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媒體報道稱,蘋果正與供應鏈合作伙伴台積電合作研發一款自動駕駛汽車芯片,用於製造“蘋果汽車”。這款汽車據稱與特斯拉類似。
蘋果旗下的“泰坦計劃”(Project Titan)據傳專注於開發促進自動駕駛汽車的技術,但有自身分析師認為,蘋果可能也在開發自己的整車。
有媒體週三報道稱,蘋果正與台積電就自動駕駛芯片技術展開合作。兩家公司都計劃在美國建立一家工廠,生產“蘋果汽車”芯片,現正與汽車電子供應鏈的上游和下游供應商談判。
報道還補充道,“蘋果的汽車型號與特斯拉類似”,但沒有進一步披露細節。
從2015年開始,有關蘋果的祕密造車計劃“泰坦計劃”的傳言不時浮出水面。
當年10月,蘋果CEO蒂姆·庫克談及汽車行業時曾表示,智能汽車行業將發生巨大變化,正處於發生巨大變化的拐點。未來汽車的整套體系架構中,軟件的重要性日益提高。
2016年,特斯拉CEO馬斯克表示,蘋果可能會造出一款引人注目的電動汽車:“如果僱用一千多名工程師來完成這項工作,就很難把它藏起來。”
據傳,特斯拉曾被蘋果挖走大批員工。
2017年,泰坦項目的重點開始向自動駕駛轉移,把開發自動駕駛軟件的工作放在首位。庫克在當年公開承認了蘋果正在研發自動駕駛技術的事實。
2018年曾有媒體爆料過蘋果的亮相汽車專利,包括使用多條軌道來滑動車頂頂蓋的天窗系統、動態座椅系統的觸覺反饋。2018~2019年,蘋果申請了共計63項相關專利,2020年初至今,蘋果又申請了28項與汽車相關的專利。
近期的一份研報顯示,蘋果已將其自動駕駛汽車團隊轉移至其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負責人的領導之下。該研報還暗示,蘋果仍在決定是否推出自己的汽車,抑或為其他汽車製造商設計自動駕駛系統,或發佈與第三方汽車兼容的售後套件。
不過蘋果分析師郭明琪堅持認為,蘋果將堅持“造車”計劃,並將會從台積電採購自動駕駛汽車芯片,“蘋果汽車”將在2023年至2025年首次亮相。
在2020年上半年的炒作牛市期間,新能源汽車板塊表現強勢。特斯拉、蔚來、小鵬、比亞迪等車企,以及產業鏈上下游均有明顯的估值提升。
喬布斯在2007年推出iPhone不久後,明確表了對造車的興趣,還一度把設計和製造汽車提上計劃。這個時間點,正好和特斯拉推出第一款車Roadster的時間差不多。
只是在手機行業景氣度還在攀升的時間節點上,蘋果將更多的力量投向了各類智能移動終端。
喬布斯去世之後沒幾年,新能源汽車迎來景氣週期,特斯拉終於將埋頭經營多年的研發變現,迎來了“戴維斯雙擊”——亮眼的業績表現,以及市值的一路上漲,僅在2020年就翻了6倍。
而對於造車一事,從行業消息來看,似乎“泰坦計劃”的路線依然在搖擺。最初的傳言是蘋果考慮參照寶馬i3作為蘋果汽車的設計基礎,近來隨着特斯拉在全球範圍內走紅,如今又傳出蘋果汽車將於特斯拉類似的消息。
與新能源汽車這一輪週期失之交臂的蘋果,接着又迎來極具白熱化的智能手機市場競爭格局,例如中國的競爭對手華為在2020H1曾一度超過iPhone成為全球出貨量最高的手機;小米則在歐洲部分國家市場衝冠。
也許現在才開始“造車”對於整個行業來説有點太遲了,相關的技術研發不是擁有充裕的現金流和精英的技術團隊就能解決的。
即便蘋果退而求其次,重注自動駕駛業務,對於後來者而言,這條賽道也不是這麼容易混的。
作為全球自動駕駛的頭部玩家,谷歌旗下的Waymo已經進行了上千萬公里的路測,積累了大量的數據和經驗。但即便這樣,至今沒有一家公司敢於宣稱自己的自動駕駛技術能夠達到行業最高的L5級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