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對於當下A股的投資者來説,所謂潮流大勢,就是新能源汽車的黃金賽道,也是目前市場最火的當紅辣子雞。
7月9日開盤,新能源汽車板塊開盤便逆勢大幅拉昇,江淮汽車率先拉板,江鈴汽車緊隨其後漲停,長城汽車暴漲超8%,廣汽集團也飆漲6%。
消息面上,據8日乘聯會數據顯示,6月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銷量大增達到22.3萬輛,同比增長169.9%,環比5月增長19.2%,繼續呈現強勢增長的良好態勢。其中零售銷量突破萬輛的企業有比亞迪40317倆、上汽通用五菱31285輛、特斯拉中國的28138輛。
但股價最為亮眼的,莫過於今天A股走勢創下了三年新高的廣汽集團,尤其是今年以來,廣汽集團一路從底部最低的10.08一路上漲至今天收盤的15.84。
半年時間暴漲50%,如此強勁的表現背後,廣汽集團這是要上天嗎?
有一句話説的好,站在風口上豬都會飛起來。
對於目前的新能源汽車來説,不僅是百年難遇的大風口,更是一塊替代傳統燃油車能源革命的超萬億規模的快速成長的增量大蛋糕。
根據乘聯會數據,6月新能源汽車零售銷量達到22.3萬輛,同比增長169.9%,環比5月增長19.2%,繼續刷新當月產銷歷史記錄。今年前6個月,銷售達到120萬輛,同比增長2倍。與此同時,我國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也由2015年的1.4%提升至2020年的5.4%。
展望2021年下半年,依照目前形勢來看,步入市場化階段的新能源汽車與年銷破200萬之間的距離似乎已近在咫尺。
行業如此高景氣,對於持續發力新能源市場的廣汽來説自然是水漲船高,旗下的廣汽埃安銷量節節攀升,這也是支撐其股價一路走強最為堅實的硬邏輯。
7月10日,廣汽埃安發佈6月銷量數據,廣汽埃安實現單月銷量8639台,其中6月銷量同比激增103%,達8639台。在此前5月的銷量數據,其5月銷量首次破萬,同比猛增154%,達10395台。
目前廣汽埃安在售車型中,AION S成為主力軍,5月銷量為4905台,2021年1~5月累計產銷超10萬台,打破細分市場紀錄,助力廣汽埃安全面邁進月銷萬台時代。該車型2021年1~5月累計銷量達24536台,佔廣汽埃安份額約71.5%,蟬聯中國品牌中高級智能轎車銷冠。
牛逼的地方在於,與小鵬等造車新勢力相繼公佈5月份交付情況,儘管各家同比增幅均超100%,但交付量未破萬相比,廣汽埃安這樣的傳統車企的新能源端業務卻有逆襲之勢。
此外,廣汽集團旗下以廣豐+廣本為代表的合資“壓艙石”品牌則保持穩健增長,傳統燃油車業務沒有成為拖油瓶,從而也確保了公司今年累計銷量約103萬輛,同比增加24.49%的良好表現。
迴歸到近三天廣汽集團逆勢暴漲20%的背後,可謂是利好多多。
7日,廣汽集團在投資者互動平台上表示,電池技術領域目前公司主要為外購電芯,完全自主掌握BMS硬件、軟件開發和PACK自主集成開發,自建的PACK產線滿足絕大部分電池包產能需求。
與此同時,廣汽與寧德電池合資工廠預計將於2021年下半年投產,主要負責動力電池的生產供應。
另一方面,公司2021年將佈局超過100個超級快充站,今年9月份將量產超級快充技術,率先搭載在AIONV上。
受此消息刺激,7日當天廣汽集團封死漲停板。此外,目前廣汽正在與華為合作共同開發L4級自動駕駛車輛,按照雙方的開發計劃,將於2024年實現量產。
最新的消息顯示,雙方還將基於廣汽GEP3.0底盤平台、華為CCA(計算與通信架構)構建的新一代智能汽車數字平台,搭載華為全棧智能汽車解決方案,聯合定義、共同開發,共同打造面向未來的一系列智能汽車。
傳言了四個月之久雙方合作的靴子終於落地,具體形式為同意全資子公司廣汽埃安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與華為(AH8車型)項目的實施。項目為雙方聯合開發的首款中大型智能純電SUV車型,項目總投資7.88億元,計劃於2023年底量產。
可見,作為傳統燃油車佔據主導的進擊巨頭,廣汽集團不僅以廣汽埃安為電動車運營主體開啟了加速成長。而且逐漸往新能源汽車業務轉型,在產業鏈上游的電池、超級快充站不斷佈局以及智能化領域,深度綁定華為的渠道以及研發能力,公司想象空間有望打開。
正所謂識別三日當刮目相看。正如一家企業鳥槍換炮,從逐漸衰落的傳統汽車往前景光明的新能源轉型之後,那它自身的估值空間也必然有望進一步擴大 。
對於廣汽集團來説,這就是價值重估之路的開啟。
對此安信證券則表現的較為樂觀,廣汽集團的新能源汽車業務,埃安對標小鵬汽車(當前市值為1900億元),由於埃安車型單價較低,故給予一定的折價,認為埃安合理市值約1000億元。其次到2022年以廣豐和廣本為主的合資公司預計貢獻利潤約140億元,給予7倍估值,對應市值980億元。最終他們認為廣汽集團合理市值約為1980億元。
聽着好像很有道理的樣子,不管你們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