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石文化IPO:自制劇毛利率曾低至5.1%,應收頻現逾期
來源:新浪財經
2020年伊始,港股打新的熱潮仍未消退,內地一家影視劇製作公司新石文化收穫了不錯的成績——1月16日上市首日,新石文化早盤高開96%,報0.98港元,此前曾獲1212倍認購。
招股書顯示,新石文化此次募資所得款的86.9%將用於製作四部電視劇,另13.1%的資金將用於購買與電視劇有關的版權或播放權。
查閲招股書新浪財經發現,新石文化主要將自制劇集出售給二三線衞視以獲利,今年上半年曾有劇集成功賣給央視,但自制劇劇集毛利率波動較大;另外,影視傳媒行業固有的回款期長,應收賬款積壓金額高的問題也同樣存在於新石文化上,公司已連續三年經營活動淨現金流為負,且逾期應收賬款擠壓了公司現金流。
作品主要出售給二三線衞視
毛利率波動導致業績波動
新石文化成立於2013年,主要從事出售電視劇播放權許可、以非執行製作人身份投資電視劇、擔任電視劇的發行代理等業務。截至目前,公司已製作超過15部電視劇,包括《野山鷹》《遙遠的距離》《女管家》等。
從招股書資料來看,公司製作的電視劇題材多為家庭倫理和革命題材,主要出售給包括安徽廣播電視台、天津廣播電視台、山東廣播電視台在內的二三線電視台。2019年上半年,公司自制的電視劇《共和國血脈》在央視播出。
數據顯示,2016-2018年及2019年上半年,新石文化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01億元、9926萬元、1.54億元和1.45億元;淨利潤分別為3280萬元、699萬元、6448萬元和1514萬元,公司業績波動性較大,盈利能力相對來説並不穩定。
新石文化稱,2016-2018年及2019年上半年,公司最大型電視劇產生的收益分別佔總收益的98.8%、60.8%、38%和38.8%,五大電視劇(網劇)獲得的收益分別佔總收益的100%、100%、89.3%和92.3%,存在收入集中於少數電視劇(網劇)的風險。
因為收入集中度較高,當劇集毛利率顯著下滑、不及過往作品毛利率時,就會帶來一定程度的業績波動。
2016年、2017年、2018年和2019年上半年,新石文化的毛利率分別為58.3%、17.8%、52%和25.6%。2017年和2019年上半年毛利率顯著偏低,公司解釋稱,2017年是由於自制電視劇《女管家》毛利率較低,約5.1%,且由於無法配合兩個潛在衞星頻道客户的播放時間表,導致《女管家》同時在兩個衞星頻道重播失敗;2019年公司毛利率再度下滑明顯,主要是因為自制電視劇《共和國血脈》為了滿足央視質量標準,產生高製作成本,以及播放總集數有所調整所致。
由此可以看出,公司自制劇的毛利率波動較為明顯,易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干擾,從而導致公司整體業績不夠穩定。
話語權小回款期長
應收賬款擠佔流動性
除了業績波動較為矚目外,新石文化作為影視公司,應收賬款金額高擠佔現金流的問題也十分突出。
招股書顯示,2016年、2017年、2018年和2019年上半年,公司貿易應收款項及應收票據分別為6806萬元、6825萬元、9929萬元和2.1億元,最近一年應收賬款增速明顯;且2019年上半年,貿易應收款總額佔總資產的比例為46.7%,佔比較高。
上文曾提及,公司的主要業務為將自制劇發行至二三線電視台播出,2019年上半年《共和國血脈》雖然登陸央視,但也付出了較大的代價——為了滿足央視的質量標準,新石文化不得不投入較大的製作成本,由此拉低了單一劇集的毛利率,導致整體盈利水平波動性較大。
這種現象在一定程度上也説明,在行業尚未尚未完全走出寒冬之時,新石文化這樣的影視製作公司,在面對大型電視台(如中央電視台)時話語權較小,自身競爭力不足;面對二三線電視台(如安徽廣播電視台、天津廣播電視台等)時,雖然手中劇集不至於囤積,但話語權較小會影響公司回款能力。
資料顯示,2016年至2019年上半年,新石文化逾期的貿易應收款分別佔總額的22%、65%、41%和33%,應收款減值分別為399萬元、872萬元、1341萬元和982萬元。
雖然由於電視台的國有實體屬性,應付款項不能結付的風險較低,但較長的回款期和較大的劇集製作前期投入一定程度上擠壓了公司的流動性。數據表明,2016年至2019年上半年,公司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分別為1.16億元、3006萬元、1166萬元和317萬元,賬面資金餘額不斷下行;與此同時,2016年、2017年和2018年,新石文化經營活動淨現金流分別流出2990萬元、2820萬元和8550萬元。
Follow us
Find us on
Facebook,
Twitter ,
Instagram, and
YouTube or frequent updates on all things investing.Have a financial topic you would like to discuss? Head over to the
uSMART Community to share your thoughts and insights about the market! Click the picture below to download and explore uSMART app!

Disclaimers
uSmart Securities Limited (“uSmart”) is based on its internal research and public third party information in preparation of this article. Although uSmart uses its best endeavours to ensure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accurate, uSmart does not guarantee the accuracy, timeliness or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of this article and is not responsible for any views/opinions/comments in this article. Opinions, forecasts and estimations reflect uSmart’s assessment as of the date of this article and are subject to change. uSmart has no obligation to notify you or anyone of any such changes. You must make independent analysis and judgment on any matters involved in this article. uSmart and any directors, officers, employees or agents of uSmart will not be liable for any loss or damage suffered by any person in reliance on any representation or omission in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s for reference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offer, solicitation, recommendation, opinion or guarantee of any securities, virtual assets, financial products or instruments. Regulatory authorities may restrict the trading of virtual asset-related ETFs to only investors who meet specified requirements. Any calculations or images in the article are for illustrative purposes only.
Investment involves risks and the value and income from securities may rise or fall. Past performance is not indicative of future performance. Please carefully consider your personal risk tolerance, and consult independent professional advice if necessary.