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browsing the Hong Kong website, Regulated by Hong Kong SFC (CE number: BJA907). Investment is risky and you must be cautious when entering the market.
67歲,首富鍾睒睒辭職了
格隆匯 01-17 13:12

作者:周佳麗

來源:投資界

問鼎亞洲首富後,鍾睒睒選擇急流勇退。

投資界獲悉,1月13日晚間,萬泰生物發佈公吿稱,收到董事長鍾睒睒遞交的辭職報吿——因個人原因,鍾睒睒辭去公司董事、董事長職務,同時也一併辭去公司董事會戰略委員會召集人、董事會提名委員會召集人職務。

鍾睒睒毫無徵兆的辭離,留給外界一片錯愕。2020年,隨着萬泰生物、農夫山泉成功上市,一向隱祕的鐘睒睒開始成為了焦點——隨着兩家公司的股價飆升,他憑藉6000億個人身家超越了騰訊馬化騰,不但登頂中國新晉首富,還超越印度信實工業集團董事長穆克什-安巴尼,成為亞洲首富。

過去一年,同樣選擇急流勇退的還有拼多多掌門人黃崢。2020年,拼多多股價一路飆漲,黃崢以火箭般的速度完成了財富積累,被譽為“最強後浪”,同時也陷入了輿論中心。風口浪尖上,黃崢做了一個令外界詫異的決定——辭去CEO職位,選擇吿隱江湖

亞洲首富閃離:辭去一切職務

萬泰生物市值破1000億

67歲鍾睒睒選擇卸任。

1月13日晚間,萬泰生物發佈公吿稱,董事會收到公司董事長鍾睒睒遞交的辭職報吿,鍾睒睒因個人原因辭去公司董事、董事長職務,同時一併辭去公司董事會戰略委員會召集人、董事會提名委員會召集人職務,鍾睒睒辭職後將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

萬泰生物董祕辦表示,在卸任董事長後,鍾睒睒將不再參與公司實際經營,不過鍾睒睒所持有公司股份目前仍處於鎖定狀態,在辭去所有職務後,鍾睒睒實控人身份不變。投資界瞭解到,鍾睒睒通過直接及間接方式合計持有公司32587.5518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75.15%

鍾睒睒與萬泰生物的故事要追溯到20年前。2000年,鍾睒睒執掌的養生堂與廈門大學合作建立了“廈門大學養生堂生物藥物實驗室”。第二年9月,彼時已經47歲的鐘睒睒便通過廈門大學方面的聯繫,斥資1710萬元從港資手中買下了被不斷“賣身”的生物醫藥公司——萬泰生物,並持有其95%的股權,正式涉足生物疫苗行業。

自此之後,萬泰生物多年來一直低調發展。直到2016年,葛蘭素史克(GSK)的HPV疫苗在國內獲批,一時之間,HPV疫苗成為關注焦點。萬泰生物與廈門大學聯合研製的2價HPV疫苗,於2019年底獲批,成為了首家獲批的國產宮頸癌疫苗。

2020年4月,萬泰生物頂着“首個國產HPV疫苗”的光環成功登陸上交所,鍾睒睒由此迎來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家上市公司。上市僅4個月,萬泰生物就經歷了連續26個漲停板,股價從發行價每股12.6元飆升至飆升至最高每股296.80元,暴漲2153%。截至發稿,萬泰生物市值已超過1000億元

鍾睒睒卸任,萬泰生物董事會選舉元老級人物——邱子欣為繼任者。資料顯示,邱子欣1984年畢業於廈門大學化學系,是萬泰生物發起人之一。1997年至今,邱子欣任萬泰生物總經理,一直參與牽頭主持萬泰生物與廈門大學聯合研發的核心重磅項目。據瞭解,邱子欣持有萬泰生物4.38%股份,僅次於養生堂有限公司和鍾睒睒。

鍾睒睒的突然辭職引發了外界一片震盪。受此消息影響,1月14日,萬泰生物低開,該日收盤跌近10%報260元,市值1127億元,縮水超120億元。以此計算,鍾睒睒個人身家蒸發90億元

一年斬獲2家上市公司

67歲鍾睒睒,坐擁6000億身家

農夫山泉,是鍾睒睒的另一塊財富版圖。

1996年,鍾睒睒創立了農夫山泉,這時他已經42歲。早年間,他輾轉於紹興附近的各個大城小鎮,泥匠、瓦匠、木匠......什麼活兒都幹。高考恢復後,落榜的鐘睒睒去了《浙江日報》,在農村部當了5年的記者。1988年,國家批准設立海南經濟特區,大批有志青年南下淘金,鍾睒睒成為大潮中的一員。

這一年,鍾睒睒去海南種起了蘑菇。然而這份初創的事業讓鍾睒睒幾乎破產,隨後幾年更是通過擺地攤、賣窗簾等小本買賣維持生活。1991年,鍾睒睒成為娃哈哈口服液廣西和海南兩地的總代理商,為農夫山泉的誕生埋下了伏筆。

39歲那一年,鍾睒睒離開了娃哈哈,在海南創立了養生堂,幹起了保健品的生意。不同於蘑菇創業的失敗,在保健品的生意上,鍾睒睒可以説是名利雙收,既賺到了錢,也靠生產養生堂龜鼈丸名聲大噪。3年後,靠着養生堂賺來的第一桶金,鍾睒睒在千島湖創建了浙江千島湖養生堂飲用水有限公司(2001年更名為“農夫山泉”),正式做起了賣水的生意。

歷時24年,鍾睒睒締造了一個龐大的瓶裝水帝國。這個暴利的賣水生意毛利率高達55.4%,一年大賺50億元,堪稱大自然的“印鈔機”。現如今,養生堂、農夫山泉、萬泰生物,這三家公司主體都深刻地印着“鍾睒睒”的烙印。

2020年,無疑是鍾睒睒的豐收之年,一口氣成就了兩家上市公司——萬泰生物和農夫山泉。當年那個泥瓦匠,也搖身一變成為了今天的千億富豪。2020年9月,農夫山泉在港交所敲鐘上市,首日股價一路飆升高開85.12%,鍾睒睒身家當即超越馬化騰,成為中國新晉首富

自此之後,農夫山泉的股價更是飛速上漲——短短4個月不到的時間,農夫山泉的股價由發行價21.5港元飆升至59.6港元,漲幅超過150%。截至1月14日收盤,農夫山泉市值超過6500億港元。

坐擁兩家上市公司,鍾睒睒屢次登頂各大富豪榜。據目前福布斯實時富豪榜顯示,鍾睒睒目前以94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138億元)的身家榮登亞洲首富,位居全球富豪榜第6位。

而在此前,彭博億萬富豪指數顯示,在全球富豪中,鍾睒睒以709億美元成為2020年年度資產增加第三多的富豪。這意味着,在2021年的前兩週裏,其身家增長了239億美元。

成為首富後,他們不約而同地選擇隱退

在巔峯時刻選擇退居幕後的,還有一位80後年輕人——拼多多掌門人黃崢。

成立僅5年,拼多多打破了“電商兩分天下”的格局,堪稱一匹黑馬,這在2020年尤為顯著。拼多多的甚囂塵上從其股價上一覽無餘——在2020年,拼多多股價最低時僅為30.20美元,最高一度達到182.68美元,整年度漲幅近400%。截至北京時間1月14日,拼多多股價為161美元,市值1977億美元。

拼多多的股價高歌猛進,使得黃崢的身家水漲船高。2019年5月新財富500富人榜數據顯示,黃崢擁有個人財富761億元,成為了上海首富。到了2020年6月,黃崢身家首次超越馬雲達到45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210億),成為中國第二大富豪,他的年紀才剛剛40歲。

創業五年,身家迅速超越馬雲,黃崢立刻陷入了輿論的中心。風口浪尖上,黃崢做了一個令外界詫異的決定——於2020年7月1日晚卸任CEO。不到3個月,黃崢控制的拼多多股份比例下降了13.9%,甚至不惜拿出個人名下10.11%的股票用於慈善和合夥人計劃,以便身家迅速縮水。

正當壯年的黃崢突然卸任CEO隱居幕後,留給外界一連串問號。根據去年11月披露的2020年福布斯中國富豪榜,40歲的黃崢財富估值從212億美元上升至30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超2000億元),蟬聯80後白手起家首富。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鍾睒睒和黃崢都在身家財富達到高值後卸任相關重要職位,但他們依然是所在公司的實際控制人。正如萬泰生物董祕辦所強調的那樣——在辭去所有職務後,鍾睒睒實控人身份不變。

黃崢亦是如此,儘管卸任CEO,但他依然擔任拼多多董事長一職,依舊是拼多多的實際控制人,擁有80.7%的投票權。如今拼多多被連續爆出負面消息,實控人黃崢還是被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拼多多在公眾輿論場的聲望和形象,也直接影響了公司的業務進展——日前有消息稱拼多多將不再成為2021年春晚獨家紅包互動夥伴,或由抖音接棒。

現在,在風雲變幻的商業江湖,越來越多創始人以及互聯網公司的二把手選擇在個人財富和公司發展的鼎盛時期急流勇退。事了拂衣去,但江湖依然流傳着他們的傳説。

Follow us
Find us on Facebook, Twitter , Instagram, and YouTube or frequent updates on all things investing.Have a financial topic you would like to discuss? Head over to the uSMART Community to share your thoughts and insights about the market! Click the picture below to download and explore uSMART app!
Disclaimers
uSmart Securities Limited (“uSmart”) is based on its internal research and public third party information in preparation of this article. Although uSmart uses its best endeavours to ensure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accurate, uSmart does not guarantee the accuracy, timeliness or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of this article and is not responsible for any views/opinions/comments in this article. Opinions, forecasts and estimations reflect uSmart’s assessment as of the date of this article and are subject to change. uSmart has no obligation to notify you or anyone of any such changes. You must make independent analysis and judgment on any matters involved in this article. uSmart and any directors, officers, employees or agents of uSmart will not be liable for any loss or damage suffered by any person in reliance on any representation or omission in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s for reference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offer, solicitation, recommendation, opinion or guarantee of any securities, virtual assets, financial products or instruments. Regulatory authorities may restrict the trading of virtual asset-related ETFs to only investors who meet specified requirements. Any calculations or images in the article are for illustrative purposes only.
Investment involves risks and the value and income from securities may rise or fall. Past performance is not indicative of future performance. Please carefully consider your personal risk tolerance, and consult independent professional advice if necessary.
uSMART
Wealth Growth Made Easy
Open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