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機器人與智能製造技術專家瑞松科技成功登陸科創板。此次公司發行數量為1684.0147萬股;發行價為27.55元/股。
1、國內汽車行業領先的機器人與智能製造服務商
瑞松科技是一家專注機器人系統集成與智能製造領域的研發、設計、製造、應用和銷售服務的科技公司,其致力於為客户提供成套智能化、柔性化製造系統解決方案。公司的產品及服務廣泛應用於汽車、汽車零部件、3C、機械、電梯、摩托車、船舶等製造行業,其中在國內汽車焊裝領域瑞松科技處於領先地位。
作為一傢俱備較強自主研發能力的科技企業,瑞松科技掌握了機器人焊接技術、機器人圖像視覺技術、機器人系統集成技術等工業機器人領域的各項技術。而透過多年發展,公司也積累了眾多優質的客户資源,公司長期服務的客户包括豐田、本田、三菱、馬自達、菲亞特克萊斯勒、廣汽乘用車、廣汽新能源、比亞迪、德賽電池、日立電梯、五羊本田、中集集團、中船黃埔等知名品牌企業。
2、聚焦汽車製造領域,業績平穩向好
瑞松科技的營收主要來源於汽車製造領域。2016、2017、及2018年度,來自汽車製造行業的的營收佔比分別為57.12%、55.65%、77.2%。而公司主要服務的客户則包括馬自達、廣汽豐田、廣汽豐田、廣汽三菱等知名汽車廠商,2018年前五大客户收入佔比76.82%。
公司主營業務收入按產品類別來劃分,主要分為機器人自動化生產線、機器人工作站、機器人配件銷售等三部分。其中機器人自動化生產線佔比最高,2017、2018年度,該分部佔比均超過80%。機器人自動化領域具備較廣闊的發展前景,整體業務毛利率也比較高,當前瑞松科技在該領域已經掌握多項核心技術,在行業內具有優勢地位。
過去幾年公司業績表現持續表現向好,2016-2018年及2019年上半年,瑞松科技的營收分別為6.55億元、7.05億元、7.36億元、3.19億元,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淨利潤分別為2583.72萬元、5035.61萬元、5707.98萬元、1629.13萬元,整體呈現平穩增長態勢。
3、汽車焊裝領域標兵,受益產業整合與升級
由於瑞松科技主要業務集中在汽車領域,伴隨汽車產業持續發展,公司仍然有廣闊的成長空間,尤其是受益整個行業產業整合與升級,瑞鬆也將藉助自身的先發優勢和頭部地位獲得更多的機會。
從整個汽車行業的需求來看,我國汽車製造行業仍然具有廣闊的前景。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汽車千人保有量達到140輛,但與國際成熟市場相比,我國汽車保有量仍處於較低水平。從總量來看,我國汽車保有量不足美國的60%;從人均保有量來看,目前僅相當於日本60年代、韓國80年代的水平,並低於世界平均水平。伴隨新型城鎮化的不斷推進,居民購買力的不斷提升,以及新能源汽車的刺激等,汽車行業還將保持穩健發展態勢。
中國作為世界汽車第一大產銷量國,當前也正朝着由汽車生產大國向汽車產業強國轉變,汽車智能裝備製造的市場機會仍然巨大,尤其是伴隨新能源汽車的興起,整個汽車製造行業也將迎來新的機遇。
就瑞松科技而言,其作為汽車行業的上游供應商,也將充分受益汽車行業的需求。尤其是近年來,伴隨整個汽車產業的整合,資源開始逐步向頭部企業聚集,瑞松科技作為處在行業前列的企業,其主要客户資源也聚焦在汽車行業內的頭部企業,因此也將充分受益於產業格局重塑帶來的機會。
而伴隨汽車產業的升級,瑞松科技憑藉自身的核心技術能力以及在行業內積聚的良好口碑和資源網絡等也將成功切入到行業的新機會中,迎來新一輪的增長。
以公司核心業務焊裝線為例,2010年汽車工業焊裝製造設備投資額為159.77億元,2016年達到235.25億元,伴隨整個汽車行業的穩步增長,智能焊裝線升級的市場潛力巨大。
4、可複製及延展模式助力多賽道佈局,增長持續可期
除了在自動化程度高、工業機器人應用廣泛的汽車行業,瑞松科技的觸角也正逐步向多個領域邁進。公司當前已經拓展到3C、機械、電梯、摩托車、船舶等多個行業,憑藉其長期構築的核心技術優勢和可複製及向外延展的能力,透過多賽道的佈局,公司的增長也將持續可期。
一方面,公司建立了技術開發、設計、製造、工藝與質量等管理體系,積累了大量先進工藝技術和應用案例,形成了自主核心技術能力,能夠為客户提供成套智能化、柔性化製造系統解決方案。憑藉其在智能製造產業鏈上佔據的高端核心地位,瑞松科技有不斷向外拓展的能力。
而另一方面,伴隨其他一般工業領域自動化、智能化水平的不斷提高,公司的業務發展空間也將不斷贏得拓展機會。
儘管當前一般工業領域的自動化程度低於汽車行業,不過其行業產值與規模同樣巨大,機器人自動化生產線下游應用空間十分廣闊。尤其是當前全球化競爭加劇也在持續推動企業提高生產力和產品品質,為機器人自動化、智能化生產帶來巨大的需求。
另外從國內情況來看,2017年,中國非汽車行業機器人密度僅為31台/萬人,遠遠低於發達國家水平(韓國533台/萬人、日本225台/萬人、德國191台/萬人、瑞典180台/萬人、美國117台/萬人)。以100台/萬人作為非汽車行業機器人密度目標,未來5年中國非汽車行業機器人密度還將有超過數倍的增長空間。
伴隨工業4.0時代的到來,當前機器人和智能裝備行業也正逐步走向市場份額集中化趨勢,瑞松科技作為在行業中具有領先地位的優勢企業,也將憑藉自身的技術實力和項目經驗積極搶佔市場份額,獲得快速成長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