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開市兩週,市場熱度還是在題材概念這塊,從疫情相關的概念,到預製菜,再到這兩天帶動市場情緒的數字經濟。
盤面上,率先扛旗反彈大旗的正是數字經濟相關的方向,板塊比較泛,涉及的題材比較廣。有數字貨幣、網絡安全、雲計算、國產軟件等數字經濟相關的板塊。
其中,每個細分領域強勢個股都有相互交叉的概念,比如神思電子即是數字貨幣又是網絡安全相關概念,浪潮軟件即是國產軟件又是雲計算。
消息上,上個星期三,國務院印發《“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其中高度肯定“十三五”期間數字化賦能經濟社會成果,明確“十四五”將繼續堅持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為構建數字中國提供有力支撐。並且,首次提出了數字經濟產業增加值佔GDP10%的階段目標。
隔了幾天,關於數字經濟又出了一項重磅消息。
週末,《求是》雜誌發表重要文章《不斷做強做優做大我國數字經濟》,並且兩文重磅齊發,將數字經濟提升到了極高的戰略位置,數字經濟已經成為時代核心主題之一。
文章開篇指出,發展數字經濟是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新機遇的戰略選擇。數字經濟健康發展,有利於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有利於推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有利於推動構築國家競爭新優勢。並指出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加速創新,計算機賽道迎來高光時刻。
無風不起浪,最近一系列密集政策出台及高層的表態,都説明了產業數字化勢的重要性。
對於數字經濟,如果從投資角度出發,還是得抓住細分領域,不能脱離產業,講空大泛,要不然抓不住方向。我們來看看具體幾家主流券商的看法。
招商證券認為,軟件行業有望迎新一輪景氣週期,產業數字經濟板塊藴含歷史性投資機遇。根據《規劃》提出的數字經濟發展指標,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規模將由2020年的8.16萬億提升至2025年的14萬億元,數字經濟全產業鏈有望迎歷史性發展機遇,其中:
工業互聯網:“十四五”發展重點,數字經濟發展重要驅動力。《規劃》在行業層面明確提出了工業互聯網平台應用普及率從2020年的14.7%提高到2025年45%的目標,將極大促進工業互聯網市場規模的持續擴張;
網絡安全:數字經濟發展將極大提升網絡安全重要性。《規劃》提出着力強化數字經濟安全體系的任務,確保重要系統和設施安全有序運行,並在電信、金融、能源等重要行業領域部署關鍵信息基礎設施;
金融IT:金融行業數字化轉型領先,新技術的深化應用有望刺激產業加速發展。《規劃》強調合理推動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深化應用,發展新業務模式,穩妥推進數字人民幣研發;
智慧政務及智慧城市:公共服務數字化需求帶來新動力。《規劃》提出將持續提升政務服務數字化、智能化水平,全國在線政務服務實名用户規模由2020年的4億人提升至2025年的8億人。此外,《規劃》再一次明確了智慧城市的重要性,未來政府投入有望持續增加。
華安證券認為關注三大投資主線:一是基礎設施方面。比如數據中心、雲網融合等,推薦相關標的中興通訊、紫光股份、寶信軟件等。二是產業數字化發展機遇。建議關注用友網絡、廣電運通、朗新科技等。三是國產替代。建議關注核心半導體材料類以及高端工業裝備類公司北方華創、中微公司、國盾量子等。
不過,各大機構都是圍繞“數字”進行挖掘行業。所謂數字經濟,數字就離不開數據,數據以後會越來越值錢,還是可以多看看計算機大板塊裏的細分。
計算機板塊目前特徵是除幾個大龍頭外普遍低估值,啟動的板塊從電力信息化到醫療、工業軟件、雲計算上游,再到金融科技數字貨幣,都呈現明顯輪動特徵。
這也是過往計算機的炒作節奏,每個板塊啟動都有顯著的政策或主題作為推動催化點。尤其低估值消除了投資障礙,22年的業績增長疊加估值驅動,會讓計算機板塊的上漲邏輯更加順暢,更容易形成超額收益。
除了關注近期有顯著的政策或主題作為推動催化點的計算機細分,臨近業績披露期,可以多關注近期有業績支持的個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