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格隆匯專欄:天風宏觀宋雪濤,作者: 孫永樂 宋雪濤
關於10月經濟數據的問題,市場擔心的主要不是因為疫情和季節性等短期因素導致的經濟下行,而是6月以來持續支撐國內經濟修復的兩條主線——基建投資和汽車消費,是否會熄火?我們預計汽車消費的高增速有望延續。同時,對後續基建依然維持樂觀。
在10月高頻數據已經向市場傳遞了經濟再度走弱的信號之後,10月製造業PMI下降了0.9個百分點至49.2%,重回榮枯線之下。
原因也容易解釋:1)受生產淡季的季節性影響(2017年-2021年10月PMI生產指數平均下降1個百分點),又疊加了今年以來“季末高-季初低”的脈衝特徵;2)受疫情反覆的影響,經濟出現了類似今年7月的短期下行;3)考慮到供應商配送時間是一個逆指數(約推動10月PMI上行0.25個百分點),PMI數據反映的實際經濟格局其實更弱。4)根據我們的月度GDP預測模型,10月GDP同比增速為4%,低於9月0.3個百分點。
關於10月經濟數據的問題,市場擔心的主要不是因為疫情和季節性等短期因素導致的經濟下行,而是6月以來持續支撐國內經濟修復的兩條主線——基建投資和汽車消費,是否會熄火?
6月以來,基建和汽車對固投和消費具有明顯貢獻,其中基建投資累計同比增速從9.25%上行至9月的11.2%,汽車製造業投資累計同比增速從8.9%上行至12.7%,汽車銷售累計同比增速從-5.7%上行至0.4%。但是這兩條主線在10月明顯走弱,特別是汽車。
10月汽車銷售開始出現疲弱跡象。
乘聯會數據顯示1-23日國乘用車市場零售106.3萬輛,同比去年下降3%,較上月同期下降6%(9月同比上漲21.5%)。而2013年以來,乘聯會數據與社零數據的相關性高達89%,乘聯會汽車銷售數據的回落大概率表明10月汽車消費走弱。
10月汽車消費的走弱的主要原因是疫情影響了汽車銷售的線下場景,部分地方車展活動延期舉辦。除汽車外,線下服務業也受到疫情影響。10月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降至47.0%,低於9月1.9個百分點,統計局表示零售、道路運輸、住宿、餐飲、租賃及商務服務等接觸性聚集性服務行業的商務活動指數低位回落。
從兩個原因看,我們預計汽車消費的高增速不會就此熄火。
一是從批發和二手車銷售等高頻數據上看,目前居民的購車意願依舊較高,上海二手汽車交易量維持高位,今年6月以來持續超過2019-2021年同期水平。同時,雖然10月乘用車零售數據同比轉負,但是狹義乘用車批發數據持續好轉,前三週批發同比增速分別為-6%、14%和23%,這表明雖然終端銷售在疫情擾動下有所回落,但是中游批發商預期依舊較好。
二是目前汽車銷售累計同比增速剛轉正,後續隨着疫情影響減弱、原定車展落地舉辦以及臨近年末,居民在政策到期前(購置税減半政策截止12月末)提前購車,最後兩個月的汽車消費有望維持高增。
10月建築業PMI和相關高頻數據也出現回落。
其中10月建築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8.2%,比上月下降2.0個百分點,建築業新訂單指數為48.9%,比上月下降2.9個百分點。10月高爐開工率、石油瀝青裝置開工率、水泥熟料產能利用率等與建築建材相關的高頻數據均有所回落。由於地產投資在目前階段尚沒有大起大落的可能,因此建築業的波動可能主要是10月基建投資增速放緩所致。目前看,基建放緩的主要原因是項目施工進度受到疫情影響,以及大會期間華北環保限產導致高耗能行業生產回落(10月高耗能行業PMI為48.8%,低於上月1.8個百分點;唐山出台環保限產政策)。
對後續基建我們依然維持樂觀。
一方面從PMI數據來看,建築業活動的預期指數維持高位,10月土木工程建築業商務活動指數為60.8%,連續兩個月位於高位景氣區,建築業業務活動預期指數為64.2%,比上月上升1.5個百分點,為近期高點。
另一方面,基建近期再次獲得增量資金支持。wind數據顯示10月新增專項債發行規模4279億元,此前新增5000億專項債正在加速落地。按照政策要求,新增專項債會優先支持在建項目,爭取年內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 考慮到政策發力的增量項目重點在南方區域,預計11、12月基建投資同比有望繼續維持高位。
除汽車和建築業之外,10月PMI出口新訂單指數超預期上行0.6個百分點,與表現偏弱的出口高頻數據略有背離。10月末CCFI和SCFI運價指數相比於的9月末分別回落20%和11.7%,10月上旬8大重點港口外貿集裝箱吞吐量同比下行9.4%。結合高頻數據,我們預計本月出口可能依舊偏弱,但降幅相比於8、9月會明顯收窄,出口增速下台階後進入走平階段。
風險提示
關注後續海外需求的變化,關注國內疫情的演變,關注國內基建落地情況
報吿來源: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報吿發布時間:2022年11月1日
本資料為格隆匯經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授權發佈,未經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事先書面許可,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方法修改、翻版、分發、轉載、複製、發表、許可或仿製本資料內容。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資料內容和意見僅供參考,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專家、嘉賓或其他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外的人士的演講、交流或會議紀要等僅代表其本人或其所在機構之觀點),亦不構成任何保證,接收人不應單純依靠本資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獨立判斷,應自主做出投資決策並自行承擔風險。根據《證券期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若您並非專業投資者,為保證服務質量、控制投資風險,請勿訂閲本資料中的信息,本資料難以設置訪問權限,若給您造成不便,還請見諒。在任何情況下,作者及作者所在團隊、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資料中的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本資料授權發佈旨在溝通研究信息,交流研究經驗,本平台不是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報吿的發佈平台,所發佈觀點不代表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觀點。任何完整的研究觀點應以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發佈的報吿為準。本資料內容僅反映作者於發出完整報吿當日或發佈本資料內容當日的判斷,可隨時更改且不予通吿。本資料內容不構成對具體證券在具體價位、具體時點、具體市場表現的判斷或投資建議,不能夠等同於指導具體投資的操作性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