者意在借道香港進軍內地傳媒業。但其後經營水土不服,漸漸式微。

2009年,當時的上海電視台台長黎瑞剛,發起成立華人文化產業投資基金,通過國家發展改革委備案審批,成為第一個在國家發改委獲得備案通過的文化產業私募股權基金。基金規模50億,期限長達十年,背後更是有SMG、國開行、大眾、招商局、上海報業,五家顯赫的LP,説是中國LP最豪華的文娛基金,一點都不為過。

成立後,黎瑞剛四處尋找投資標的,而當時的默多克意興闌珊,兩者一拍即可,“星空”賣給了“華文”,成為黎瑞剛的第一個正式投資項目。

這筆買賣一點都不差,因為星空傳媒和東方衞視一直有合作關係,《中國達人秀》、《舞林大會》、《娛樂星天地》等娛樂節目都是他們的佳作。

但這些成績顯然沒能滿足黎瑞剛的胃口,他和團隊看上了荷蘭的《The Voice》,和當時正有意打造歌曲選秀類綜藝的浙江衞視,花了200萬拿到了中國區三年版權,這就是《中國好聲音》的由來。

隨後發生的事,大家都清楚了,這個節目成為國內綜藝的頂流,多年來熱度不減,星空華文、浙江電視台,以及眾多的評委藝人、參賽選手,還有節目配套供應商,都賺得盤滿缽滿。

隨後,星空華文還推出了《這!就是街舞》、《蒙面唱將猜猜猜》、《中國好歌曲》、《出彩中國人》等多個綜藝,同樣大受歡迎。此外,星空華文還擁抱的8549個音樂IP,3546個現場音樂錄音、為簽約藝人制作的3158首歌曲以及1845首歌詞及音樂作品,757部中國電影IP(包括《猛龍過江》、《精武門》、《倩女幽魂》、《胭脂扣》等)和原創劇集,按2021年的收入計,星空華文是中國最大綜藝節目IP創造商及運營商,市場份額約1.6%。

水到渠成之後,上市自然成為下一站。

實際上,星空華文對上市早就垂涎欲滴。旗下的燦星文化曾於2018、2020年兩次衝擊A股,但沒成功,一次是出現虧損,加上監管收緊,一次是股權架構複雜,實控人認定理由不充分、披露不完整,且收購夢響強音後形成商譽19.68億元,會計處理未能準確反映實際情況。

2021年,燦星文化與香港地區的星空華文傳媒電影重組為星空華文,轉戰港股IPO,在連續遞了三次表之後,終於在去年底成功登陸港交所。

雖然如願上市但星空華文的經營卻每況愈下。

2022年,星空華文的營收為8.73億元,同比減少22.5%,是公司連續4年收入下降,和2019年的18.07億元相比,更是腰斬。2019年-2021年,頭號王牌《中國好聲音》貢獻營收分別為4.91億元、3.25億元、2.52億元,佔總營收比例分別為36.6%、29.8%及28.6%,逐年下滑,更糟糕的是,《中國好聲音》2019年毛利率還有46.6%,到2021年僅剩2.2%。

今年8月2日,星空華文預期上半年取得收入介於1.42億元至1.52億元,而去年同期收入為1.83億元,經調整淨虧損介於約1460萬元至約1830萬元,而去年同期淨虧損約630萬元。

很明顯,隨着《中國好聲音》吸金能力趨弱,其他IP又撐不起大局,加上電視流量不斷被抖音、視頻號等平台蠶食,星空華文的生意正在一步步坍塌。

就在這樣的環境下,星空華文居然半年大升了4倍,今年6月的最高市值,高達530億港元。即使今天大跌之後,市值依然有378億。

半年收入才一個多億,虧損過千萬的傳媒公司,何德何能值這麼多錢?而且,還是在上半年市場環境如此差的情況下。看看星空華文的生意,王牌欄目已無當年勇,公司新的東西也不多,老本還能吃多久,估計他們自己都沒有答案。

或許,從另外一個角度,可以看出一些端倪。股東架構招股書顯示,星空華文在上市前的股東架構中,華人文化(華人文化上海、華人文化天津)、田明、金磊、徐向東共同構成最終控股股東,為一致行動人,合計控制公司82.48%的股份。上市後,以上一致行動人合計控制公司79.42%的股份。

此類股權結構,熟悉港股的投資者應該不會陌生。恒大汽車股價當年被炒上天,許家印等組成的一致行動人在7成左右。

當中的意思,不言自明瞭。

03

我們在憤怒什麼?

目前,#李玟生前控訴中國好聲音錄音曝光#這一話題,微博熱度已經超過12億。

為什麼網民的情緒,瞬間被點燃?大家在憤怒什麼?

除了同情李玟的遭遇,有一點更加重要:

草根性的喪失。

我們的社會需要公平,任何方面都是。

中國綜藝現有的格局,是《超級女聲》塑造的。

2004年,湖南衞視借鑑《美國偶像》,接連推出《超級男聲》、《超級女聲》。

它們在本質上,跟老掉牙的唱歌選拔賽沒啥區別,但有個很新奇的設定:

決定選手去留的,是觀眾的短信投票,而不再是專業評委。

起初,圈內普遍不看好這兩檔節目,高高在上的音樂專家們認為,沒人願意聽一羣五音不全的普通人唱歌。

所以當年湖南台到全國各地去設置賽區,許多地方頻道都拒絕加盟。

但誰能想到,2005年,《超級女聲》一經播出,直接4億人次觀看。各項收視指標,直到今天都難以打破。

全國五大賽區,上至89歲的老奶奶,下至4歲的小屁孩,超過15萬人報名參賽。

當年的投票環節,更是掀起了全民熱潮。

無數粉絲直接上街拉票,甚至不少小姑娘假裝走失,借路人的手機,説是給家裏打電話,實則是投票。

李宇春、張靚穎、周筆暢等一眾普通人的命運,因此改變。

那個時候,所有人都堅信,普通人是真的可以逆襲的。

冠名商蒙牛撿漏撿到爽,名利雙收。

貼吧也迎來第一個巔峯,總決賽期間,平均每秒都有四個人,在超級女聲吧發帖。

百度因此一度超越新浪,成為全球最大的中文網站。

如此巨大的收益,讓無數從業者看到了財富密碼:

本土草根,青年男女,大眾參與。

無數照着葫蘆畫瓢的節目應運而生,《中國好聲音》是其中之一,也是最成功的之一。

客觀地説好聲音近幾年是在求變的,包括越劇版在內的嘗試也讓人耳目一新。

但最大的失誤,就在於節目組過分追求國際化、權威化,反而忽略了好聲音前的“中國”二字。

大傢伙想聽的,是民間的、普通人的真實聲音,不是什麼高雅的、裝X的表演。

那馬户不知道他是一頭驢,那又鳥不知道她是一隻雞。

羣眾基礎流失了,你啥都不是。

更別説,你還造假、玩黑幕,那就更草了。

Follow us
Find us on Facebook, Twitter , Instagram, and YouTube or frequent updates on all things investing.Have a financial topic you would like to discuss? Head over to the uSMART Community to share your thoughts and insights about the market! Click the picture below to download and explore uSMART app!
Disclaimers
uSmart Securities Limited (“uSmart”) is based on its internal research and public third party information in preparation of this article. Although uSmart uses its best endeavours to ensure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accurate, uSmart does not guarantee the accuracy, timeliness or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of this article and is not responsible for any views/opinions/comments in this article. Opinions, forecasts and estimations reflect uSmart’s assessment as of the date of this article and are subject to change. uSmart has no obligation to notify you or anyone of any such changes. You must make independent analysis and judgment on any matters involved in this article. uSmart and any directors, officers, employees or agents of uSmart will not be liable for any loss or damage suffered by any person in reliance on any representation or omission in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s for reference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offer, solicitation, recommendation, opinion or guarantee of any securities, virtual assets, financial products or instruments. Regulatory authorities may restrict the trading of virtual asset-related ETFs to only investors who meet specified requirements. Any calculations or images in the article are for illustrative purposes only.
Investment involves risks and the value and income from securities may rise or fall. Past performance is not indicative of future performance. Please carefully consider your personal risk tolerance, and consult independent professional advice if necessary.
uSMART
Wealth Growth Made Easy
Open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