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browsing the Hong Kong website, Regulated by Hong Kong SFC (CE number: BJA907). Investment is risky and you must be cautious when entering the market.
今年首個大型IPO!TPG成功登陸納斯達克,上市首日大漲超15%
uSMART盈立智投 01-14 10:22
當地時間1月13日,美國資產管理巨頭TPG正式於納斯達克上市,本次IPO定價爲29.50美元,以此價格計算,TPG達成90億美元這一2022年來最大IPO估值,這也成爲美股IPO市場的新年的“首次大考”。

根據TPG發佈的公關稿,此次IPO彙集了大摩、高盛、花旗集團、富國銀行等多達23家投行和券商作爲聯席賬簿管理人和聯席經辦人。

上市首日,TPG收漲15.25%,報34美元,市值104.36億美元。

來源:獨角獸早知道

據華爾街日報,投資者們表示,他們會密切監視TPG週四的IPO情況,以評判2022年IPO市場的“健康狀況”。

儘管2021美股市場的IPO規模達到了歷史新高,但新上市的公司在去年最後幾周普遍表現不佳。

據Dealogic的數據統計,去年,通過IPO,各大公司在美國市場上籌集了超1500億美元的天量資金。然而,在2021年最後幾周,由於各國央行加息的暗示,利率預期走高導致成長股遇冷,遭到投資者大規模拋售。據FactSet,截至12月29日,約三分之二上市新貴的當前股價低於他們的IPO價格。

2022年開年以來,美股市場波動性繼續加劇,總體表現不佳,這對IPO市場來說自然談不上友好。因此,包括Justworks在內的公司,以市場狀況爲由,推遲了原定於本週四的IPO。因此,作爲2022年美股市場上的第一樁大型IPO,TPG能幫助投資機構以及待上市的公司衡量今年IPO市場的活躍程度,因而備受市場關注。

如今,TPG管理着約1090億美元的資產,該公司成功了投資包括Spotify、優步和Airbnb在內的一衆知名企業。招股書中還披露,截至21年9月30日,該公司僱傭了912名員工;首次公開募股後,TPG將擁有97.9%的投票權,直接和間接經濟利益預計爲78.8%。

自美國逐漸走出疫情給經濟帶來的陰霾以來,受益於低利率政策下的低借貸成本,私募股權公司表現強勁,也帶動了股價的大漲。因此,黑石(Blackstone)、Apollo、KKR在內的衆多TPG已上市的競爭對手,在股價的飆升中獲利頗豐。其中,該行業領頭羊黑石的股價僅在去年實現翻番,總市值已飆升至近1500億美元。

通過IPO,TPG也將加入這一行列。不過,與一衆競爭對手相比,該公司當前的估值相對較低。

目前,深耕傳統私募股權投資領域的TPG,約80%的收入仍來自於其投資的績效表現。相比之下,Blackstone、Apollo、KKR等公司已經大大減少對這類高收益卻不穩定收入的依賴,轉向拓展收益更穩定的信貸、保險和房地產投資。

TPG成立於1992年,前身爲德州太平洋投資公司,主要投資於非傳統且複雜的資產類別,如私募股權、房地產和公開市場策略,目前其業務包括私募股權、成長型投資、影響力投資、房地產和市場解決方案等。

2021年前9個月,其營收爲39.97億美元,上年同期爲564億美元,同比增608.69%;2021淨利潤爲38.22億美元,上年同期爲2.95億美元,同比增1195.60%。

TPG以槓桿收購而聞名。據報道,其參與了全球有史以來規模最大、最著名的七個槓桿收購交易中的三個,而創始人之一的邦德曼更因此被譽爲“收購藝術家”。此外,TPG也是另類資產管理的領先者和影響力投資的先行者,近年來也頻頻在私募股權二級市場和ESG投資領域發力。

上文提到,TPG的投資平臺目前涵蓋5種資產類別:私募股權(Capital)、成長型投資(Growth)、影響力投資(Impact)、房地產(Real Estate)和市場解決方案(Market Solutions),截至2021年9月30日,各類平臺管理規模分別爲526億美元、221億美元、126億美元、115億美元和103億美元,共計管理資產1090億美元(約合7000億元人民幣)。

其中,TPG的私募股權基金已投資了790億美元,IRR爲23%;成長型投資基金投資了近140億美元,IRR爲23%;影響力投資基金投資了30億美元,IRR爲30%;房地產平臺投資了60億美元,IRR爲27%。自成立以來,TPG已爲LP創造了944億美元的價值回報。

TPG與中國的淵源非常深遠。

根據官網信息,早在1994年,也就是TPG成立的第三年,其就聯合Blum Capital和ACON Investment創立新橋資本,正式進入亞洲投資市場,同年在上海開設了第一個中國辦公室,成爲最早進入中國的全球私募股權投資機構之一。

過去十多年來,TPG在中國面向不同領域的多家公司開展了具有先驅性的投資,其中包括金融服務、醫療健康、消費零售、技術、媒體及信息服務等行業以及社會影響力投資領域。

官網信息顯示,TPG投資領域廣泛,投資的企業設計中國社會的方方面面,深刻影響了中國社會進程,例如李寧、和睦家醫療、叮噹快藥、聯想、中金公司、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深圳發展銀行、北京諾富特三元酒店、宜必思北京三元橋酒店、物美、摩拜等。

拿TPG最出名的影響力投資(Impact)基金舉例。TPG於2006年成立了上善睿思基金(The Rise Fund),專注“義利並舉”的社會影響力投資,投資範圍遍佈全球。官網信息顯示,該基金於2018年首次在中國進行投資。第一個項目是百度金融,即現在的度小滿金融。除了度小滿,該基金還投了另外三個項目:中和農信、綠客盟、美術寶,並正在氣候變化、普惠醫療、普惠金融等領域尋找更多的機會。

此外,根據《21財經》,TPG近年來在中國也頻頻出手醫療領域。其投資了百心安、兆科眼科、康基醫療、愛科百發等企業。其最新一筆醫療行業的投資是已經遞交港股IPO申請的叮噹快藥,於今年6月完成,融資金額2.2億美元,由TPG亞洲基金領投,奧博資本、鴻爲資本等跟投。

據媒體報道,該基金是目前私營機構所發起的最大的專注社會影響力的私募股權基金。

值得注意的是,TPG去年來也不斷在ESG影響力投資上發力。2021年7月,上善睿思基金旗下的氣候基金完成首輪募資,截至9月30日,募資規模已達到了60億美元,計劃最終募集不超過70億美元。該基金獲得全球大型機構投資者的認購,包括好事達、安盛、哈特福德(TheHartford)、安大略省教師退休基金會(OTPP)、沙特公共投資基金(PIF)等。

據悉,該基金將專注於與氣候變化最爲相關的五大行業:清潔能源、低碳解決方案、低碳交通、綠色工業、農業及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此外,該基金由Jim Coulter 擔任管理合夥人,美國前財政部長亨利·保爾森 (Hank Paulson)執行董事長。

TPG作爲僅次於三巨頭的全球最大的私募股權機構之一,它的上市,無疑給這股熱潮又添了一把“火”。

此外,各巨頭似乎都在“重倉中國”上達成了一定共識。

黑石創始人蘇世民就不止一次在公開場合中說過:最好的投資機會在中國。黑石近年來在中國市場更是不斷掃貨。而KKR近年來一直奉行“重倉亞洲”策略,KKR董事總經理季臻也表示,中國是亞洲最重要的市場之一。

Follow us
Find us on Facebook, Twitter , Instagram, and YouTube or frequent updates on all things investing.Have a financial topic you would like to discuss? Head over to the uSMART Community to share your thoughts and insights about the market! Click the picture below to download and explore uSMART app!
Disclaimers
uSmart Securities Limited (“uSmart”) is based on its internal research and public third party information in preparation of this article. Although uSmart uses its best endeavours to ensure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accurate, uSmart does not guarantee the accuracy, timeliness or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of this article and is not responsible for any views/opinions/comments in this article. Opinions, forecasts and estimations reflect uSmart’s assessment as of the date of this article and are subject to change. uSmart has no obligation to notify you or anyone of any such changes. You must make independent analysis and judgment on any matters involved in this article. uSmart and any directors, officers, employees or agents of uSmart will not be liable for any loss or damage suffered by any person in reliance on any representation or omission in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s for reference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offer, solicitation, recommendation, opinion or guarantee of any securities, virtual assets, financial products or instruments. Regulatory authorities may restrict the trading of virtual asset-related ETFs to only investors who meet specified requirements. Any calculations or images in the article are for illustrative purposes only.
Investment involves risks and the value and income from securities may rise or fall. Past performance is not indicative of future performance. Please carefully consider your personal risk tolerance, and consult independent professional advice if necessary.
uSMART
Wealth Growth Made Easy
Open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