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畢業的80後,有着高薪工作,卻在炒股鉅虧後,流浪街頭4年,這跌宕起伏的劇情,不是虛構的電視劇,而是存在於真實的生活裏。
在前半段,主人公陳某堪稱逆襲的典範。他家境普通,通過刻苦學習考上名校,2008年畢業後找到高薪工作,兩年時間就買了十多萬的車,存款也越來越多,跑在了許多同齡人前面。
這一切都在他炒股後發生了轉變。有了一定積蓄的陳某開始大舉進軍股市,但很不幸的遇上了2018年股災,最終損失700萬慘敗收場。
2018年,美國的4次加息終結了美股牛市,也引發了全球性股災。上證指數在2018年12月跌至2483的低點,許多股民損失慘重。但A股探底後,在2019-2021年走出了一個結構性牛市,熬出底部的人後來又翻倍賺回來了,但爆倉出局的人已經失去了機會。
陳某家境普通,上大學的學費還是企業贊助的,可見家裏並沒有多少家底可供揮霍,他工作十年能有700萬炒股資金着實不易。從工作經歷來看,他從事過房產貸款相關工作,常年與銀行打交道,想必對加槓桿的操作不會陌生。
短期內炒股鉅虧的人中,很多是在股市瘋漲期,看到別人炒股賺了錢,按捺不住一頭扎進去,押上全部身家、甚至不惜上槓杆滿倉幹。但這種激進的操作隱藏着巨大風險,一旦股市見頂回落進入漫漫熊市之後,就會血虧到痛徹心扉!
然而,炒股虧掉700萬的陳某不是孤例。網上“36歲失業中年婦女炒股欠債17萬”、“炒股虧掉所有積蓄”的例子層出不窮,幾乎沒有人能打破“721”魔咒,70%的股民都難逃虧損的命運;20%的人不虧不賺,白白錯過了資金的時間和機會成本;而能在股市賺到錢的只有前10%的佼佼者。
許多人炒股全憑直覺,缺乏對股票市場的認知,不懂得選股擇時,也沒有良好的投資體系,投資時難免踩坑。
01
提升認知
巴菲特的老搭檔芒格曾説,你無法賺到你認知以外的錢。
想要成為投資高手,就要不斷提升自己的認知。否則,你憑運氣賺來的,早晚會憑實力虧回去。
想要在股市裏賺錢,先要清楚市場給投資者帶來的高回報,是基於未來公司利潤能持續高增長。而這種公司大都存在於有前景、有增量市場的賽道里,也有好的商業模式和增長邏輯。
我們投資賺的錢也可以分為兩部分,一是賺估值提升的錢,一部分是賺公司成長的錢。我們可以在合理估值的時候買入優秀公司的股票,持有至其估值偏高或出現泡沫時再賣出,就能獲得豐厚的回報。
比如,在40倍市盈率時買入貴州茅台,持有至60倍市盈率再賣出,就能獲得可觀的回報,當然這需要較長的等待時間,也非常考驗投資者的耐心。
投資者要選出這些業績增長穩健的公司,每當公司發佈亮眼的業績或大盤上漲時,這些優秀公司的股價也會大漲。但要是買到估值高、業績差或者邏輯發生了變化的公司,就容易踩雷,在暴跌之下損失慘重。
投資過程中,那些押上全部身家、加槓桿滿倉乾的人,面對股價下跌時,心態很容易陷入崩潰,心態崩了,籌碼也就拿不住了,於是難逃割肉出局的命運。
所以,想要在股市裏賺錢,就得提升自己的認知,選擇有持續賺錢能力和高增長的優秀公司,並在估值合理時買入,控制好倉位,遠離槓桿。
02
做好資產配置
對於一些保守投資者而言,想要在炒股過程中保持好心態,就得先做好資產配置。做風險投資前,先給自己墊上安全墊,這樣的話即使不幸摔倒,也不至於摔得太重。
做家庭資產配置時,有一種方法在國際上備受推崇,那就是“標準普爾家庭資產象限圖”,它把家庭資產分為4個賬户,分別是要花的錢、保命的錢、生錢的錢和保本升值的錢,劃分比例對應為10%、20%、30%、40%,當然這個比例可以根據家庭具體情況進行調整。
要花的錢屬於短期消費資金。我們必須留出3-6個月的生活費作為流動資金,這筆錢可以放在貨幣基金或銀行卡等流動性好的地方,要用時隨時能拿來用。
算一下,你每個月的伙食費、房租或房貸、車貸、生活費等每個月要花多少,留出三個月或半年的資金作為緊急備用金。以防失業、生病等特殊狀況發生,沒有收入時,也不會影響正常生活。疫情的到來,更是加劇了對現金流的考驗,對個人和企業都是如此。
保命的錢是為了應對意外、重大疾病等突發事件的影響,增強家庭抗風險能力。我們在買社保獲得基本保障的同時,也可以配置適合自己的意外險、醫療險、重疾險等保險產品,來應對意外、疾病等潛在風險事件帶來的經濟損失。
生錢的錢是用來博取高收益的,可以用來投資股票、基金、房產等高風險產品。當前大環境下,“房住不炒”大趨勢下,房價上漲預期消失,投資炒房也失去了吸引力,於是許多資金流入了股票和基金市場,但我們在被高收益誘惑的同時,也不能忽略其高風險,炒股和買基金得掌握一定的投資方法,並控制好倉位。
保本升值的錢是為了應對養老、子女教育金而開設的賬户,可以購買債券、信託、分紅險等平衡型產品,在本金較安全的情況下,獲得穩定的收益。
生活中,要用錢的地方很多,投資的方式也多種多樣,我們需要進行規劃和權衡。留出緊急備用金很重要,配置保險、規劃養老和子女教育同樣重要,而把家裏所有的錢都砸入股市、以及加槓桿炒股的行為是盲目而愚蠢的。
03
尾聲
股市是個零和博弈市場,有人賺錢,就一定有人虧錢。想要成為那賺錢的前10%,就必須不斷提升自己的認知,提高選股擇時能力,並建立自己的投資體系,這不是一早一夕的事。
在剛入股市的頭幾年,可以拿小資金練練手,在經歷幾次虧損,投資經驗豐富後,再加大投入。畢竟,投資經驗不足十年,沒經歷過幾次牛熊的人,都很難稱得上是投資高手。
用於炒股的資金,一定要是家庭資產配置中用於博取高收益的閒置資金,千萬不能押上所有積蓄或加槓桿,不然炒股虧錢後,很可能得流落街頭。
此外,投資只是生活的一部分,我們炒股是為了獲得收益從而過上更好的生活,要是因為盲目炒股,把原本美好的生活毀了就得不償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