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奧瑞金收入規模首破百億,業績增速卻迎來下滑。除有疫情因素的影響,是否受紅牛系列商標糾紛訴訟的影響,外界一時難以知曉。
20多年來,奧瑞金與中國紅牛互相依存。奧瑞金一邊力挺老夥計,一邊打着小算盤,拓展自身業務,以擺脱對紅牛的過度依賴。
公司曾在受訪時對外表示,萬一未來有變化或有其他機會,公司現成的產能、罐裝是先發優勢。
中國紅牛的鐵桿兄弟——奧瑞金業績增速正在大幅下滑。
1月31日晚間,奧瑞金(002701.SZ)披露業績快報顯示,2020年,其實現營業收入105.57億元、歸母淨利潤實現7.0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2.68%和2.96%。
斑馬消費注意到,2019年公司營業收入、歸母淨利潤同比分別增長14.60%和203.15%。
雖説公司去年規模首次突破百億元,但相比上年,收入和業績增速均在放緩。
在業績快報中,公司稱在疫情不利影響下,公司協同上下游供應商、客户,積極有序復工復產,聚焦主業,降本增效等措施,才實現持續、穩定發展。
事實上,業績下行也並非首次。公司2011年實現了44.71%的營業收入增速之後,就一直處於下滑趨勢;歸母淨利潤增速2013年達到51.53%之後一路下滑,尤其在2017年、2018年連續兩次出現負增長,分別為-38.99%、-67.98%。
斑馬消費注意到,在去年前3個單季度,公司營業收入和歸母淨利潤均呈現負增長狀態。
作為國內金屬包裝龍頭企業,金屬包裝產品及服務業務歷來是公司業務重心,也是重要收入來源。2020年上半年,金屬包裝產品及服務實現收入42.26億元,所佔公司收入比重為91.02%,較上年增加1.04個百分點。
作為業績頂樑柱,金屬包裝產品及服務業務毛利率逐年下滑,2017年至2019年,分別為31.11%、28.94%和27.48%,2020年上半年為24.24%。
靠為中國紅牛做罐裝配套起家,如今“靠山”中國紅牛遭遇的商標糾紛曠日持久,始終是懸在奧瑞金頭上的一把利劍。
去年12月,最高法作出終審判決,對中國紅牛有關紅牛系列商標權利歸屬權主張的相關上訴請求予以駁回,針對中國紅牛依法享有紅牛系列商標所有者的合法權益“不予支持”,認定紅牛系列商標所有權歸屬於泰國天絲。
這一認定,讓中國紅牛圍繞商標授權訴訟更加被動。其實就在中國紅牛陷入商標訴訟中,奧瑞金曾嚐到過泰國天絲的鐵拳。
2017年,泰國天絲將奧瑞金及其一全資子訴訟至法院,請求法院判令奧瑞金立即停止偽造、擅自制造原吿的紅牛系列商標標識,並賠償高達3050萬元經濟損失。
奧瑞金和華彬集團旗下的中國紅牛合作長達20多年,是中國紅牛的核心供應商,中國紅牛9成以上罐體均由奧瑞金供應,由此貢獻了奧瑞金近6成營收。
2020年12月,華彬集團對外官宣,中國紅牛實現銷售額228.15億元,距離業績巔峯僅2億元之差。中國紅牛仍是中國市場銷量最高的飲料大單品,市場地位一時難以撼動。
儘管泰國天絲已從最高法獲得商標所有權認定,但紅牛商標之爭仍未到終局。
彼時,奧瑞金力挺金主,稱公司依然繼續依照與中國紅牛的合作協議,向中國紅牛供貨。同時,繼續配合中國紅牛的擴充業務計劃。去年12月,公司在遼寧新建工廠,為中國紅牛做罐裝配套。
不過,奧瑞金一邊力挺合作20多年的老夥計,一邊打着自己的算盤,自主拓展市場。
1月22日,公司再次佈局海外市場,其全資子公司奧瑞金國際以4億元對價收購香港景順100%股權。香港景順主要資產為澳洲景順,後者為一家主營金屬容器的包裝企業。
另外,公司的三片罐、二片罐及灌裝服務,不僅對接中國紅牛,還服務伊利集團等食品行業知名客户。
2015 年以來,奧瑞金持續開拓新客户的同時,加快完善二片罐佈局,先後入股中糧包裝(00906.HK)、永新包裝,並在2019 年10月,完成對百威啤酒大供應商波爾亞太的收購。
浙商證券研報顯示,公司早期綁定的飛鶴、君樂寶等食品罐客户,已在為業績增長貢獻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