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格隆匯專欄:天風宏觀宋雪濤,作者:宋雪濤、向靜姝
一部分仍有較大就業缺口的行業如低端服務業,就業仍將持續增長;另一部分就業缺口已經彌合的行業如建築、專業、商業服務、金融、信息等,受需求疲軟的拖累,整體新增就業或將放緩。低端服務業薪資漲幅高,可能令薪資增速回落較慢,整體較緊的勞動力市場和薪資增速推高的通脹中樞,不排除聯儲可能再次作出誤判,導致貨幣政策過緊、經濟衰退提前和加深。
美國勞工統計局週五最新數據顯示,美國7月非農就業人口增加52.8萬人,好於市場預期的25萬人,前值 37.2萬人,創今年2月以來最大增幅,就業人數連續19個月增長,非農就業總人數回到疫情前水平。失業率小幅下跌至3.5%,創2020年2月以來新低。與此同時,美國經濟數據在走弱,7月Markit製造業、服務業、綜合PMI均創兩年多新低, GDP連續兩個季度負增長,陷入技術性衰退。
怎麼理解美國勞動力市場和經濟基本面的差異?
第一,新增非農就業的行業分佈和美國經濟的結構分化情況是基本對應的。
分行業看,非農就業新增主要集中在住宿餐飲、教育和醫療保健等服務業(政府部門新增就業主要也是教育業),這些就業領域尚未從疫情的衝擊中完全恢復。以休閒和酒店業為例,新增就業9.6萬人,但仍比疫情前水平減少了120萬名員工。今年以來服務消費需求明顯強於商品消費需求,這意味着“補齊員工以應對需求反彈”仍是服務業維持就業和薪資增速增長的動力。
圖1:7月非農就業分行業(千人)
資料來源:FRED,天風證券研究所
圖2:政府部門細分就業情況
資料來源:FRED,天風證券研究所
圖3:今年以來美國服務需求明顯強於商品需求
資料來源:FRED,天風證券研究所
圖4:美國非農就業總人數回到疫情前水平
資料來源:FRED,天風證券研究所
圖5:7月失業率回到疫情前水平
資料來源:FRED,天風證券研究所
第二,勞動力結構性短缺依然是就業市場的主要特徵。
勞動參與率小幅下跌,7月數據微跌至62.1%,不及前值62.2%,主要原因為16-24歲年輕羣體部分離開勞動力市場,千禧一代和Z世代人羣不喜歡傳統工作模式,更願意靈活就業,轉換工作頻率更高。
圖6:勞動參與率分年齡段
資料來源:FRED,天風證券研究所
勞動力市場依然緊張。雖然職位空缺數從5月的1125萬下降到1070萬,顯示招聘需求有所下降,但職位空缺數與失業人數之比仍高達1.81。
圖7:失業人數下降同時,職位空缺有所下降
資料來源:WIND,天風證券研究所
歷史上來看,職業、商業服務裏的招聘服務就業拐點領先於整個非農就業拐點(除1990年之外,領先8~16個月),目前招聘服務就業人數再創新高,表明招聘需求仍然強勁,勞動力市場轉弱可能尚需一段時間。
圖8:招聘服務就業拐點領先於整個非農就業拐點
資料來源:WIND,天風證券研究所
薪資漲幅強勁。7月時薪環比增長0.5%,超市場預期0.3%;同比增長5.2%,超市場預期的4.9%。工資增長可能加劇聯儲對通脹的擔憂
圖9:勞動參與率與時薪增速同比
資料來源:FRED,天風證券研究所
未來一部分仍有較大就業缺口的行業如低端服務業,就業仍將持續增長;另一部分就業缺口已經彌合的行業如建築、專業、商業服務、金融、信息等,受需求疲軟的拖累,整體新增就業或將放緩。低端服務業薪資漲幅高,可能令薪資增速回落較慢,整體較緊的勞動力市場和薪資增速推高的通脹中樞,不排除聯儲可能再次作出誤判,導致貨幣政策過緊、經濟衰退提前和加深。
風險提示:美國通脹超預期,美聯儲緊縮超預期,美國勞動力市場走弱超預期
報吿來源: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報吿發布時間:2022年8月7日
本資料為格隆匯經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授權發佈,未經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事先書面許可,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方法修改、翻版、分發、轉載、複製、發表、許可或仿製本資料內容。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資料內容和意見僅供參考,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專家、嘉賓或其他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外的人士的演講、交流或會議紀要等僅代表其本人或其所在機構之觀點),亦不構成任何保證,接收人不應單純依靠本資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獨立判斷,應自主做出投資決策並自行承擔風險。根據《證券期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若您並非專業投資者,為保證服務質量、控制投資風險,請勿訂閲本資料中的信息,本資料難以設置訪問權限,若給您造成不便,還請見諒。在任何情況下,作者及作者所在團隊、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資料中的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本資料授權發佈旨在溝通研究信息,交流研究經驗,本平台不是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報吿的發佈平台,所發佈觀點不代表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觀點。任何完整的研究觀點應以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發佈的報吿為準。本資料內容僅反映作者於發出完整報吿當日或發佈本資料內容當日的判斷,可隨時更改且不予通吿。本資料內容不構成對具體證券在具體價位、具體時點、具體市場表現的判斷或投資建議,不能夠等同於指導具體投資的操作性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