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島素從1921年發現至今,迎來百歲之年。我國是全球第一大糖尿病國家,發病率持續升高。胰島素作為糖尿病後期治療的唯一方式,在我國還處於較低的應用水平。隨着市場需求的不斷擴大、國家政策的推動,胰島素市場仍有較大的市場空間。
當下,外資企業在國內胰島素市場仍佔據主導地位,根據數據統計,2021年一季度國內等級醫院中,諾和諾德、賽諾菲、禮來三家市場份額合計佔比將近80%。尤其在第三代胰島素領域,諾和諾德、賽諾菲和禮來三家企業在樣本醫院的市場份額佔比高達90%,而國內擁有第三代胰島素產品的的甘李藥業、通化東寶和聯邦制藥三家企業的市佔率仍處於較低水平。
(國內三代胰島素產品主要廠家及上市情況,21年一季度市場份額)
11月5日,國家組織藥品聯合採購辦公室發佈關於《全國藥品集中採購文件(胰島素專項)》的公吿。文件顯示,2021年11月26日上午9點開始接收申報材料,遞交截止時間為10點。那麼此次胰島素國採政策具體內容是怎麼樣的?對國產廠商通化東寶、甘李藥業來説是否友好?
政策梳理如下,先看一下采購範圍,本次胰島素帶量採購納入二代、三代胰島素,集中採購品種為餐時人胰島素、基礎人胰島素、預混人胰島素、餐時胰島素類似物、基礎胰島素類似物、預混胰島素類似物,共6個採購組。
報量方面,以3ml:300單位(筆芯)為代表品估算,整體報量為2.14億支,其中二代胰島素9千萬支,三代胰島素1.24億支。
(二代胰島素)
通過數據來看,諾和、東寶、聯邦、禮來佔二代總報量97%,其他五家只有3%。
(三代胰島素-胰島素類似物)
再來看一下中選規則、分類、分量情況,中選規則相對來説較為温和,按限高價降價40%可保證獲得擬中選資格,具體規則如下(申報產品符合下列規則之一即可擬中選):一、按“申報產品排名確定準則”排序,按照N-1或N-2規則確定入圍產品數量,如入圍產品申報價≤同採購組最低申報價1.3倍,獲得擬中選資格;二、申報價降幅≥40%(以對應採購組最高有效申報價為基數進行計算),獲得擬中選資格。
最高申報價設定是預防針,某種程度上是針對外資企業的友情提示價,也是採購方給所有投標廠商特別是光腳廠商的指導限價,揭示了買方的內心底價:既怕外資降價意願低達不到集採控費目的,又怕國內廠商出現不合理降價導致外資大品牌徹底出局的尷尬局面,是一種矛盾和糾結的心理。
中選後按照價格由低到高分為A/B/C三類,除預混胰島素類似物採購組外,報價較低的三家企業為A類(預混胰島素類似物採購組報價較低的兩家企業為A類),B和C類數量依據未申報/未中選的數量而定。
中選分量方面,第一步先分基本量,最低價中選企業獲得的約定採購量(帶量)為醫院報量的100%,其餘A類企業獲得報量的90%、85%,B類80%,C類50%。第二步分配剩餘量,醫療機構將C類中選企業對應報量的30%分給A類企業(醫院自主選擇),未中選企業對應報量的80%分給A類和B類企業(醫院自主選擇)。
(胰島素採購量分配規則)
綜合來看,國產整體處於較優競爭位置。不同於之前的帶量採購,企業必須通過互相間的價格競爭中選,本次企業可以通過規則二確保中選;此外本次限價並未區分國產和進口,而目前進口價格普遍高於國產價格,因而進口企業如要中選需面臨更大的降價壓力。
具體來看通化東寶和甘李藥業兩家公司,通化東寶預計將維持二代胰島素存量份額,爭取三代甘精胰島素和門冬胰島素增量。通化東寶二代產品共8款,佔二代胰島素總報量的35%,僅次於諾和諾德佔比37%。目前東寶二代產品終端銷售價格約40-50元,而目前限價為50元,保守預期下,通化東寶通過降幅為限價的40%(即30元,此時實際降幅約25-40%),則可以規則二確保入選。在三代胰島素中,通化東寶的甘精胰島素報量佔比4%,門冬胰島素於2021年10月新獲批上市,兩款產品有望通過積極中選獲得增量。
甘李藥業預計將維持甘精胰島素較大的存量,爭取賴脯胰島素、門冬胰島素等三代品種增量。甘精胰島素共6家可申報,賽諾菲和甘李藥業佔據絕大多數市場份額,報量佔比分別為49%和41%,甘李有望通過規則二降價維持存量。在賴脯胰島素、門冬胰島素中,甘李原有份額較低,有望通過降價進入集採爭取更多增量市場。
(重點公司胰島素產品分組)
從化藥集採的經驗判斷,外資企業參加集採由於產品成本及定價更高,往往承擔更大的降價壓力,國內藥企有望藉助國家集採打破進口品牌多年來通過產品先發帶來的市佔率優勢;另一方面,外資龍頭企業仍具有極強的競爭力,如此前在武漢試點的胰島素專項集採,外資企業中標的品種數依然佔總中標品種數約70%,獲得了大多數市場份額。總體而言,集採有望加速國內企業的進口替代過程,但市場競爭格局演變的速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外企降價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